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中思维定势与发散思维之间的权衡

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581 浏览:109536

【摘 要 】思维定势和发散思维对于问题的解决都有积极的意义,但都有不利的一面,本文就课堂知识教学中两种思维方式的教学如何权衡进行讨论.

【关 键 词 】思维定势发散思维

对思维定势的认识上往往带有片面性,而发散思维却在很多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反复强调,只有重新对这两种思维方式进行正确认识,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1-2].

1.思维定势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1.1思维定势积极作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定势有利于将面临的新问题联转化为已经解决的类似的旧问题,比较两者的特征,利用解决旧问题的方法、经验,或将新问题化为旧问题,达到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研究问题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否则就会陷入盲目性.只有确定了解题的方向和方法,才能确保问题解决的正确性,少走弯路,步步为营,直到问题的解决.但学生的思维定势中的定势不足或定势不良,都有妨碍问题的解决.

1.2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思维定势容易使我们产生思维上的惰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问题解决习惯.在日常教学中,学生解题中的许多失误,都是由不良的思维定势造成的,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甚至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

2.发散思维的优缺点

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其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方向、方法、途径进行分析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是当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思维发散条件不充分、条件分析不清晰等情况下,发散思维使得学生很容易走进导致问题解决的失败或、兴趣的缺失,同时发散思维还有不稳定性、主观因素影响大等缺点.

3.思维定势与发散思维间的权衡

没有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搪,要想灵活多变地解决面临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在了解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情况下,可适当的训练发散思维.使得学生思维定势与发散思维间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水平的定势,其实学生新的定势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变异性、深刻性、灵活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