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中的英语“留用”现象

更新时间:2023-1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32 浏览:14989

摘 要 : 作者以英文版MBA教材译丛为对象,对译文中存在不少英文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归纳出译文中出现原文的十种典型语境.此外,作者讨论了在不同状况下直接借用源语言、在译文后保留原文、只提供译文等三种翻译方法的优缺点.然后,从现实主义的视角,作者提出了:译者在决定使用哪种翻译方法前应考虑译文的读者面、译文的准确度、翻译的效用度等三个因素.

关 键 词 : 直接借用 保留英文词语 准确度 效用度

一、引言

随着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国内各大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不少译文版的优秀教材.值得关注的是,与英美文学作品的译本不同,MBA教材的译本中依然保留了不少英文.其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英文词语未经翻译便直接用于中文,另一种是在译文后用括号保留英文.那么,为什么译者对英文词语不作任何翻译?在什么情况下译者在译文后保留原文?在汉语中交叉使用英文是否符合对“译文的完整性和准确度”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选取了部分国外英文版教材的译丛,对英文在译文中的留用现象进行了调研,旨在探求英汉翻译过程中直接借用和保留原文的规律.

二、调研目的与范围

本项调研的目的不是要对译文的翻译质量进行评价,而是要从这些译文中找出译者在直接借用原文和在译文后保留原文方面的共同点,发现译文中使用英文的规律,用以指引和规范今后国外MBA教材的翻译实践.

为了使调查对象具有系统可比性,我们将教材的主题限定在营销管理和运营管理两个学科内.同时,为了保证调研结果的可信度,证明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不是个别译者或教材中出现的情况,我们分别从机械工业出版社等三家出版的MBA优秀教材译丛中选取了六本由不同译者翻译的教材(《全球营销管理》、《怎么写作营销精要――概念、策略和案例》、《商务营销》、《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管理控制系统》、《运营管理》),作为分析素材的来源.这些教材的译者大多是国内管理学界的一流专家和教授,如《怎么写作营销精要》的译者胡介埙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全球营销管理》的译者段志蓉为清华大学教授.可以说,这些译本不但反映了国内译文版教材的基本特征,也为我们研究社会科学文本的英汉翻译中如何使用变通方法和补偿方法提供了宝贵的语料.

三、留用原文的必要性及典型情况

“书面翻译”的定义是“将源语言翻译成书面目标语言.”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并非所有的源语言可以准确地转换成目标语言,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必要把源语言转换成目标语言.当译者在翻译专业术语时,对那些尚未统一的或未得到学术界公认的译语,通常会采用保留原文的方式来加以补偿,让读者可以获取或确认原文的信息.现在,直接给出原文和在译文后附加原文的做法已成常规.实质上,“书面翻译”的含义已得到扩充,应理解为:将源语言表达的信息转换成目标语言读者可接收的书面信息.

总之,译者可选择的翻译方法大致有三种,即,(1)直接借用法――直接给出原文,(2)原文补偿法――给出译文并附加原文,(3)全译法――只给出译文.上述教材的调查表明,所有译者都使用了直接借用法和原文补偿法.基于调研,我们归纳出:在以下十种典型情况下,译者会采用直接借用法或者原文补偿法.以下举例说明.

1.自然人姓名.例⑴: 当Reginald Jones被任命为通用电气的总裁时,通用电气是一个在许多市场中运行良好的大型的跨行业公司.例⑵ 雷格公司负责采购项目的公司经理洛弗灵(Arnold Lovering)认为许多采购人员抱有“他们没有得到尊重”的心态.

讨论:例⑴中,直接使用英文;例⑵中,在译文后附加原文.

2.地理名称.例⑴ 以Minneapolis 为基地的Wellens 公司生产的动物食品含有约10 %的脂肪. 例⑵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联盟多国的代表会集一堂,目的是建立一套国际金融制度来鼓励和支持战后重建与经济复苏.

讨论:上述例句取自于同一本教材,但地理名称的译法是不同的.因为该书是“由集体翻译完成的,不同章节的翻译工作是由若干译者分工完成的”(段志蓉 1998).这说明,不同译者在采用翻译方法上有不同的偏好.

3. 组织机构名称.例⑴ Kyocera技术公司已分解为800个小公司进行内部和外部交易.Higashimaru豆制调味品制造商将生产过程的每个阶段转化为一个利润中心.例⑵法国托马森(Thomson SA) 收购了通用电器 (GE) 的消费电子业务及其RCA子公司,除此以外还收购了西德的特里范肯公司 (Telefunken).

讨论:例⑴中的Kyocera和Higashimaru是源于日语,其对应的汉字为“京瓷”和“东丸”,如果用译音法便会误译,因此,比较稳妥的方法是直接使用原文.例⑵中,译者在译文后保留了原文,有益于读者通过原文识别所指的公司,否则,读者很难把“托马森”与公认的译名“汤姆生”联系起来.

4.产品和商标的名称.例⑴ 建议性参与计划的典型成功例子是麦当劳,它的员工提出了像Big Mac、Egg McMuffin和McDLT这样一些新产品开发的建议.例⑵ 以汽车为例, 1960年,欧洲的雷诺(Renault)、雪铁龙(Citroen)、标致(Peugeot)、莫里斯(Morris)、富豪(Volvo)等与美国的切诺莱特(Chevrolet)、福特(Ford)和普莱姆斯(Plymouth),日本的丰田(Toyota)或尼桑(Nissan)有着根本的区别.

讨论:例⑴中的产品名或商标名直接借用原文,借助于词语的语境,读者不难接受.而例⑵中,译者在丰田、福特、富豪等国人都知道的词语后还附加原文,让人觉得是画蛇添足.

5.尚未规范化的概念性词语.例如:取向(orientation)是一种通常无意识的关于世界本质的检测定或者信仰.宾州大学的霍华德佩尔马特博士最先发现引导国际经理们行动的有三种基本取向:母国取向(ethnocentric)、东道国取向(polycentric)、世界取向(geocentric).其后又加上一种区域性的取向心态而变成所谓EPRG规则,即:母国中心主义(ethnocentri)、东道国中心主义(polycentri)、区域中心主义(regiocentri)和世界中心主义(geocentri).附加原文是必要的,或许这些词语是第一次被译入,尚未有学术界公认的译语.


6.缩略语.如EDI被确认为公司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交换商业文件的标准形式.在专业教材中直接使用英文缩略语是一个惯例.

7. 科学作品、法律法规及其条约和协议的名称.比如当1989年1月1日实施《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Canada-United States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时,北美迈出了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

8. 注释、脚注.例⑴ Gee Anders, “Answers to Common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Currency Trading in a Wild Week,”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eptember 17, 1992,p. A7.例⑵参见Christopher A.A. Bartlett. Sumantra Ghoshal. Maneggiando Attrerso Confini, La Soluzione di Transnational (Boston, MA:Harvard Affari Scuola Stampa, 1989), 其间关于各阶段公司的特点有精彩描述.

讨论:例⑴完全使用原文,例⑵只对注释部分借用原文,对说明性文字则提供译文,这种对不同功能的原文进行不同处理的方法比较好.

9. 图表的资料来源、参考文献.例如:资料来源: Sergi A. Voitovich, “Normative Act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in International Law Making”, Journal of World Trade, 24, no. 4 (August 1990, 21~38.)

讨论:在六本教材中,此例的译法最为普遍.

四、翻译时的考虑因素

上述例句是中文版教材中留用英文的典型情况,那么,译者是出于什么动机选择了直接借用法或原文补偿法呢?译者在采用这些方法前应考虑哪些因素呢?通过实证分析,我们的结论是:译者至少应考虑以下三点因素.

1.译文的读者面.在翻译时,译者应首先考虑译文的读者面,要从读者的英文程度来决定方法,因为读者不同,对英文的可接受程度会不同.对学过英语的读者来说,译文中的英文不仅不妨碍理解,还有助于加深理解.

2.译者还应考虑译语的准确度.直接借用原文可以避免误译、漏译、缺译;在译文后附加原文可以补偿译语的完整性,这两种方法都是实现译语准确性的手段.

3.翻译的效用度.翻译活动应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对于那些不增值也不必要的活动,应减少.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对翻译劳动的投入与译文的效用度进行权衡.如教材中的脚注、资料来源、参考文献等内容基本上是次要的、补充性质的信息,不译出不会影响读者对本体内容的理解,若费力译出其效用度也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在翻译国际MBA教材时,译者们都使用了直接借用法和原文补偿法,因此在译文中产生了英文的现象.这两种方法是全译法的变通方法或补偿方法,有助于避免误译,有益于增加译文的完整性,还有益于提高翻译的工作效率.在英汉翻译中,遇到上述十种情况时,译者在考虑读者对英文的可接受程度、译文的准确度以及翻译的效用度之后,可以合理地在译文中使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