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城镇化相关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714 浏览:45160

【摘 要 】吉林省作为较早发展城镇化的区域,其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且在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下,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但吉林省的城镇化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研究归纳了部分有关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文献,研究吉林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城镇化 吉林省 城镇化水平

一、吉林省城镇化现状及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高,但存在虚高

郭晓峰,王月(2009)与费杰(2011)指出吉林省是城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且城镇化水平较高,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且与傅百臣(2001)等持共同观点.认为吉林省城镇化水平较高,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城镇数量较多增长较快,有一定的城镇体系.傅百臣(2001)与郭晓峰和王月(2009) 指出吉林省的城镇化存在虚高的现象.很多被算作城镇人口的人还从事着第一产业的工作,其生活状况与农村相似.

(二)人口少,城市小,实力弱

傅百臣(2001)、丁丽(2011)指出吉林省总人口少,城市多为中小规模.存在各市规模小,人口少,实力弱的问题.且同时,丁丽认为,由于林区、山区等原因,人口分布不均匀,城镇功能不全.此外郭晓峰和王月(2009)与傅百臣和赵静杰(2006)等都认为吉林省经济实力弱,缺乏有带动作用的大城镇,且小城镇经济薄弱,很难形成集聚,为周边农村提供就业机会.赵静杰等认为有很多边境地区尚未开发利用.郭晓峰和王月还指出,吉林省城镇化的投资不足,多数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通讯、绿地等建设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这也制约了城镇对农村的辐射效果.


(三)城镇化增速慢,居民收入低

傅百臣(2001),费杰(2011)指出虽然吉林省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且保持着增长态势,但其增长速度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与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减.且费杰指出虽然吉林省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但居民可支配收入却一直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而且其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差距正在不断拉大.

(四)城镇化与相关产业

姜会明和王振华(2012)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在短期内对城镇化的作用较强,随着时间的增长,作用逐渐变弱.现代农业与工业的作用相反.其作用需要长时间显现,短期影响不大.三者关系长期处于均衡状态.张长学与王琦(2013)利用IU模型得出在现有的工业化率下,吉林省的实际城镇化小于理论数据,可见吉林省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步调不一致.这样就会出现诸如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二、相关政策建议

(一)城市规模

赵静杰等(2006)注重城市规模.认为应大力发展长春和吉林,使其成为实力雄厚,功能齐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开发建设口岸城市,并在保证城镇数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小城镇进行重点建设.

(二)就业情况

张世伟和罗胤(2006)针对吉林省严峻的就业现状,提出不应单纯依靠经济发展刺激就业.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更大程度的刺激就业,且要消除招聘歧视和待遇歧视.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使他们重获信心,同时完善市场体系,消除户籍歧视,营造公平,灵活的就业机会.健全失业保障制度.

(三)人口角度

李秀霞和刘春艳(2007)从人口的角度出发,认为吉林省应发展具有自身特设的行业,并注入大量的教育、培训、研发经费,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各地的人才流入.制定一定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对下岗职工和农村待业人员进行培训.此外还有提升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和城市化的质量.

(四)政策制度

刘国新(2009)提出要加强制度创新.在户籍、就业、土地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要不断创新,以保证城镇化的发展.丁丽等(2011)从政策方面提出建议.他们认为要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对基础设施较差的县城,以此吸引农民进城就业.

三、总结

吉林省是较早发展城镇化的地区,发展初期,国家给予很大程度的支持,其城镇化水平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这种现象的背后存在很大的问题.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化程度有限,怎么写作业发展滞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都是城市化虚高背后的问题.近些年,吉林省城市化水平增长缓慢,高于国家平均水平部分正在逐年减少.可见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问题也制约省内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