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国内实证的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174 浏览:47801

【摘 要 】人民币一直都面对着严峻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从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2005年7月21日的8.11一路升到2011年6月1日的6.48,但是从总体上看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没有降低中国对外出口反而是加快了出口的速度和总量的增长.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做了很多研究,文章对有关的主要理论和观点作了梳理,这些理论对于分析我国汇率变化和国际收支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人民币;汇率;国际贸易

一、购写力平价理论

购写力平价理论是Gust Cassel(1922)提出的,他系统地分析了水平和汇率之间的关系.购写力平价理论以一价定律为基础,该定律是指在完美市场检测设下,如果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其水平不同,意味着市场出现非均衡状态,则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者的套利行为必定会使供求发生变动,最终使得两国商品之间、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实际资产与金融资产之间以及所有的其它所有的套利机会均会被消除,使得趋于一致,同类商品以相同的出售.根据一价定律,汇率变动最终会被同比例的商品变动所抵消(只可能出现短时间的小幅度偏差),因此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是中性的,汇率不会影响国际贸易平衡.

二、进出口弹性理论

在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和检测设贸易供给弹性无穷大及初始时国际贸易保持平衡的检测设上,Abba Lerner(1946)提出了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进出口弹性理论,即Marshall-Lerner条件:当进出口弹性之和大于1时,货币贬值会改善贸易收支.但Marshall-Lerner条件没有考虑国民收入的变动,如果考虑国民收入的变动,当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时,该国的支出下降幅度小于收入下降幅度,就有增加进口的趋势,这就是Lausen-Metzler效应.由于Lausen-Metzler效应的存在,货币贬值可能导致贸易收支在短期恶化后再逐步改善,贸易收支随时间的变化类似于字母J的形状,被称为“J曲线效应”.厉以宁(1991)在对我国1970~1983年的数据分析后认为:我国的进出口弹性不能满足Marshall-Lerner条件,贬值不利于改善贸易收支.钟伟等(2001)运用1993~1998年中国进口量、出口量、进口与国内相对、出口与国外相对、GNP、有效汇率等指标的季度数据进行研究,认为存在有时滞的“J曲线”.中国现阶段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较小,汇率调整不会对贸易收支产生多大影响.


三、吸收分析理论

Sidney Alexander(1952)把弹性分析方法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融合在一起建立了国际收支吸收分析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差额是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差额,货币当局可以通过提高国民收入和减少国内吸收而改善国际收支情况.根据吸收分析理论,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有闲置资源进入生产部门,增加了出口量.同时,出口增加会带来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增加,只有当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王海南(2006)认为人民币小幅升值对于改善我国国际收支却根本不起多少作用,只会诱发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

四、利率平价理论

Keynes(1923)第一个建立了古典利率平价理论,后由Paul Einzig(1937)补充成为完整的古典利率平价理论体系.从20世纪50年始,西方学者在古典利率平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利率平价理论:在资本自由流动且无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远期与即期汇率的差价等于两国利率之差,实际上使得不同国家资产的收益率相同.虽然我国限制资本项目下外汇交易,但在当前国内存在较强加息预期的情况下,仍然有热钱通过种种方式进入我国,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但是由于我国缺乏相关的统计数据,国内几乎没有对应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照搬国外理论而不顾实际的研究望望难以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而在对相关理论的扩展和修正上,由于各人理解不一,很多研究的结论都是彼此对立的.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汇率形成和国际收支变动分析框架和理论对分析预测我国汇率及国际收支,规避汇率风险,进行投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