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口才与沟通课程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163 浏览:84274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口才与沟通课程中的应用,应遵循教学性、科学性、交互性、共享性、实效性、艺术性等原则,搭建辅助“教”与“学”的资源平台,创设仿真训练场景,并引入微格教学等口才训练方式,有效地实施科学的训练和自学的引导.

【关 键 词 】多媒体技术 口才与沟通

课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188-02

口才与沟通课程是一门高等学校面向所有专业广泛开设的人文素质公共课,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实践艺术、一种显性能力,它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有效养成.然而,传统教学无法营造学生训练的仿真语言环境,对此,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与课程体系内容整合”为原则,创建能够支撑“教”和“学”的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

一、多媒体技术在口才与沟通课程中的应用原则

(一)教学性原则.应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口才与沟通课程中,多媒体课件能够有效地解决常规教学方法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口才教学重难点问题,例如,训练效果的展现问题,发音方法、倾听技巧、体态语言等演示模仿,创设沟通演练情境,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及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评价多媒体课件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课件中显示的文字、符号、标识、公式、图表及概念等要力求准确无误,演示模拟原理要正确,语言配音也要准确.总之,科学性的基本要求就是不能够出现知识性错误,否则将是课件的硬伤.

(三)交互性原则.真正的多媒体课件不仅仅是不同媒体的演示程序,而是能够实现人机对话的交互功能.即学习者可以与课件所提供的多种信息媒体进行交互操作,为其提供更加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让学习者能够真正融入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成为学习环境中的一员.交互的关键是课件是否能够按照学习者不同的需求调整交互并提出建议,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各种探索活动,进行多层次的思考判断.


(四)共享性原则.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具有教学资源共享的特性.课件的内容不应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而必须提供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影像等于一体的立体课件包――教学资源库,体现高容量信息的特点.并通过超链接等技术,使得任何一位教师或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运用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借助于网络,都能够轻松自如地获取和运用课件所提供的丰富的教学信息,实现超文本的阅读,课内外的沟通,各学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五)实效性原则.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和主要形式,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生产过程,那么教学质量就是产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课堂教学)内生产出实实在在的高效产品(教学质量),应该是教育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实效性原则要求设计多媒体课件要选准并采用该技术中最优化的方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影像等的全面运用;注意使用复合与分解、扩散与收缩、遮掩与再现等多种手段;注意运用对比、分析、归纳、推理、联想、发散等多种思维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组合.

(六)艺术性原则.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应与教学内容相统一,赏心悦目、和谐优美的表现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更好地表现学习内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艺术性与设计者的个性化思维以及其多媒体制作技术才能是密切相连的,因此,课件的设计制作者应掌握多媒体设计的艺术性,以增强多媒体教学的引力与魅力.设计的艺术性原则要求设计者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图像结构对称,色彩协调、搭配合理、精致美观,给学生美的享受,并使学生在对美的欣赏与追求中激发求知欲,促使他们深化思维结构.

二、多媒体技术在口才与沟通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团队应基于以上原则与口才与沟通的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设计制作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的整体内容框架应包括教学课件、课程标准、教材、习题、资源库、实训任务、考核标准、参考文献、语音测试等9个模块,并内含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合理的课件结构、丰富的教学资源容量,能够为训练学生的口才及沟通能力创设一个集声音、画面、人物、情景于一体的仿真语言环境,有效提高口才课堂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一)搭建辅助“教”与“学”的资源平台.搭建一个辅助“教”与“学”的资源平台,能够达到规范教师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口才与沟通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应充分运用超链接、插入等技术手段,将课程改革的成果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具体说来,应将课程的教学文件――课程标准、考核标准、模块化教材、实训任务以及备课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和习题库、参考文献等项目内容在任意一个界面灵活自如地转换.例如,在讲授“诵读训练”模块时,如果想测试一下我们的普通话发音准确和规范与否,只要轻轻点击页面上方的“语音测试”按钮,在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就可以迅速进入到语音测试状态.

(二)创设仿真训练场景.创设仿真训练场景,能够实现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教学团队应制作模本统一、风格一致、切换自如的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图文、声音、视频等载体,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瓦解难点,使课堂更具活力与效率.例如,讲解“求职沟通”模块时,可通过求职现场的图片、视频――《联想面试实况》导入课题或任务,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再如,讲授“诵读”模块时,可通过人类发音器官图、普通话声母总表、相声视频等教学媒体资源,将不易表述清楚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此外,在学习模块9“语音测试”中的沟通时,通过视频,再现正确、错误的沟通方式以及公务沟通的场景,启发和吸引学生,领悟知识和运用知识.同时,通过演示接的flash流程图,还能够把用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三)引入微格教学等口才训练方式,有效地实施科学的训练和自学的引导.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养成性训练和课外自学的引导与效果的检测.可采用微格教学、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等口才训练方式,通过习题练习、实训操练、效果检验等手段,让学生认识生活和工作中的口才,将学习最大限度地从课堂引向课外,从书本引向生活和工作,使学生的口才能适应各种情境的需要,实现教学目标.

以微格教学为例,学生在进行倾听、语音、诵读、演讲、面试、社交等训练时,对于自己的发音、声音、体态、表情、动作等情形,其本人是无从知晓的,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不仅非常难于讲解,学生也难以理解,效果事倍功半.采用多媒体教学,用摄像机将学生训练的情形录制下来,回放给学生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不足,并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改正,同时还可以指导课后的拓展训练.通过“训练演示―拍摄录制―回放纠错―训练提高”的口才训练形式,可以有效地实施科学的训练以及对学生的自学进行正确的引导.

综上所述,口才与沟通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实现了教学双方角色转变、教学媒体转变和教学时空转变,具有丰富性、共享性、交互性、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可以极大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国安,程勋然.用好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9)

[2]马振平,鲁雷.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现代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5(7)

[3]权美兰.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原则[J].林区教学,2009(3)

[4]刘洪普.语文多媒体教学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考试(教研),2011(5)

[5]黄小伟.语文多媒体教学有效性探析[J].学周刊,2011(27)

【基金项目】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院级教科研项目(JZY2011A11)

【作者简介】周而冬(1963- ),女,浙江宁波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口才教学、礼仪教学、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