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周末效应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399 浏览:43732

摘 要 :周末效应是与有效市场检测说相悖的一种异象.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周末效应,国内学者们很早开始就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然而直到现在都没能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本文简要介绍了有效市场检测说,以及国内学者关于我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周末效应这一问题在理论以及实证方面的研究情况.

关 键 词 :周末效应;有效市场检测说;中国股市

有效市场检测说是证券市场的经典理论,该理论认为证券充分反映了所有与该证券相关的信息,任何人根据这个信息集进行交易都无法获得经济利润.

在有效市场研究过程中,有些研究者发现了一些与有效市场检测说相悖的现象,其中有,元月效应,小公司效应,周末效应以及规模效应等.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现象而在高收益日卖出,在低收益日写入,从而使有效市场检测说失效.周末效应细分为收益率周末效应和波动性周末效应.

赵骏等人在1994 年对中国股市是否存在周末效应做了检验,这是国内最早的关于周末效应的研究.该研究发现,我国股市存在周末效应.俞乔(1994)研究了中国股市的季节效应,研究发现从上交所和深交所开业至1994年4月17日间股票收益率存在周末效应.但研究结果未进行统计计量检验.有研究者(如:杨朝军等(1997))对上交所上市超过2年以上的股票在1993至1995年期间的日收益率做为样本进行周末效应检验.认为:在期间内样本存在收益率周末效应.徐剑刚( 1995) 采用GARCH 模型对1992-1994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日收益率进行检验其结论表明,存在周末效应.严太华,孟卫东,杨杰(2000)采用Levene统计量对1992年至1999年在上证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的日收益率的周末效应进行总体和分段检验,分析认为:上海股市存在周末收益效应;周末效应与市场的行情有密切关系且牛市的周末效应比熊市的更显著;周末效应受股市政策的影响比较大.

陶苗,徐杨,邢亚男(2004)截取对2004年1月4日至2004年8月2日的上证指数和深圳A股指数数据分析发现我国股市没表现出周末收益效应,但存在周末波动效应,而且沪市的周末波动效应更显著,但是没有分析中国股市出现周末波动效应的原因并给出自己的见解.刘志亭, 张慧云(2006)以上证180 成份指数为目标样本, 并以呈现熊市特征的2002 年7 月1 日至2005 年3 月31 日的上证180 指数日收盘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上证180 指数存在显著的收益率周末效应.

刘寅(2008)以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29日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为数据基础.使用Kruskal- Wallis检验对周末效应是否存在进行研究.他从波动性的角度使用Levene检验对周末效应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的上海股市显著存在周末效应;并总结出存在收益率周末效应的原因是证券市场的不规范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等问题,和相关政策的提出和股市的发展速度存在差距.

研究方法选择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论,戴国强(1999)使用ARCH模型研究中国股票收益率得出如下结论,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周末效应的程度是不同的,对前者来说,周二股票收益率显著为负,周四周五的情况并不显著.但对后者说,周一股票收益率显著为负并且处于最低值.周五显著为正,且报酬最高.前者收益率的模型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显著周末效应.而后者存在显著周末效应.但葛腾飞(2008)在沪深股市周末效应实证分析一文中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就沪深两市周末收益率波动效应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发现周末收益率效应不显著,而存在显著的周末波动性效应,而且上海股市的波动风险比深圳股市要小.

样本数据选择的不同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戴国强一文中选择的数据是1993-1998年的数据,葛腾飞选择的是2001-2008年数据,两个时间段的选择没有任何交集,且在此期间中国股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股市的规范性明显加强,所以结果可比较性不强.另外,这两篇文章都没有将周末收益率以随机游走模型换算分析,而是直接将其与周内收益率进行比较,这也是实证研究文章的一大缺陷.

综上,国内关于股票收益率周末效应的研究还不全面与完善,表现在:1、在研究内容上,过于注重统计检验,而忽略了对结果的分析使得所得结论并没有充分的说服力.2、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描述性统计检验,较少采用标准统计检验法,这使得实证检验的可信度降低;3、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和特点,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目前尚无是否存在周末效应的一致结论.这也印证了之前关于周末效应的统计检验方法和所选模型有进一步优化的可能.(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