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合并严重肝功能损害1例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90 浏览:12698

关 键 词流行性出血热 肝功能损害

病历资料

患者,女,63岁,因不规则发热伴乏力、头晕4天,尿少1天,考虑为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于2010年8月6日转入本院.无明显头痛、腰痛及眼眶痛,24小时尿量250ml左右.既往否认肝炎病史.体格检查:T 37.2℃,P 104次/分,BP 78/56mmHg;神志清楚,精神倦怠,颜面潮红,右腋下皮肤见3条抓痕样出血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球结膜轻度水肿,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轻度叩击痛,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3.8×109/L,NE% 0.76,HB 124g/L,PLT 37×1012/L.肝肾功能:TBIL 36.9μmol/L,DBIL 20.4μmol/L,ALB 22g/L,GLO 22.3g/L,ALT 1010.1IU/L,AST 3399IU/L,GGT 155.0IU/L,CR 156μmol/L,BUN 11.4mmol/L.尿常规:PRO(+++),隐血(+),尿比重1.015.甲、乙、丙、戊型肝炎病原学抗体均阴性.入院后快速补充羟乙基淀粉500ml,血压上升至125/75mmHg,同时继续补充液体及抗感染治疗,入院第2天24小时尿量约750ml,尿液比较混浊;T 37.6℃,P 87次/分,BP 131/78mmHg;颜面潮红,静脉注射部位可见瘀斑,球结膜水肿加重,仍感乏力,出现头痛、腰痛不适;流行性出血热-IgM阳性.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并肝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不全.予以保肝(阿拓莫兰、甘利欣等)、抗感染及补液、改善循环等综合治疗.8月9日24小时尿量达到2000ml,进入多尿期,患者腰痛、头痛等症状明显好转;同时复查肝肾功能均提示好转.8月18日复查肝肾功能痊愈,9月3日尿量正常后出院.


讨 论

流行性出血热(EHF)引起肝损害的发病机制:①EHF病毒直接侵犯肝细胞,并在其中复制,导致肝细胞及其微结构损害.②免疫复合物在肝组织沉积,引起免疫损伤,导致组织学改变.③EHF病毒引起小血管损伤,导致肝组织缺血、缺氧,继而肝细胞水肿、坏死.此外尚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所致肝内微循环障碍、肝组织小血管损伤、肝实质出血、肝细胞变性或坏死有关.像本例这样重型肝功能损害少见.若能注意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以及血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测阳性,该病不难诊断,且流行性出血热常伴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若及时诊治,可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