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末章杰出的艺术成就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70 浏览:21430

摘 要:《诗经》中《采薇》末章被推为千古名句,它的艺术成就在于融为一体的铺陈手法、巧妙的对比方法和朴素纯净的语言.

关 键 词 :《采薇》末章;铺陈;对比;语言朴素

《诗经》中《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被东晋谢玄推为《诗经》中最动人的千古名句.王夫之则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予以高度评价.那么,《采薇》末章的艺术成就到底有哪些呢?

一、铺陈手法,统摄一体

《采薇》末章运用铺陈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不同时空的景象统摄融合为一体.写景为“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叙事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言情为“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直言其事,明白晓畅,自然得体.这四个画面把自然的景、人生的路、生命的情、肉体的痛、心灵的伤、用纯净淡雅的语言勾绘出来,如,溪水流畅,引发读者强烈的心灵共鸣.

二、运用对比,感慨颇深

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杨柳―雨雪”,姿态之“依依―霏霏”,人生之“往―来”剪接融会,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却娓娓道来,感受强烈,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原因就在于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离开的时候,如春天杨柳,清新生机,而回来的时候,却伤悲哀痛.参加战争,本来是残酷的,却是生机盎然的,源本什么?源于作者充满向往和生机的心灵世界.而战争胜利,能够返乡,本是高兴的事,却由于战争的创伤和前途的迷茫,作者而具有不可名状的伤悲和哀愁.末章在对比中容纳了深沉的人生感慨,令人不得不感动.

三、语言朴素,纯净生动


朴素纯净的语言是构成《采薇》末章感人意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依依”描摹出弱柳随风轻拂之态,“霏霏”拟出白雪纷纷飘洒之形,“迟迟”言道路漫长之感,“伤悲”写出内心愁苦之情,而“莫知我哀”道出不可名状的伤痛.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创造出一幅幅具体可感的图画,给读者以情切的感受.“今―昔”,“杨柳―雨雪”,“依依―霏霏”,“往―来”,读来风致嫣然、世事变幻的物态人情在这对比中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后人除了沿用“依依”和“霏霏”来描写杨柳雨雪外,还扩展了他们相关的引申义,如:杨柳代表送别场面,而雨雪象征凄凉伤悲.后人进一步扩展了他们的表现范围,如,《孔雀东南飞》中有“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就是受到了此诗的影响.可见,朴素纯净生动的语言是《采薇》末章高超艺术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融为一体的铺陈手法,巧妙的对比方法和朴素纯净的语言,是《采薇》末章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