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献综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354 浏览:81856

摘 要 :美联储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实行效果来看,将美国的经济从次债危机引发的严重衰退中成功遏制并转向复苏的轨道,同时也给全世界经济体带来深远影响.全世界学者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以总结学术界近年的主要研究成果,为继续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关 键 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论研究政策实践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银行在利率水平接近为零时,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失效的背景下,通过低利率承诺、资产负债表调整、购写长期债券等方式,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达到缓解金融系统资金压力,降低通缩预期,稳定金融市场的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先后推出了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从2008年11月24日第一轮量化宽松启动,到2013年12月19日宣布逐步退出,美联储向市场投放的资金超过3.5万亿美元,从实行效果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美国的经济从次债危机引发的严重衰退中成功遏制并转向复苏的轨道,但是其带给全世界的影响远远没有因其宣布退出而结束,其对全世界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仍在持续.

伯南克的理论研究综述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思想源于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货币政策的反思,对大萧条期间货币政策的理论探讨和经验证据构成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美联储前任主席本.伯南克(Ben S.Bernanke)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的集大成者,对美联储出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可以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很大程度就是在伯南克多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通过对伯南克发表的论文和公开出版物的研究,可以把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思路.

伯南克和布林达合作发表的《信用、货币和总需求》(1998)中提出,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是维持货币稳定、产出和就业地持续稳定增长,为达到此目标,稳定信用量的货币政策更优于稳定货币量的货币政策.伯南克和科特勒在发表的《黑箱操作: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1995)中主要讨论了货币政策影响真实经济的两个机制.伯南克和科特勒合作的《货币政策和资产波动》中阐述了“灵活的通货膨胀基准目标”,而这段论述成为伯南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伯南克和莱茵哈特(2004)论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遇到阻碍时,在极端情况下,经济可能进一步陷入流动性陷阱,而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结构,可以影响资产的相对和收益率从而影响私人决策,这个论断为萧条期间政策利率接近零时的最优货币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伯南克和肯尼思·库特纳(2004)分析归纳了零利率时量化宽松有三种传导机制:一是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二是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三是降低长期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

根据伯南克的研究成果,即使在流动性陷阱下,短期名义利率已降为零,如果央行能够采取相应措施使投资者改变预期,那么就可以降低市场长期利率,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这些措施包括利率或通货膨胀承诺、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从而增加市场流动性、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等.

量化宽松实践的研究综述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随着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相关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Gagnon等(2010)发现美联储的资产购写使得证券收益率大范围的下降,甚至包括未购写的公司债和利率互换,提出量化宽松可以通过组合平衡效应影响市场利率.Stroebel 和 Taylor (2009)发现短期内美国政府回购抵押债券使得抵押债券的利差减小.D’Amico和 King (2010)发现平均而言,美联储的购写行为导致购写当天债券收益率下降3.5个基点,使得整个收益率曲线下降50个基点,对10年到15年的债券影响最大.Wright(2011)使用SVAR模型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利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政策对长期国债和公司债有影响,但随后几个月影响就会快速下降,对经济的支持较弱.Hamilton 和 Wu (2010)证实了资产购写计划对利率期限结构水平、斜率和曲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利率期限结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 2009年的零利率政策使得10年期国债下降13个基点.Doh(2010)、Neely(2010)等的研究发现大规模的资产购写使得长期利率下降.对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Chung(2011)等发现美联储的资产购写显著降低了借贷的经济成本,通过模拟发现该计划可能使得美国走出通货紧缩.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方面,潘成夫(2009)认为央行承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证实施零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能够降低当前的长期利率,从而达到提高资产、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目的.金俐(2012)认为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对货币政策的操作和传导渠道都发生了影响.何帆(2009)和彭兴韵(2009)从各主要经济体央行的若干工具创新及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角度,介绍了货币政策操作.向松祚(2012)认为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早已深陷负利率和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失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姚斌(2009)认为,由于量化宽松导致的流动性扩张,可能导致大宗商品相对于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产生超调并引发震荡.钟伟等(2011)就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困境做出分析.陈静(2013)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进行跨国分析,认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工具是否多样、是否畅通、是否透明可预见,是否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都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于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IMF, 2011)在其《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跨境资本流动的增加与大型发达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有关.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Man,2011)也认为,量化宽松对东亚资本流动 影响较小.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对此持否定态度.Hudson (2010)认为美联储向市场上投放的货币并没有用于美国的家庭和企业,而是流向全世界,使得其他国家流动性泛滥.Kobayashi和Yoshino(2011)于日本央行的一篇研究文献中全面分析了一旦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复苏速度高于预期,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后,资本大量回流对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影响.Cline和Williamson (2010)认为许多国家希望本币贬值以增强其贸易地位,但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这很有可能引发货币战争.黄涛(2011)认为,从美国经济当前的情况来看,实体经济依然低迷,大量超发货币一部分主要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滞留在美国银行体系内部,另一部分则流向了国际市场(主要是新兴市场).陈磊、侯鹏(2011)指出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溢出, 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给新兴市场国家造成通胀的压力,并进一步运用面板VAR 模型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的流动性溢出效应及其对金砖四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在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同时,更多是关注这种非常规政策的溢出效应,尤其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潘成夫 (2009)认为,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直接的影响是中国将被动跟随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不跟随全球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另外,刘胜会(2013)归纳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七种传导机制,认为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供应量过剩,加大了全球金融市场热钱流动的风险,在理性预期的指导下,投资者必将大量流动性资金转移到经济发展强劲和资本收益率高的新兴经济体,必然刺激大量的短期资本流入,这将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冲击.李景华(2009)、王爱俭和武常命(2010)、方兴(2010)、杨斌(2011)、王健(2011)、黄贤福和李天德(2011)、李永刚(2012)等主要从发展中国家的债券和股票收益率偏低、货币被迫升值、通货膨胀压力、资产泡沫膨胀、大宗商品上扬、资本大量流入等六个方面阐述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巨大影响.王志强和熊海芳(2011)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其使得中美期限利差之间的动态关联程度下降,美元指数下降导致中国通货膨胀上升并且效果显著,而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受其影响不大.丁林涛和孙欣华(2012)实证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较稳定,美国货币供应量M2增速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波动比较大.王飞等(2013)经过实证分析,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的直接影响较小,而国际大宗商品上升将导致我国生产成本上升并对PPI影响较大.宾建成等(2013)通过实证检验,认为美国货币供给增加以及利差增加都会导致我国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就利差而言最终会由流入转为流出.

随着美国逐步从次债危机中走出,经济和就业数据的转好,伯南克(2009)关于主要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时机和策略,以及对世界经济的潜在影响方面的论述引发了广泛讨论,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多了起来.我国的学者主要是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谢怀筑等(2011)通过对美国的失业率和新增投资的结构性分解,发现剔除房地产业、建筑业和相关行业的影响,美国经济的其它部分已经出现快速复苏,一旦美国经济释放出更强劲的信号,大量超额储备可能进入实体经济,为美国的货币局势制造大动荡.只是宽松了基础货币而非货币供应量,而且这些宽松的基础货币演变为全球新一轮“息差货币”,成为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且过度波动的主要原因.谭小芬(2010)分析了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时机,退出工具的选择,退出步骤安排及退出的制约因素,评论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中国可能的影响.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金融的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使得短期国际资本加速流入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强.许维鸿(2013)认为一旦实施退出战略,美元套利交易平仓导致新兴国家资产泡沫破裂,本币贬值,利率大幅上升,信贷紧张,银行倒闭等经济危机.


主要参考文献

BernankeBen and Alan Blinder, “Credit, 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 May 1988,435-439

Bernanke Ben and Mark Gertler, “Inside the Black Box: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ary Policy Traniss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9, Fall 1995, 27-48

BernankeBen and Vincent R. Reinhart,“Conducting Moary Policy at Very Low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 (2), 2004, pp. 85-90.

GagnonJoseph,Matthew Raskin, Julie Rema- che, and Brian Sack, “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s by the Federal Reserve: Did They Work?” Staff Report No. 441,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2010.

Stroebel,J. C. ,Taylor,J. B.,“Estimated Impact of theFed’s Mortgage - Backed Securities Purchase Program,”NBER Work-ing Papers 15626,2009.

D’Amico,S. ,King,T. B.,“Flow and Stock Effects ofLarge Scale Asset Purchases,”Federal Reserve Board 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 2010 - 52,2010.

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经济学家,2009,(9):83—89.

金俐.金融市场结构的演变与货币政策——兼析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异同.金融发展研究,2011,(7)

何帆.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评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 (4).

彭兴韵.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货币政策操作——美联储的若干工具创新及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J].金融研究,2009,(4).

向松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根源、机制和效果.中国金融,2012,(20):16-18

钟伟 谢婷.美国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和主权债务困境.国际经济评论.2011(1):40-49

陈磊 侯鹏.量化宽松、流动性溢出与新兴市场通货膨胀.财经科学,2011,( 10): 48~56

许欣欣 李天德.美国现行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物价的影响——基于不同经济体通货膨胀表现的分析.亚太经济,2012,(2):21-25

谢怀筑等.从经济超预期复苏到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美国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的研究.金融与经济,2011,(04):4-9

谭小芬.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0, (2):26237.

王爱俭武常命.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思考[J ].中国金融,2010 (23) :71272.

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财经科学,2011,(4):1-8

王志强熊海芳.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效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社会科学辑刊,2011,(6):123-129

丁林涛孙欣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金融发展研究,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