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临床特点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550 浏览:145678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7-1028-01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老年人由于机能减退,神经系统不敏感,重要脏器代偿功能下降,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典型,且预后不良[1].本文就2004年4月~2007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7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4年4月~2007年4月在我院CCU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按患者年龄不同分为2组:老年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70~79岁,平均73.4岁;中青年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25~40岁,平均38.1岁.患者入院后均予溶栓、扩冠、抗凝、对症等常规治疗;连续进行心电监护,动态观测心电图、血清酶学(CK、CK-MB);以Killip分级为标准判断心功能.

1.2 临床特点见表1.

2.讨论

2.1 本组结果显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中青年有明显的差别, 中青年组发病凶猛,有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而老年组起病不典型,胸痛不明显,多无明显诱因.导致老年人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有[2]:(1)老年人的痛阈提高,心肌梗死后心排血量降低,加上颈动脉窦反应迟钝,脑部血流障碍,脑缺氧,使痛觉更易丧失.(2)冠状动脉逐渐狭窄,使疼痛症状减弱.(3)梗死发生于心肌寂静区域,致使过去已有冠脉阻塞者,可能无胸痛.(4)心肌缺血的范围小而持续时间较长,尽管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但不足以引起疼痛.此外,老年人较多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病等,使神经系统对疾病的耐受性降低.

2.2 中青年组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者少,无死亡发生,远期效果好.老年组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本组病死率为16.1%),死亡原因以左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多见,远期预后差.可能与老年人心肌梗死部位广泛、心脏的解剖和功能均出现退行性改变有关.另外,心衰、休克产生的原因与心脏结构及储备功能的改变对心室功能不全、适应性下降都起一定作用.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以冠脉多支病变受累为主,故老年人感到有胸闷、胸痛等不适时,应及早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并应着重进行心电监护,完善实验室检查,尽快确诊并采取措施以免漏诊、误诊.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