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敏感度现状之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167 浏览:81308

摘 要: 我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对语言形式和结构等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综合使用语言的交际能力薄弱,出现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衡量当代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敏感度作为反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备受关注,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首要条件,因此培养跨文化敏感度通常被视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步.本文从语用失误现象导致交际失败和失误出发,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以跨文化敏感度为切入点,结合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融汇迁移理论、学习动机理论、移情、建构主义理论等,对语用失误和跨文化交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分析,对跨文化敏感度的起源和跨文化敏感度量表的现有研究结果做进一步研究,形成文献综述,为以后的深层次分析研究做铺垫.

关 键 词 : 中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敏感度 文献综述

一、 语用失误与跨文化交际

(一)国外研究现状

语用能力一词是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术语及概念,在教学中早已被广泛使用,但是人们对语用能力的理解和解释并不完全一致.诸多语言学家对语言能力、语言行为、语用能力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有阐述.1965年,Chomsky首次对“能力”(petence)和“表现”(performance)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做了严格的界定,他认为“能力”指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内在语言知识(或称内有语法),与语言的实际使用(即表现)无关.后来的语言学家则研究得更具体,Widdowson(1989)认为:“能力”有两个组成部分:知识和技能.这两个组成部分和Hymes的两个参数相对应:语法能力(the parameter of possibility)和语用能力(all the other parameters).英国学者Nattinger等(1992)则反对Widdowson(1989)把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看成是并列的组成部分,他们认为,不应把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看成是并列的组成部分,应把语法能力和语言表现看成是一个连续体,语用能力知识只是这一连续体中的任意一点.语用能力是语法的延伸,涉及的是语言使用的规则,不仅包括正确的使用语法规则组词造句的能力,而且包括语言形式在一定语境下正确使用的能力,指学习者在一定语境下创造语法正确的语言表达形式,贴切表达语义或利用语法知识,准确领悟其功能意义的能力(洪岗,1991).

很多学者都意识到提高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对我国的英语教学而言,由于我国英语教学受到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影响,偏重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语言形式教学,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和机械的句型操练充斥课堂,学生虽然掌握了不少语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语底和口语表达能力,但实际交际能力不强,使得在实际使用中,不少交际者经常出现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不得体的失误,导致出现冲突或误解(钱冠连,2003).要提高语用能力,就要减少语用失误,因为语用失误可以反映语用能力的强弱.语用失误越少,语用能力就越强.对言语使用失误的研究始于英国兰彻斯特大学的学者Jenny Thomas等.Thomas(1983)将文化不同的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因未能准确及时地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现象定义为语用失误.她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发生的语用失误是语用规则迁移所造成的.

(二)国内研究现状

就语用失误的成因而言,国内学者大都归结于文化差异、母语文化因素和语用规则迁移.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一方(或双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交际双方各持不同的文化观点参与跨文化交际,从自己的文化角度揣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结果两种文化观念不能相互融合,当发现与自己的预期不同,就会产生文化冲突,出现不恰当的言行.吕文华(1993)认为:“由于学生的母语语用规则和文化因素是自幼习得的,已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学习和使用外语会形成干扰.”戴炜栋和张红玲(2000)指出:“文化迁移是指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干扰,它表现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或外语学习时,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与思想,并以此为标准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文化迁移往往导致交际困难、误解,甚至仇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和文化因素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曹春春,1998).

基于以上的研究,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要提高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就应该在英语学习中贯穿文化教学和文化差异的教育,更多的人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应该把文化教学融入英语教学中.韦庆春(2006)提出:“只有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文化差异,充分认识并重视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用的素质和语用能力.”于利伟(2010)提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切,语用不能脱离文化存在,我国的外语教学应该一改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重视外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教学,忽略文化背景知识则无法准确运动这种外语,即语用能力大大降低.

二、跨文化敏感度

(一)国外研究现状

跨文化敏感度是一个多层面概念,它“包括六个要素:自尊、自我监督、思想开放、移情、交际参与度和理性判断”(Chen&Starosta 2000:1-15).对于文化敏感度的研究,有R.Hanvey和Bent对文化敏感度的阶段分类,K.Cushner创建了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目录表.根据陈国明和Starosta的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技巧组成,其中跨文化敏感是连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技巧的核心因素,只有对异国文化有正确的情感倾向,才能激发相应的文化意识,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正确的交际技巧,进行有效的交际行为.对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被认为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起点(毕继万,1999). Bronfenbrener,Harding和Gallway是最早提出敏感度(sensitivity)的学者,他们认为,对本国文化和对个体差异的敏感是两个重要的交际能力.Hart,Burks,Carlson和Eadie把敏感看做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思维模式.自1992年以来,各种测量方法开始出现,但由于缺乏信度和效度,往往不被采纳.直到1998年,在其跨文化敏感的发展模型的理论基础上,Bent和Hammer发展了跨文化发展测量问卷(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成为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在美国、亚洲和欧洲广为应用.(Chen和Starosta 1997:1-16).Bhawuk和Brislin开发了跨文化敏感度目录(ICSI),用于测量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文化的跨文化敏感度(Chen和Starosta 1997:1-16).然而,这份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遭到专家的质疑.Chen&Starosta(1997)认为跨文化敏感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概念一直混淆不清,两者缺乏清晰的界限.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进行了反复研究,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跨文化敏感这一概念即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层面.因此,将跨文化敏感定义为: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这一概念应限制在情感层面上.跨文化敏感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包含以下六个因素:自尊、自爱(self-esteem)、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思想开明(open-mindedness)、为他人着想(empathy)、参与交际(interaction involvement)和理性判断方式(non-judgment).根据六个要素组成的概念框架,采用因子分析法,Chen和Starosta开发出测量跨文化敏感度的专用量表――ISS,这一量表的效度和信度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水平(邵思源,2011).

Chen和Starosta认为,跨文化敏感度较高的人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评价意识(self-esteem),能更快地适应陌生的环境,更乐观地看待压力和挫折,更从容地应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文化差异.根据以上对跨文化敏感这一概念的定义,Chen和Starosta首先设计了73个利克特量表来测定跨文化敏感的六个特点.他们在留学美国的国际学生中收集到数据后,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减去因子负荷值在0.5以下的49个问题,然后用保留下来的24个问题组成量表,并在这一群体中再次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测试,最后于2000年在杂志Human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该研究所采用的跨文化敏感量表(Fritz,Mllenberg&Chen 2002:165-176).随后,Wolfgang Fritz和Antje Mllenberg采用了此跨文化敏感量表,对541个德国学生进行了测评,研究结果证明,Chen和Starosta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并适用于各种文化.

(二)国内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从上世纪的八十年始被引入到中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相关内容的著作和教材几十部之多,有2000多篇文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司联合(1998)提出:“文化教学指与人们交际或外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就是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并把它用于交际中,从而带来圆满成功的交际.当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后,他们就不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而会把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成功用于交际中.”司联合更提出语用能力与文化差异敏感性的关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高低和语用能力的强弱成正比.隋晓荻和潘丽探讨了文化背景对语言交际的影响,采用了1992年Bhawuk和Brislin的跨文化敏感度目录(ICSI)(孙亚,2002).周杏英(2007)采用了Chen和Starosta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水平测试.像这样的对跨文化敏感度的测试还有很多,这在后来的邵思源(2011)等人的《一项对高中英语教室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调查》一文中也体现出来.

三、结语

我们要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就要从文化教学入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文化教学指与人们交际或者外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即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并把它们用于交际中,从而带来圆满的成功的交际.跨文化敏感度作为反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备受关注.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首要条件,因此培养跨文化敏感通常被视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步. 跨文化敏感的测量是跨文化交际培训的首要步骤,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对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跨文化敏感度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d Johnson eds.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7]H.H..Stern.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8]曹春春.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英汉语用失误现象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1998(02).

[9]戴炜栋,黄任.转变观念,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06).

[10]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06).

[11]戴炜栋,张红玲. 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02).

[12]高宝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谈[J].理论月刊,2001(04).

[13]高一虹.我国英语教师的文化依附矛盾口[J].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