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016 浏览:13308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是区域之间经济差距的逐步扩大和货币政策效力不明显,国内学术界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迄今为止,相关研究主要是对国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理论的介绍和结合我国国情的经验检验.早期主要以国外理论的推介为主.近年来,开始较多地关注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经验检验和形成机制.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的研究尚处在相对初级阶段.

一、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从现有文献来看,商世文(1994)较早地介绍了西方货币政策非均衡效应研究的发展状况,但他并没有对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进行研究.不过,他的介绍性工作却拉开了国内研究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序幕.鉴于1998年我国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实际效果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较大,谢平(2000)开始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视角来分析应对通货紧缩的弱效应.随后,黄先开和邓述慧(2000)利用1980年到1997年的季度数据,在借鉴Cover的模型基础上,采用两步OLS方法对中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以及预期到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有无影响做了实证分析,他发现货币政策对产出存在影响,货币政策是非中性的,提出了最优货币供应规则应该采用“相机抉择”的原则.冯春平(2002) 采用含有货币供给、产出、三个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黄先开和邓述慧(2000)的发现,即正向货币冲击总体上对产出的影响强于负向冲击对产出的影响,但不对称性现象并不显著.陆军和舒元同样是在借鉴Cover提出的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的数据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检验后得出了与黄先开和邓述慧(2000)的相反结论.刘金全(2002)利用中国1990年~2001年的月度数据对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进行了检验.他采用货币供给增长和利率变量两种指标,应用H-P滤波的方法获得正负货币冲击函数,实证研究发现的结论与陆军和舒元的结论相似.赵进文和闵捷(2005)借鉴平滑移动回归方法,采用了STR模型和LM统计量对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无论是以货币供应量还是以利率作为相似度检测目标中国的货币政策都有明显的区域效应,并指出市场经济的不完善、行政干预等因素是导致非对称性的原因.丁文丽(2005)结合中国体制转轨的特殊国情从制度变迁、经济二元结构等角度从理论上对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进行分析,并采取基于菲利普斯一罗利坦的动态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关系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信贷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实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从而证实了中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货币政策区域差别化的主张.宋旺和钟正生(2006)将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运用于中国,指出我国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利用VAR模型和IRF实证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提出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缩小东中西区域经济差异,顺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张晶(2006)通过两地区的简约化模型对1978年~2004年间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东部和中西部两个样本地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确实存在区域不对称效应,特别是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域影响差异.卢盛荣(2007)对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解释,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各地区的产出缺口,然后运用ARMA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率形成机制,最后以通货膨胀率与其预期之差、外部需求冲击等作为解释变量对产出缺口进行回归,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较中西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更平坦,因而东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曹永琴、李泽祥(2007)使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了八大地区的货币政策敏感系数,并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和结构方差分解法从实证的层面论证了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指出其原因主要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差异,为此提出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体系.杨晓,杨开忠(2007)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对货币政策敏感性依次递减的特点.

曹小衡,张敬庭,刘雪燕(2008)把总供给、总需求和非对称性结合起来,在弹性检测设下建构了一个AS- AD模型,然后使用LST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了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均衡点处于总供给线拐点之前,是一种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单纯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不会有很显著的效果.石华军,凌智勇,郑贵华 等(2008)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利率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汇率渠道货币政策传导影响较弱.戴金平,金永军,刘斌(2008)通过对在单一约束的商业银行利润函数中植入监管当局惩罚函数的静态理论模型的分析得出了监管当局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不仅有效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和风险意识,而切强化了“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的结论,对我国1998年以来经历的两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1998年以来,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以降低坏账率、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强化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结论.卢盛荣、李文溥(2009)通过OLS法及Markov-Switching 模型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的的双重非对称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不仅存在方向上的非对称性,而且存在区域间的效应非对称.在中国,中西部对扩张政策反应弹性小于紧缩政策反应效应,东部地区对紧缩政策的反应效应小于扩张政策的反应效应.

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机制分析和治理策略

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机制,国内的学者主要从三个视角来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机制和治理策略:一是货币传导机制差异性是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刘玄、王剑(2006)认为东部地区货币政策传导速度和深度上都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绝大部分省市对货币政策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而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市的反应则相对迟钝,金融发展水平、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开放程度等地区差异是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策略,李雅丽(2007)基于信贷渠道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研究后发现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金融差异和统一货币政策产生的区域效应这两种现象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只有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并向欠发达地区实行财政政策和政策性金融倾斜,同时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建设,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二是从区域金融结构和地区特质角度来论证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机制,胡振华、胡绪红(2007)研究后发融结构的差异可能是促使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三是主要从信贷周期、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条件.彭方平,吴强,展凯探讨了信贷周期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关系,提出了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同时,应配以必要的信贷控制策略,同时实施多种手段进行调控.卢盛荣、李文博(2009)对中国双向“非对称性”即区域非对称性和经济周期非对称性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国不仅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还存在经济周期中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四是以理论为基础构建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框架和实证检验.蒋益民,陈璋(2008)以货币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为切入点,构建了生产力不平衡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框架,并结合中国社会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的特点,运用SVAR模型的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提出了在中国运用结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三、不足

国内研究的成果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一些学者直接借鉴国外的理论或者模型,缺乏对我国转型期货币政策的特征或者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具体分析,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节,不能较好的说明问题,二是上述研究多是仅从影响和决定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单个或者几个因素出发进行研究,而未能建立一个全面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样就不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出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真实形成机制,三是多数研究未能充分考虑到市场之外的政府管理体制或者竞争机制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个别研究对此尽管有所提及,但是未能深入论述,而现实中,中国还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政府之间的博弈依然影响着金融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效力,因此,在进行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时,研究者应当充分考虑转型期的政府行为.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