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和主营业务的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491 浏览:21031

【摘 要 】对于村镇银行在设立与发展过程中存在市场定位“非农化”、融资困难和产品差异化的问题,本文系统地梳理有关我国村镇银行和国外的社区银行、乡村银行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村镇银行 非农化 融资难 产品差异化

村镇银行是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解决我国“三农”发展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而设立的银行性金融机构.自2007年3月1日全国首家村镇银行——惠民村镇银行成立后,2007年银监会派出机构批准设立的村镇银行为18家,2012年达到了514家,2013年2月7日为止达到了1502家.本文梳理了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定位“非农化”、融资渠道窄、缺乏差异化创新产品,这三大问题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的文献,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市场定位“非农化”

和其他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相比,现有村镇银行基本符合其怎么写作于“三农”的宗旨,其市场定位的“非农化”是指其贷款主要面向涉农中小企业,农户贷款所占比例较低.《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表明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是扎根县域、怎么写作“三农”,“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怎么写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嵇正龙在比较我国的村镇银行与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差别时,发现孟加拉的乡村银行具有社会怎么写作性质,具有更多的公益色彩,而我国村镇银行是企业法人,以盈利为目的.

贺骏飞指出定位偏离主要体现为竞争地域的选择以县城为主;产品定位以存贷款为主,金融产品开发上以高端客户为主;客户定位中存款客户以中小企业、政府职能部门为主,贷款客户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市场定位“非农化”的原因:一是村镇银行的宏观管理制度违反了市场定位应当通过市场竞争来决定的基本原理,二是村镇银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独立企业法人的性质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三是我国当前缺乏对村镇银行的支农再贷款的专项利率和营业税减免优惠政策,使得农村信贷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城市的工商业信贷.村镇银行因不能盈利而减少涉农贷款导致了“非农化”.

解决市场定位偏离的对策.首先要明确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指导思想.绵阳市金融学会课题组认为村镇银行既要体现国家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怎么写作三农、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政策要求,又必须遵循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市场法则要求.其次经营策略应该在坚持支农怎么写作的基础上实现错位经营,将主要目标客户定位于农村地区的有一定经济基础、很强致富愿望和一定偿还能力中等农户群体.监管方面,银行和监管部门应联合建立村镇银行贷款评价考核体系、定期考评防止其偏离定位.

二、融资渠道窄

内部融资难是指对主发起人资格的限制和融资途径的单一.目前上市融资和自有资金积累的内部融资的方式均不可行.外部融资难是指融资渠道单一.表现为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中间业务较少,同业拆借有限,怎么写作体系滞后.

内部融资难的原因是股本结构不合理.李敏指出村镇银行股东的持股比例制度安排限制了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单个自然人、单一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向村镇银行投入资本,因此要放宽民营资本准入门槛.

外部融资难中,个人存款“吸储难”的原因在于村镇银行缺乏信誉,网点少,缺少与潜在储户有效沟通、缺乏合适的存款产品.而企业存款“吸储难”的原因是村镇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等硬件不完善,结算系统不通畅.解决外部融资难的措施——创新的吸储方式.

解决内部融资难的措施——小额贷款公司转型为村镇银行.对此学者们的意见分歧很大.王静等认为“由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成立”的规定不一定是村镇银行的最优经营模式,提出作为民间资本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型为村镇银行.李俊龙认为民间资本控股的村镇银行在怎么写作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具有天然的草根优势:一是克服了中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财务不透明风险不确定等难题;二是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三是可以有效地引导民间资本走入合法化、正规化途径.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袁国材认为小贷公司的市场定位更贴近满足“三农”、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设立初衷,且小贷公司转型为村镇银行后风险最终责任主体将转换为国家.同时小贷公司自身对转型存在诸多顾虑,如害怕失去控股地位、担心会提高经营成本、不愿接受太多管制等.

村镇银行金融产品的优化应在主营业务产品的传统优势基础上创新、合理引入中间业务产品,在增强村镇银行吸储能力的同时开发创新的贷款产品和引入创新的中间业务,加快金融产品和怎么写作建设.

三、缺乏差异化创新产品

村镇银行的“三农”贷款扶农贷款力度有限.傅蔷等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它更多的是投放给农民开办的中小型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业,对普通农民的小额贷款却较少,且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较高.一是受农户贷款意愿和缺乏抵押品的影响,二是受农村征信体系滞后以及村镇银行放贷取向的影响.罗剑朝等对影响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负担比等一系列变量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刘津慧指出农村地区征信制度的建设滞后使得村镇银行无法获取农户信用信息开发对应的产品.微型金融组织在放贷取向上应满足被传统商业银行拒绝的、具有较大风险的农户和中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需求.

中间业务作为银行收入来源途径之一,能够补充银行的资本金,扩大贷款规模.部分村镇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主要是代收水电费,但目前只能收付所以并不十分便利高效.目前村镇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诸多限制如业务范围限制、基础设施落后等,但中间业务取代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将会成为商业银行的首要利润来源,因此村镇银行中间业务创新要更贴近“三农”.贺素文认为村镇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处于发展初期,产品开发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首先要激发理财需求,培育理财市场;其次要优化理财业务人力资源和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但是在农村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困难重重. 四、结论

村镇银行是为解决“三农”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问题而设立的银行性金融机构,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以市场定位“非农化”、融资渠道窄和缺乏差异化创新产品最为突出.为解决市场定位“非农化”学者们从指导思想、经营策略和监管三方面提出了措施;为解决融资渠道窄,创新吸储方式和小额贷款公司转型村镇银行的两种措施都还处于理论探讨的阶段;解决差异化产品创新问题的措施由于受到农户贷款风险和结算平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制约难以取得突破.

五、展望

村镇银行是以政策扶农为目的进行商业化运作的企业,这就决定了村镇银行的盈利模式存在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内在冲突.因此需进一步研究探索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兼顾的可行性的方案.关于融资渠道窄的问题,除了探讨小额贷款公司转型为村镇银行的可行性外,村镇银行如何借鉴信贷资产证券化或者是否可以通过上市扩大融资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解决差异化产品创新的问题,要创新传统存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如何处理好新产品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如何引入投行业务、理财业务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