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494 浏览:136974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血液科2003~2007年住院患者,符合急性ITP诊断标准,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6~50岁,病程平均4.5天,临床表现均有皮肤瘀点瘀斑,注射部位出血不止,鼻出血23例,牙龈出血15例,消化道出血5例.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PLT<50×109/L,其中PLT<10×109/L 28例,最少4×109/L.56例做骨髓穿刺检查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像,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其中36例巨核细胞总数增多,20例巨核细胞总数正常.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血小板计数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对症支持治疗:适当应用维生素K1、止血敏治疗,有伴随感染者积极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疗效观察.②免疫抑制治疗:治疗组静滴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400mg/(kg•,日),连用5天,同时静滴地塞米松1.0mg/(kg•,日),连用5天,于治疗第6天起口服强的松2mg/(kg•,日).对照组静滴地塞米松1.0mg/(kg•,日),连用5天,于治疗第6天起口服强的松2mg/(kg•,日).

结 果

治疗组出血症状控制时间为2.5±1.5天,对照组为13.3±4.5天,治疗组患者出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比较两组治疗中PLT升至50×109/L和升至100×109/L时的天数,达峰值天数及PLT达到的峰值数,结果以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可比性分析.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讨 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以来激素一直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首选药物,但激素的不良反应大,易诱发或加重感染,诱发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及骨质疏松等.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应用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滴注治疗ITP获得显著疗效,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IVIG的主要机制:①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与吞噬,从而干扰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血小板的作用;②在血小板上形成保护膜抑制血浆中的lgG或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从而使血小板避免被吞噬细胞所破坏;③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使抗血小板抗体减少[1,2].

通过本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观察,提示用大剂量静注丙球治疗ITP有许多优点:止血作用快,血小板上升迅速,且稳定;对激素不敏感者也有效;对血小板极低、出血严重者,应联合激素治疗效果好;减少并发症,尤其血小板<10×109/L应及早用.对急性、重症患者早期足量应用IVIG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