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258 浏览:44165

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一、“咬文嚼字”琢磨语文味

重视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我校一位老师在上《诺贝尔》一课时,以读促教,采用自读自悟、读后交流、读中想象等教学方式,引领学生紧紧围绕“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终于”等关 键 词 朗读、感悟诺贝尔的坚持不懈、毫不气馁、百折不挠的精神;引领学生抓住“双眼紧盯”“怦怦直跳”等词语感受诺贝尔为了关注实验的成功与否,竟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舍生精神,然后再带着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人物的形象就更加清晰,学生从诺贝尔的身上也得到了巨大的震撼,一个鲜活的、毫不气馁的诺贝尔走进了学生的视野,也走进了他们的心灵.这位老师带领学生抓住关 键 词 用“加一加”“换一换”“想一想”等方式深入地“咬文嚼字”,教给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技巧,培养了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了课堂教学的“语文味”.


二、“身临其境”体验语文味

语文是读出来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的确,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受到启迪、熏陶.很多专家型教师都将诵读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当然,课堂上的朗读,不能只是一遍接一遍毫无起色的朗读,而应读一遍就要有读的效果,应有朗读水平的提升.课堂是训练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主要阵地,我们要回归文本,还课堂琅琅的读书声.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去感悟、体味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文本直接对话.例如,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安塞腰鼓》时,就充分体现了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听读、全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气势磅礴的诵读之美中,学生仿佛被带入了安塞腰鼓那个震人心魄的场面,仿佛已身临其境般融入那个昂扬着生命,蓬勃着的鼓点之中.在之巅,老师大喝一声“停!”全班的鼓点声戛然而止,寂静的课堂里,只听得老师轻缓的声音传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一停一缓,余音绕梁,使学生沉浸在安塞腰鼓的巨大魅力中又若有所思,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在语文课堂上,“动情的诵读声”是最动听的声音.她是师生用心灵和语言的拥抱,是思维与情感碰撞的火花,是文化与素养结出的最美的“语文味”的硕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