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参考2016年第10期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159 浏览:142696

外媒高度关注人民币汇率升值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997,较前一交易日走高113个基点.至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连缓八个介交易日刷新汇改以来新高,并且首次冲破6.70关口.

围绕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奥巴马两个月内两次向中国施压,索罗斯呼吁人民币值到位,国外媒体亦纷纷发表看法.

《经济学人》全球性压力或将到来

最近美国和欧洲的政策制定者纷纷呼吁人民币升值,中国方面为此大伤脑筋.他们认为,人民币被刻意操纵维持在较低位置.近日在中国和欧盟的峰会上,温家宝总理认为这些人对人民币升值施加的压力并不公平,人民币升值关乎中国的切身利益.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对于中国汇率的全球性压力或将到来.中国有世界最大的出口,有巨大的外汇储备,其汇率体系的规模和后效无法预测.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并有世界最大的经常账户盈余,看上去这将促使其汇率升值.然而,中国经济在放缓,因为人民币实际上盯住的是地位下降的美元.在过去的十个月中,人民币对欧元已贬值14%,除了2005年的升值外,贸易加权汇率如同2002年一样.

这从一方面解释了人民币并非中国国内单一事情的原因.另一方面与“全球再平衡”有关.简单地说,美国家庭需要通过偿还债务方式修复收支平衡,这预示着美国储蓄增加,消费减少,美元贬值后出口也会增长.美国现在实行紧缩政策,如果有一些国家能够“配合”该政策,其经常账户盈余和可支配的储蓄带来消费上涨,这也许是对于全球经济增长最好的结果,而中国是最合适的.然而,中国却将汇率制度政策调整移手他人.

中国对此批评并不领受,官员称尽管人民币今年下挫,但自2008年以来,除了日元,其对其他货币一直保持上涨.而且,一年前,中国发起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其4万亿元(台5860亿美元)取得了成功.中国正在强势发展,而大多数的富裕国家却遭遇衰退.谁敢说中国不是在竭尽其力

中国有一点值得一提.财政刺激计划提升了世界经济,对于全球再平衡也有贡献.曾经巨大的贸易顺差也减少到一半.但是令人担心的是,刺激措施的重点是政府直接投资,这将导致经济不平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刺激措施鼓励在产能过剩的领域过度投资,未来经常账户盈余或许会再度飙升.

也许这些担忧过于杞人忧天,中国的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依旧蒸蒸日上,或会带动未来的消费.但严酷的事实是中国经济依然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刺激措施未能改变这一现象.如果美国动真格提高储蓄率,减少对于中国商品的进口,这种现象会成为真正的问题.

中国需要尽快采用新的经济模式,把重点放于消费者上,而非生产商,这会压抑本国拥有大量储蓄的人民的消费能力.实际上,在中国简单绕行一圈,你就会发现数年来中国的消费能力上涨迅速,汽车销售每年增长超过三分之一,且大众对于旅游,消费品和住房拥有巨大需求.

瑞士银行的乔纳森安德森认为,重整并非解决家庭储蓄的问题,尽管家庭储蓄占人民收入的相当一部分,但并不是国家“蛋糕”的一部分(因为收入只占经济的一小部分).相反的是,企业储蓄涨势迅猛.企业储蓄在中国“过度”储蓄中居于中心地位,在经常账户盈余的上升中也起重要作用,其从2003年占GDP的2,8%增长到巅峰时的11%.安德森认为今年在廉价的货币帮助下,积累的盈利代表了从外国生产商中夺取的市场份额.通过货币升值来重新调整是种使储蓄回转的方式.

中国方面认为稳定的汇率加上财政刺激政策是实践“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表征.这样的措施会促进就业,但这还不够.中国的增长严重依赖投资,而不是就业.许多如消费品,电子产品等的大型出口行业的失业率也很严重.一年前出口受困,许多工厂的农民工重返乡里.事实上,如果国内需求得到重视,中国或许就不会将其转移到外国来换取庞大的经常项目盈余.

《金融时报》“口水战”会否升级

在全球两大世界经济体之间的“懦夫博弈”中,中国正在让美国“翻牌”.周四(9月16日),中国外交部正式对美国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发表的一份声明做出回应,表示美国对中国施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近日在美国国会上发表的演讲中,盖特纳说,美国会想办法推动人民币升值.这种来回较量会不会使一场口水战升级呢

尽管中国言辞坚决,但是人民币汇率还是达到了两年多来的高位――兑美元达到6.7259,上涨0.18%.一些中国问题观察员表示,这可能意味着北京正对美国越发愤怒的辞令悄悄地做出反应.然而,这种说法很可能会受到美方质疑.

美国国会近日将就几种美国可能采取的惩罚中国的方案进行讨论.正如艾伦贝蒂(AlanBeattie)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报道的那样,一种方案是把中国僵硬的汇率制度称为一种非法出口补贴.此外,一些美国众议员们还在讨论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申诉中国.这些是美国政府在汇率问题上可能采取更为强硬姿态的早期迹象,而它们已经让北京方面感到不快.

不过,中国的反应与6月份时相比,要稍微缓和一些,当时一家国有媒体在大大的标题中写道“中国严词反对美国对人民币施压”.这一次,据中国英文媒体《中国日报》(China Daily)报道,北京已派出一支由50名商界领袖组成的贸易代表团访美,希望可以“加强经济联系”.此举被广泛看成是用新的投资承诺来缓和激烈的言辞.正如《中国日报》的标题所说的那样“(海外)采购将缓解贸易摩擦”.

盖特纳周四主持了一系列的会议.从来自中国的最新消息看,这场口水战可能还会持续很久.周四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外交部女发言人姜瑜表示

“我想强调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和高失业问题.”

美国《巴伦周刊》中国很富,但中国人很穷

美国《巴伦周刊》9月18日发表了题为《中国很富,但中国人很穷》的文章.文章认为,对于中国,尤其对亟需发展的内陆城市而言,大量的出口更能够带动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也能促进工业的发展,而这两点若要实现,人民币升值就不能太快.

目前,中国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仍然很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隐患.然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手头紧”的同时,资金成为了中国内陆不发达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于是,人民币汇率的走向成为了两方激辩的一个核心话题.

西方发达国家认为人民币被“大幅低估”,而中国却认为自身的发展还不足以满足西方对其加速人民币重新估值的要求.中国需要依靠相对低廉的出口产品、较大的出口量来提高工人工资以及获得其在工业投资上的回报.实际上,中国70%的贸易顺差来自于合资企业,如果人民币升值,会对这些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害.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人民币将升值,但将远低于美国议员们所希望的速度.

文章称,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间,中国的贫富差距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在中西部城市,工人薪资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也给人民币的快速升值踩了急刹车.实际上,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仍然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泰晤士报》:中国富豪行善差异大

据英国《泰晤士报》9月6日报道,一位中国慈善家表示他去世后将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他发表这声明是为了迎合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在北京召开的慈善晚宴.

文章称,一些中国媒体报道,中国新一代富豪拒绝出席这两位美国亿万富翁本月晚些时候在中国举办的慈善晚宴,担心被要求掏腰包.

英国《金融时报》9月10目的文章《中国富豪为何“行善难”》认为,中国富豪们对此表现出复杂心态,折射出这一阶层目前“行善难”的困境.原因则隐藏在稀奇古怪的非正式和正式的制度背后.

陈光标是第一个高调响应盖茨和巴菲特的中国企业家.在写给盖茨和巴菲特的公开信中,他说:“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陈光标认为“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根据公开媒体的信息,陈光标目前的身价大概是50亿.

根据胡润排行榜的数据显示,中国最慷慨的50人在2009年的捐款已达到82.1亿元人民币,是2008年的38.9亿元的两倍多.

美国《侨报》:竞争力比拼,中国经济短板有待补充

美国《侨报》近日发表文章,原题为竞争力比拼,中国经济短板有待补充.

在后危机时代,哪种竞争力模式能成为全球经济前行的新动力呢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最新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无疑提供了一种参考.该报告推选的当今全球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不是美国,也不是在金融危机中表现最为抢眼的中国,而是瑞士,其实,瑞士已经连续数年把持该榜榜首了,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该国企业成熟度高,创新能力强,产学研合作良好,市场竞争环境公平.


前段时间,“中国经济超美论”甚嚣尘上.此时,不少美国人却敢于说出“中国几十年都赶不上美国,其自信就在于:美国作为世界创新中心,拥有非常成熟的公司,世界最好的大学体制,经济总量和效益同样显著.即便是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总量刚刚被中国超过,但凭借着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竞争力优势,该国的全球竞争力从去年的第8位升至今年的第6位,远远高于中国.

文章认为,中国要想在后危机时代继续位居经济强国之列,就有必要着力补齐“教育质量、人力资源发展”等几大短板,逐步打造出一个全球竞争力持久的巨桶.

《日本经济新闻》:IMF将大举提升中国地位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9月18日的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将大幅提高中国的出资比率,由目前排第六位的39%提高至与排第二位的日本持平的6%左右.由此反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赶上日本的现实.随着出资比率的上升,中国在IMF中的发言权.似乎将进一步提升.IMF还准备提高中国以外的新兴国家的出资比率,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版图可能将被改写.

主要国家已经在“将新兴国家整体出资比率提高5个百分点”的、司题上达成共识.新兴国家合计比率将由约40%上升至45%.一部分欧洲发达国家的出资比率预计将下调.

IMF一般根据出资比率分配作出重要决策的权,而且出资最多的5个国家还可以获得董事席位.文章认为,提高中国等的出资比率可以进一步提升亚洲新兴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但发达国家或将在维持发言权的问题上与新兴国家展开一番较量.

《金融时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逼近榜首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最新版本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伦敦和纽约的银行业及其他金融怎么写作仍然在全球城市中位居榜首,但香港正迎头赶上.

智库Z/Yen Group在对金融专业人士和办公室租金,机场满意度及交通运输等客观因素调查的基础上,每年发布两次对全球75个城市的排名.在以前的版本中,伦敦一般占据首位,纽约紧随其后,其它城市则远远落在后面.

但是周一(9月20日)发布的第八份GFCI显示,伦敦和纽约得分相差无几,分别为772和770分(满分1000分),而香港为760分,仅落后10分.在2009年3月的排行榜中,香港落后81分.

开发并运作此项调查的Z/Yen副总监马克耶恩德尔预计,目前比香港少32分的新加坡可能很快就会加入三甲行列.这四大金融中心总计占到全球所有股票交易的70%.

上海的排名也大幅上升5位至第六位,自2005年该调查推出以来首次进入前十.这个中国内地的金融中心在“人力”和“商业环境”两项中的排名都有明显改善,上升4位――分别至第六和第七位.现在前十名中总计有4个亚洲城市.

伦敦金融城政策委员会主席傅思途表示:“亚洲金融中心迅速缩小差距并不奇怪.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反映了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