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72 浏览:1131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101

资料与方法

2000年以来对盘锦市区部分小学生及幼儿园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将视力不良者进行内外眼、立体视觉、中心注视、散瞳验光等检查,筛选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324例(648眼).其中男160例(320眼),女164例(328眼).

方法:将<6周岁的儿童分为学龄前组,>6周岁的儿童分为学龄期组.并根据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规定的弱视分类标准分为轻、中、重3类.2组患儿均配戴矫正眼镜,旁中心注视者用CSY3型光刷训练至转为中心注视为止.单眼弱视用常规遮盖结合SZS-3A型闪烁增视仪治疗,结合在家中串珠子、描红等精细目力训练,双眼弱视及视力相仿者,用CSY3型光刷治疗仪交替治疗,待视力达到5.0后用同视机或SC双眼视功能训练仪训练,扩大融合范围.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全国儿童斜视防治学组规定的标准.①痊愈:经过3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者,②基本痊愈:视力恢复到0.9或以上者,③进步:视力增加2行及2行以上者,④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1行者[1].

统计学方法:检查记录以眼为单位.

结果

轻度弱视组:学龄前126眼,有效126眼,有效率100%,学龄期94眼,有效90眼,有效率9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中度弱视组学龄前178眼,有效174眼,有效率97.7%,学龄期102眼,有效95眼,有效率9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重度弱视组学龄前78眼,有效70眼,有效率89.4%,学龄期70眼,有效49眼,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讨论

凡被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的临床上被称为弱视.因弱视患者没有良好的双眼单视,更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故此弱视的治疗相当重要、又因其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疗效越高,成人后则治愈基本无望,因此早发现和正确治疗非常有意义[2].


弱视是危害儿童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常见眼病.通常是由斜视、屈光参差、形觉剥夺、屈光不正及先天等因素引起,而大部分是由于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学龄前儿童处于双眼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治疗弱视是保护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儿童时期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与治疗,超过一定的年龄就会失去治疗的机会.本资料显示,综合性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学龄前优于学龄期.故建议所有儿童在幼儿园时都应定时检查视力,将视力不良患儿进一步行眼部常规检查,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