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财务管理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46 浏览:15001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导致企业经营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只有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风险防御机制、通过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来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提出了有效地防范措施.

关 键 词 :财务风险,控制原则,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13-02

进入21世纪,企业面临的风险随着新经济环境的变化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财务风险管理愈来愈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

1.财务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指当一项活动可能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的可能性或概率又可以推算时,则认为这些活动是有风险的.一般来讲,企业面临两种风险: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是由经营风险引起的,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成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2.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与风险控制的原则

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就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变成现实,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2.2 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中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

2.3 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如世界原油上涨导致成品油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

2.4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特别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对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总之,上述前两个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的出现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后面两个原因虽然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间接原因,但是一旦发生,将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由此需要制定如下风险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风险均衡原则要求集团不能只追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必须正确及时地识别风险,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准确认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控制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风险的出现具有预示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规避风险.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避免风险的方法可以分为完全避免和部分避免两种,企业可以在权衡成本效益后决定采取何种策略.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企业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企业根据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理经济业务与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3.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针对以上财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原则,企业应根据自身面临的风险,采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系统,以有效应对企业风险,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3.1 有效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提高资产变现能力

要使举债经营的企业能够按期还本,企业经营者就必须使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不低于某一比值(中国为2∶1),流动比率的数值越大,资产的流动性越强.此外,企业经营者还可把速动资产(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和待摊费用之后的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调整到不低于1∶1的安全区域内,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就会增强.由此可见,治理资产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举债经营的企业按期还本、降低财务风险的必控指标.因此,企业经营者应随时加强对必控指标的分析,适时调整企业营销策略,合理处置不良资产,有效控制存贷结构,加速企业变现能力.

3.2 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经营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

负债经营的企业一方面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等政策的变化,以及企业在投资项目、经营项目、筹借资金、经营成本等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因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使企业采购成本和市场投入增大,而引起企业成本费用和资金需求增加使财务成本上升而出现经营亏损.此外,在基建技改方面,也要关注因银行紧缩银根,使项目缺乏资金而延缓工期,影响企业预期利润的实现.企业经营者如不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这些政策因素的出现,必将导致企业步入财务危机.

3.3 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体制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要在充分发挥,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与客观实际尽量接近.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由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决策领导机构,这是企业进行正确投资决策的关键.其次要加强决策者对风险的自控,即决策者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自身缺陷、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充分掌握所需信息、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标准与程序来实施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自控核心是提高自身决策水平.就群体决策而言,除了每个参与决策者做好上述工作外,还应针对群体决策的特点,合理确定决策群体的规模,加强决策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并明确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

3.4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三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相似度检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企业需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3.5 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首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融入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企业风险随处可在,风险与收益是辩证对等的关系,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完全避免风险、获得无风险的收益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作为企业管理人员首先应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积极性和重要性.其次,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和职业判断力,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的前提与基础,同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把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合理地规避不利风险因素,将不利可控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最后,树立全员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也不是某一项业务或某一个人的工作,而是全体员工共同的工作,企业各部门、各员工必须相互支持和配合,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过程,同时涉及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是对风险进行动态的控制,并非刻意减少风险,风险与收益同在.敢于冒风险的企业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往往从高风险中获取高收益.企业高管人员应充分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把风险管理提高到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把握多变的市场机遇.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避免财务危机,保证企业获得安全、稳定、长期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