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财务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902 浏览:110209

摘 要: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财务管理有自己的特性,财务人员应在项目的决策、筹资、用资及后期财务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严格把关,使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关 键 词 :基础设施 财务 决策 筹资 用资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70-01

近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并投入了国债资金,这一举措对拉动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各种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管好记好账,履行好财务会计的职责,更应该从项目的投资起始到结束都树立起管理会计的理念,使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资金的筹措、运用、回收、分配都需要科学管理,因为从事基建财务工作已有几年,对整个财务的运行也有一些了解,在此提出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项目投资决策时需注意的问题

基础设施项目多关系国计民生,项目的论证与决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特别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使用能发挥长期效益的基础设施,其论证和决策更应该慎重.

整个项目可行与否有许多静态和动态的评价指标,例如: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等.只有这些主要评价指标达到和超过相应标准,项目才具有可行性.而这些指标的计算,除流量外,正确地选择折现率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项目评价的结论:折现率过低,会导致效益较差的项目获得通过,造成国家有限的资源被浪费,折现率过高,会使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不能通过.不同的项目其资金结构不同,资金的成本也有较大差别,所以以项目的资金成本作为基准折现率比较科学,而不是由人为制定或按行业规定.而资金成本又由筹资和用资两部分费用组成,对这两种费用预估不当,势必就会导致所定的折现率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对项目的决策.因此,在项目评估的过程中,必须对此引起注意.

尽管多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较为专业的部门给出,项目的财务人员也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严格把关,争取在项目决策的初期就实行财务管理,使整个项目从开始就能科学运行,从而避免决策不当所导致的项目后期浪费行为.

二、资金筹集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基建项目投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资金筹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来源渠道日趋广泛,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充分考虑所筹资金的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因为这既是整个项目启动的前提,又是整个项目顺利进行的保证,而且不同来源的资金,其面临的财务风险大小也不一样.

眼下许多基础设施投资大多由国家投资来启动,并结合其他筹资方式,多以国家资本为主,近年来更是突出了国债资金.因为这种项目多为非盈利性,配套其他资金时就要考虑其来源渠道,尽量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来源渠道选择不当,就会使前期筹资费用加大,从而加大投资成本.

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配套商业银行贷款是目前许多项目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而且商业银行贷款对项目的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财务人员对贷款的数量、限度、渠道和方式选择不当,会给基础设施交付使用后的运营带来不好的影响:贷款额度太大时,一旦基础设施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投入运营,投入的资金不能及时回收,无力到期还债,就会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即使投入运营,如果流量不稳定,即便能获得一定利润短期内却无偿债资金,或者市场不景气,原定不变或提高幅度低于预定幅度时,运营后企业的利润减少不足以抵偿贷款利息,企业将赔本经营.这些财务风险财务人员必须提前想到.

所以我们应本着高度的责任感,认真根据项目资金需求量的变动,根据国家资本下拨的时间先后,来预测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确定筹资规模,计算资金投放的最佳时间.应尽量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闲置,人为地加大投资成本,同时也要防止投放时间滞后而影响工程进度.不同来源的资金对项目的收益和成本有不同的影响,而财务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导致投资成本的高低.因此,财务人员必须认真研究资金渠道和资金市场,合理选择资金来源.

三、资金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其资金来源以国家资本为主体,特别是运用国债资金的项目单位,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更需严密.

许多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多为事后管理,项目运行过程中资金的调度很显被动,施工计划与财务计划联系也不够紧密,这种管理必然影响资金效益的发挥.我觉得在基础设施项目的财务管理中不妨引进海尔集团的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做到事前计划、事中监督、事后检查.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财务人员根据项目的年度施工计划,尽量精确地计算出所需资金,然后把资金落实分解到各个部门,制定出明确的控制目标.目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它是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部门(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使参与项目建设的每个人都能看到一把标尺,对部门的超支和浪费行为负责,同时对计划周详、布置得当而形成的节约给予奖励.这样,人人心中有数,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都要三思而后行.既能避免采购无序而造成材料积压和资金占用,也能防止施工过程中的超付现象,同时对杜绝项目管理费超支,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财务计划做好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在日常的资金结算管理中,财务人员要按照计划严格地审核付款,特别是国债资金更是要做到专款专用,对由于特殊原因而导致的超预算支出一定要做好资金的调配工作.年度终了,对各部门的实际支出与计划对比,对一年的财务管理效益来一次盘点.

另外,基础设施项目合同也是财务人员审核付款的重要依据.工程建设的顺利与否,取决于双方履行合同的好坏.认真执行合同,不仅表现在施工部门,财务部门资金支付也要信守合同约定,同时要组织资金供应满足合同需要.但在执行付款时也不能只看领导批示,应该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项目投资认真负责的态度,如不符合合同的有关条款,比如单项工程没有验收、质保期未满等,就不能付款.

基础设施项目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早一日建成,早一日投产,就能早一日发挥其作用.这也是国家发行国债,以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带动投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初衷.所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定要强化财务管理,提高整体投资效益,每一个参与这项工作的财务人员,都应该为此而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