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备制造业的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48 浏览:15994

[摘 要] 本文在介绍了装备制造业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有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义、环境、趋势、存在问题和促进对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 键 词 ] 装备制造业 发展 文献综述

一、装备制造业的定义和分类


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国际组织并没有提出“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可以说是我国所独有.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

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分类,主要是8分类法、7分类法和6分类法.8分类法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武器制造业.7分类法不包括武器装备制造业.6分类法不包括武器装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

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和意义

装备制造业,是技术的载体和转化的媒体,是“手段性”基础产业,其产品是各行业的生产装备,是基础的基础.它的特点主要是: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大.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必然选择,装备工业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当今世界工业强国无一不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而忽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会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网《李守仁委员:制定专项计划 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具体总结了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装备制造业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纽带和载体,装备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装备制造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其他文献的相关总结也大体如此.

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

1.国际环境

《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突出表现在世界科技和经济走势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和加入WTO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上.

关于第一个方面,该报告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全面深化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给装备制造业在多层次、多领域、高起点上寻求发展提供了机会.有利于主动地、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进行合作,迅速吸收掌握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形成一个全球范围的开放市场,促使装备制造业市场出现多样化、分散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世界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将使装备制造业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在多层次、较高起点上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该报告业分析了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将加速传统装备制造业提升改造,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机遇.该报告也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下,会遇到更多、更强的竞争对手和更复杂的竞争环境,一些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装备加工企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关于第二个方面,该报告认为加入WTO,装备制造业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表现为:分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带来良好机遇,又有利于扩大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创造外资与内资双赢的环境,政府采购将成为保护和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工具,深化税制改革,带来产品更新和技术升级的契机,所得税优惠对象将从以外资企业为主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装备制造业可充分享受这种政策优惠,也有利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当然,加入WTO后,装备制造业也会面对新的挑战,表现为: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各种扶持和支持,直接威胁到西安市装备制造业中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和部门的生存与发展,对外关税减让和取消非关税壁垒会对装备制造业形成一定冲击,对我国高档优质产品市场的冲击颇大,尤其是在装备制造业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更为突出,对我国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以及制度创新提出实质性挑战.

叶猛、罗晓光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宏观环境分析》也进行了类似分析.

2.国内环境

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重大技术装备业将享受进口税收优惠,以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国家制定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在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指出装备制造业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是依托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抓住九大产业重点项目,实施装备自主化,提升四大配套产品制造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和推进七项重点工作,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规划还指出了十项政策措施.

3.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的地位与发展趋势》指出,世界装备制造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怎么写作在价值链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重视发展制造基础技术、全面提高基础零部件技术水平,装备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制造业调整和转移规模加大,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产业高技术化的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的全球化,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

四、关于对我国及各地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关研究

在相关文献中,既有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进行整体研究的,也有对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进行的针对性研究.研究思路基本上为:分析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1.装备制造业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性产能过剩

许多技术含量高、先进性的重大装备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而一般企业生产的机械产品却大量过剩.

(2)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装备企业的组织结构大多雷同,“大”而不强,“小”而不精,整个产业的经济绩效不高.

(3)配套能力差,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企业分布缺乏规划,企业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同时,零部件、元器件产业薄弱,缺乏成套能力,怎么写作不发达,没有形成一整套企业聚集性强、产品关联度大、生产衔接程度高、设备管理机制完善、成套配备能力强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4)劳动生产率偏低

对于一些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来说,技术配备比较先进,人员劳动效率比较高,用较少的人就能创造较多的产值,相反,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是靠人力创造产值,自主创新能力差,成套配备能力弱,劳动生产率低下.

(5)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和物质技术手段,许多重要产品技术来源依赖国外,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产品更新周期长,响应市场的速度慢、时间长.研究开发费用不足和吸收消化能力差也是制约创新能力的因素.

(6)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不足

装备制造业中高精尖人才缺乏,甚至一些企业出现研发人员大量流失.而且对技术工人培养不够重视.忽视技术工人的重要性,高级技工已成为目前的“稀缺资源”.

(7)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意识不强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的向中国大陆转移的新趋势.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很多装备制造企业没有利用多种信息渠道主动寻找外商合资合作,而是坐等观望.

2.促进装备制造业中发展的有关对策

(1)加强政策扶持和宏观引导

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加强政府的行业引导,出台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法规和政策,及时制定和组织实施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推动装备制造业相关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和提高行业的自主管理与协调能力.

(2)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优化

严格限制过剩产品的生产,坚决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质量低下、浪费资源的工艺、产品、设备和企业.发展在国内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技术面广、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强度高、对国家经济安全有重要影响、对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效果、对产业升级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逐步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等专业化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通过产业重组和市场竞争,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配套的中小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众多的形成各具特色和具有整体优势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3)加快技术进步

坚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开发一批关系全局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发展成套能力,提高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水平.

建立社会化的技术支持体系,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一方面引导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体,建立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中心,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研究开发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加大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和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加快装备制造也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装备制造业急需的各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既要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现代装备制药业的高级技工人才.对于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在分配制度上给予激励.

(5)完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完善投资环境,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外资的利用水平,把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结合起来,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