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办报”思想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909 浏览:56077

摘 要 :群众办报作为我党新闻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从事新闻工作必将恪守的基本准则和优良传统,其思想一直在不断的丰富其内涵并指导着新闻工作.本文通过对“群众办报”思想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思想溯源、文献阐释等方面,并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关 键 词 :群众办报,文献综述,研究不足 中图分类号:G2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6-0153-02

中国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法宝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其在新闻宣传中就表现为落实“群众办报”的工作机制,群众办报因而成为我党新闻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从事新闻工作必将恪守的基本准则和优良传统,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在无产阶级党报的理论指导下参照苏联经验而略有雏形,并在新主义革命时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成长定型,继而在新中国成立后适时依据国内特点,与时俱进而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化特质,因此对“群众办报”这一路线的研究也成为我国新闻学者和新闻学界始终感兴趣的一个重要领域,并对其倾注了极大的研究关注.

一、“群众办报”思想的相关文献研究

“群众办报”并没有明确出处,它是我党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实践过程中依据党的相关文件发文和的著作及文献资料整理归纳而来,1948年,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提到:“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的这段论述无疑成为“群众办报”这一办报理念的思想依据和思想基础,并且指出了报纸编辑要坚持的思想路线,但若对其进行追根溯源,可以发现《向导》办报初期中国就开始了以报纸为主的群众实践活动,但将这种实践从理论的视角进行阐述却是在历史上的《解放日报》进行改版的那段时间,并在之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得以深化和发展.


在中国知网上,以“群众办报”作为关 键 词 进行检索,发现对其的研究集中在探讨其思想形成的理论溯源、经典文献阐述与解读、“群众办报”思想在新形势语境下如何传承、群众办报”思想运用的早期实践基础的相关论述以及以业界个案为例进行的实践性分析.

(一)关于群众办报思想形成的理论溯源研究

对于“群众办报”这一思想起源的文献不在少数,张春林在《群众办报思想的源流及其延伸》中指出,长久以来,人们将“群众办报”简单的视为新闻思想和中国党报理论的一个概念,而若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可以发现这一思想最早源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篇论文提到,1842年4月,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里,第一次提到“刊”,虽然这里的刊与我国现行的党报党刊不一样,但是刊思想对党报党刊的影响是深远的.随后,列宁也对“群众办报”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其传到中国后,又得到了、刘少奇、等人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等人又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朱清河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办报思想的形成逻辑》除了对上述内容加以阐述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即“群众办报”是“精英办报”失信于社会的历史选择.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为掌握国家权力,创办了满足其需要的报刊经办模式,剥夺人民群众办报的权利,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一些反封建、反旧教的记事性小册子,这一行为在当时被禁止,但“精英办报”并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因此“群众办报”得以成长.

(二)关于“群众办报”思想进行论述的经典文献阐述与解读研究

童兵在《依靠全党和全体人民群众办报――新闻思想要点之三》中,对新闻观中的“群众办报”思想做了阐述,这篇文章指出,1948年发表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作了论述,从此以后,这一方针成为党和人民新闻事业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工作方针.延安整风运动,以及延安《解放日报》改版,都成为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实践基础.

李铁撰写的《党报理论的“群众路线”》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表述为党报理论走群众路线的集中写照,文章提到,要做到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就要发动群众和党外人士参加报纸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应坚持联系群众的原则,通过报纸来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还要注重调查研究.

朱清河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办报”实践的价值归宿》一文中,将群众办报思想从其价值归宿这方面来论述,他提到,新闻媒体必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反映人民群众从事建设和改革的火热生活”,这不仅是由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决定的,也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一直都是中国的根本宗旨.

对于这一点做出同样论述的还有刘国云的《试论关于群众办报的新闻思想》,董锦瑞的《从“群众办报”思想看的亲民性》,赵若愚、王静欣的《试论的群众办报思想》等,此外,郭小良、南长森还在《新闻思想群众观的政治传播学解读》中,从政治传播学角度对群众办报思想进行了论述.

(三)关于“群众办报”思想在新形势语境下如何传承的相关研究

淳风的《“群众办报”与新闻改革》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针对这一新形势,淳风认为,新闻改革应该把制作新闻的过程作为新闻生产来对待,以市场为导向,新闻生产者应强化“受众本位”的观念,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把市场体制与新闻生产相结合,是新闻生产落实“群众办报”思想的要求和体现. 欧新平在《新时期贯彻“群众办报”方针的思考》一文中指出,由于网络媒体近年来迅猛发展,再加上市场经济社会,人们价值观念发生转变,以及报业自身对于信息采集专业队伍给予较高重视的缘故,导致党报多年来坚持的“群众办报”传统逐渐削弱,针对这一新问题,文章最后给出了解决方案,即必须发扬党报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党报才能走出这种困境.

业界人士对于“群众办报”如何适应新形势也有论述,比如何瑞兰的《新形势下的“群众办报”》,刘伟、周洋的《重视和升级报纸的“群众通道”――“走转改背景下的群众办报”高峰论坛综述》等.

(四)关于“群众办报”思想运用的早期实践基础的相关论述

关于这一点的文献并不多,在搜索过程中只找到了两篇.其中,李文在《群众办报思想的重要实践基础――黑板报》中提到,截止1944年,“群众办报”的实践活动大致从群众读报、群众办黑板报和工农通讯员三方面发展,而在这三项活动中,大众黑板报是群众办报活动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文章从大众黑板报的产生、陕甘宁边区黑板报的基本状况、黑板报的宣传报道内容、大众黑板报的业务特征四个方面对“群众办报”的实践基础进行了论述.

田中初的《黑板报:“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一种实现方式》一文以各个时期革命根据地为视界,从传播的五W框架入手,对黑板报这种非专业新闻媒体进行分析.

(五)以业界个案为例进行的实践性分析

以个案为出发点,论述“群众办报”思想的文章大部分都由业界人士所撰写.范洪涛、周洋的《升级“群众通道”寻求突围路径》一文,就以《武汉晚报》为例,文章指出,新世纪以来,在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的传播格局正在经历着一场颠覆式的变革,为适应这一变革,《武汉晚报》通过自觉遵循“走转改”的基本要求,践行“为群众办报”的新闻思想,推行“让群众办报”的新闻政策,使市民成为新闻的发现者、采写者和传播者.章学锋的《新传播格局下群众办报的创新――以《西安晚报》为例》对这一点做了相同的阐述.

龚丽娟在《坚持群众办报推动报业发展》一文中结合南昌日报社的做法,论述了新形势下,“走转改”和“三贴近”是“群众办报”思想的创新举措.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纵观我国目前对于“群众办报”思想的研究,大多从“群众办报”思想的溯源、内容、如何传承、实践基础、个案研究这几个方面入手,基本上都是从媒体的角度出发,研究媒体如何针对“群众办报”做好办报工作,而对于其主体群众的研究相对较少.群众本应是“群众办报”的主体,应该成为“群众办报”思想研究的重点,但却鲜有学者有相关方面的论述.笔者认为,可以以群众为研究重心,探讨群众如何参与到办报的过程中、怎么参与、这种参与会对办报过程产生怎样的效果和影响.

其次,以业界个案为例,对“群众办报”进行实践性分析的研究很多,但对这些论述进行阅读之后,笔者发现,多数研究都没有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都是以先论述“群众办报”思想,然后谈媒体针对这一思想的做法这一模式为主.笔者认为,从这一角度论述“群众办报”,应该将思想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在谈及实践的时候,应该注重与相对应的思想理论相结合.

再次,对于“群众办报”思想传承的研究,在时间轴上基本上都止步于时期,对于上台后关于“群众办报”提出的新举措鲜有论述,仅有的几篇包含“群众办报”思想的文章,但也只是对其进行简要提及,并没有详细而深刻的论述.在新的形势下,“群众办报”思想应该注入新的内涵,这也是日后关于这一思想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新领域.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