实施国际标准与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39 浏览:21911

[摘 要 ] 企业生产经营国际标准化与企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一直是外向型经济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浙江省外向型企业为例,采用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经营与出口竞争力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国际标准化与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 键 词 ] 国际标准企业出口竞争力浙江省

一、国际标准与企业出口竞争力

桑德斯把“标准化”定义为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经济,并适当考虑产品的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定的过程.标准化以科学技术与实践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它不仅奠定了当前的基础,而且还决定了将来的发展,它始终与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ISO和IEC在1996年联合发布的ISO/IEC第2号指南《标准化与相关活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中,对“标准化”做了如下定义:“标准化是对实际与潜在问题做出统一规定,供共同和重复作用,以在相关领域内获取最佳秩序的效益活动.”并对此定义做了两个注解,即:实际上,标准化活动由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所构成;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在于改进产品,过程和怎么写作的使用性,以便于技术协作,消除贸易壁垒.

国际标准是标准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技术规范或企业参与国际经营的行为规范.国际标准数量众多,涉及面极为广泛.其中最为知名的国际标准包含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9000、ISO14000系列,以及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等.

企业竞争力由核心的产品、专业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所构成.企业竞争力重点体现在技术的创造、运用、发展、扩散和保护的能力上.出口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国际化经营中的延伸,主要表现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低成本和高收益.所以衡量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出口竞争力指标选择会有较大差异.对出口竞争力的衡量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指标,但是归结起来本质还是对成本和收益权衡的考察.

对于企业实施国际标准与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文献很多.总的来讲,其研究结果分为三类:第一,促进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例如,Egan& Michelle对转型经济国家按照国际标准从事外向经营的小企业的研究发现,劳工增长率和出口竞争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实施标准后第三年开始,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改善.第二,实施国际标准与企业出口竞争力无关或者影响不大.Takur对印度孟写地区小样本调查发现,是否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与出口竞争力没有相关性.第三,实施国际标准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为负.例如,Gandalf Neil and Oz Shy对拉美地区市场研究发现,实施了社会责任标准的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家的企业,其出口竞争力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其原因在于实施国际标准的企业研发能力跟不上,整体经营成本增加.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大量阅读,笔者发现各种实证研究的结果大相径庭归因于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吸收能力经济体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二、浙江省外向型企业实施国际标准与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1.关于企业出口竞争力指标的选取

出口竞争力衡量指标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衡量产业或者行业竞争力的指标,如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净出口值数、相对贸易优势和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另一类是衡量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指标,如出口增长率、产品相对售价、出口盈利水平增长率等.因为本文考察的是浙江省外向型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所以采用了后一类指标(见表1).

表1 出口竞争力指标及含义

2.样本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分析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的浙江省外向型生产企业与不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的外向型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差异.问卷调查主要采用到企业派发的方式,发出调查问卷400份,收回142份,其中有效问卷119份.在问卷调查中,关于企业是否得到国际标准的认证和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只涉及了两种最主要的国际标准:其一为ISO9000系列,其二为ISO14000系列.在下文使用的指标中,对于数据我们首先进行了简化处理.为了保证时间上的动态性,对于每一个指标,我们根据有效问卷中所有公司的数据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3年移动平均处理.通过样本调查及数据分析,我们希望找出:外向型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与否对于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是否存在影响,但本文中暂不探讨影响程度.

首先,我们把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取得国际标准认证并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另一类是没有取得国际标准认证的企业,我们首先对这两组企业分别按照出口增长率、产品相对售价和出口盈利水平增长率进行了3年移动平均值和方差的处理.方差分析采用了单因素分析法.

表2 三种竞争力指标按企业分类的均值和方差

表3 两类企业出口增长率方差分析

表4 两类企业产品相对售价方差分析

表5 两类企业出口盈利水平增长率方差分析

注:以上数据根据EXCEL计算整理.

3.实证结果简单分析

首先看3年移动平均值,企业出口增长率指标在两类指标中具有明显差异.而其余两个出口竞争力指标在两类企业中差异不明显.

从表3、表4、表5三个特征变量的显著性分析结果看,都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企业是否取得国际标准认证与我们设立的3个竞争力指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表3的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是否取得国际标准认证并生产与企业出口增长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取得国际标准的企业在进入一些严格要求国际标准的国家要比没有取得国际标准认证的国家具有市场准入优势.表4的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是否取得国际标准认证并生产与产品相对售价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但这种显著性差异不如表3.这说明取得并执行国际标准的企业产品相对售价同没取得国际标准的企业差别不是很大,原因可能在于产品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或者对国际标准的敏感性不强.表5的分析说明企业是否取得国际标准认证与企业利润率增长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取得国际标准的企业产品销售增加带来的.


总的来说,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出口增长率和出口盈利水平增长率在两组企业中具有显著的差异,表明对企业出口竞争力存在较大影响.从其均值看来,按照国际标准生产经营的企业比没有取得国际标准认证的企业更具有出口竞争力.而产品相对售价在两组企业中,差异程度都较少.所以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取得国际标准认证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其出口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三、利用国际标准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进一步思考

1.战略高度上看待标准化和国际标准

无论是国内标准还是国际标准,就其本身来讲,不仅仅指技术规范,而且还包括技术和检验规范和程序、产品包装检验程序等,所以标准化的战略可以细化为绿色贸易壁垒战略、全球技术许可战略和包装检验战略.这种国际标准化战略能否实施不仅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国际竞争力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企业的全球技术许可战略把一种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知识产权既是标准的内容,又是利益分配的根据.通过将自己的知识产权包装到公用的国际标准中,是技术先行国家和企业的标准战略的主要方面.专利、商标、非专有技术会使得这些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2.从国际标准的采纳者转化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WTO/TBT协议要求成员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资金和人才资源的限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实质性制定活动有限.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基本上控制在发达国家的手上,国际标准的通过与否是通过决定的,但是我国参与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很少.区的国际标准认证是我国企业现在获取国际竞争优势扩大出口的主要方所以研究发到国家标准化的动态,结合我国的产品特色和技术水平,组织更多的标准化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为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在发达国家,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许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非常积极.一些企业还要求将自己的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已达到垄断产品、维持长久竞争优势的目的.

3.采纳国际标准,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

很多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经常利用各种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产品进行限制.通常常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技术标准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合格评定程序壁垒等等.技术标准壁垒已经成为重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取得国际标准认证则是避开这种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例如,欧盟十分重视管理体系方面的认证,是ISO 9000和ISO 14000标准的倡导者和制定者.欧盟的合格程序评定就是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到欧盟的产品,若没有ISO9000认证是很难进入欧洲市场的.如果连国外市场门槛都被关闭了,企业出口竞力又何从谈起.

4.协调国际标准与产品质量、名牌和技术含量的关系

质量问题首先就是一个标准问题.标准是评定和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采用国际标准获得国际认证,也就表明企业的质量体系是能够稳定持久地生产国际认可的、合格产品的.产品的国际标准是在世界范围内对产品的技术、劳动和管理要求所作的规定,它包含着大量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是国际先进技术的缩影.因而采用国际标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准入水平.国际品牌有时候会成为一种国际标准的代名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如果能够将国际标准与产品质量、名牌和技术含量协调起来,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也会转化为长久的比较优势.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