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294 浏览:119690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安阳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安阳 高校 体育教学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安阳市五所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十年来发表在国内体育核心期刊有关文献和研究文章,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文献.

2.问卷调查法.调查于2013年6月-2013年10月进行.分别向安阳市五所普通高校体育部负责人(或体育教师)发放问卷5份,有效回收5份,有效回收率100%.

3.数理统计法.根据需要,对问卷各项目调查内容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检验.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对体育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在被调查的5所高校中,除了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个年级都开设体育课外,其余4所学校都是只有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开设体育课,所有学校的体育课都是每周一次课,二学时,都只是基本满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课时的最低要求;从课程组织类型来看,有3所学校采用的是统一课结合自选课,过去单纯的统一体育教学已被大多数学校摒弃,而采用较为灵活、注重学生兴趣的自选课形式,但自选课的形式依旧不够灵活,依然是“学习-考试”模式,只是相对于统一课有了选择的余地,这仍然禁锢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尝试建立更加灵活多变的自选课形式,对于释放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将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例如,在原有的体育课之外,增加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体育选修课,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不再以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为手段,而是以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为手段;不再以测试为目的,而是以学生的兴趣为目的,这样将有利于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

(二)体育理论课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在被调查的5所学校中,有2所学校的体育理论课不足4学时/学年,这低于指导纲要中所要求的学时总数的10%.这样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系统的向学生传授一些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而在体育理论课的内容类型中,大部分学校将体育的目的与功能、卫生保健知识、技战术作为主要内容,这也与指导纲要中所要求的“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体育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体育项目的发展突飞猛进,而体育理论课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世界体坛风云际会,奥运会、NBA、、F1、国际网球四大公开赛等体育赛事深受学生的喜爱,从这些运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体育知识,丰富了课余生活,也感受到了体育精神.所以,可以尝试开展“国际体育赛事欣赏”、“终身体育理念”之类的体育理论课,让学生领略世界顶尖水平的体育风采、提高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感受“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让体育在学生毕业后的生活中延续下去,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三)体育教学内容的调查与分析

在被调查的5所学校中,5所学校都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田径的开设比例也占60%以上,固然这些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学生中有较好的基础,但基本上延续了中学体育的教学内容,这样很难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无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四)体育课教学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在被调查的5所学校中,有4所学校的教学方法仍然延续的中学体育课的“讲解-示范-练习”模式,通过机械练习达到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直接降低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抑制了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有1所学校采用了自主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活跃了思想;另一方面创造了竞技体育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五)体育教育评价形式的调查与分析

在被调查的5所学校中,全部采用了统一的评定标准来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这样做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使一部分体育能力强的学生产生惰性,使一部分体育能力弱的学生丧失了体育运动的信心;在被调查的5所学校中,有2所学校采用了单纯的期末测试成绩作为评定标准,这样做无法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降低了学生在体育课堂的积极性.

三、改进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学生的体育观念

体育教师要改变过去以教材为根本、以教会学生体育技能为目的的教育观念,转变为以培养健康的人为根本、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在于引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在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体育技能提高的同时,注重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二)建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形式、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内容

现有的体育课时间较为固定,内容较为传统,开设年级集中在大一、大二.可以在此基础上,大一到大四都增加新型的体育选修课,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例如俱乐部形式的选修课,每个项目不限学生年级,采用学生自我管理、教师监督的形式.开设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体育项目,如台球、交际舞、轮滑、街舞等项目,甚至于在有条件的学校开展野外登山、定向越野、自行车等项目,定期举行集会,学生参加够一定次数才能拿到学分.这样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社交能力与意志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三)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

随着社会发展,体育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趋密切,体育逐渐具备了提高生活质量的品质,在体育教学中传播体育理论知识显得越发重要.现有的体育理论学习,要么是单纯的上体育理论课,例如学习体育的目的与功能、卫生保健知识、技战术等内容,内容枯燥,形式简单,学生很难真正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要么是流于形式,名存实亡.所以在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运动技术的同时,也应当讲授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不仅在动作上,而且在理论上也得到相应的学习.在体育理论课的内容选择上,增加“国际体育赛事欣赏”、“终身体育理念”之类的理论课内容,让学生领略世界顶尖水平的体育风采,提高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感受“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四)采用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逐渐淡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不断增强.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教学模式应该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合作学习”、“教学竞赛”等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活跃了思想;另一方面创造了竞技体育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五)建立科学的体育评价体系

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改革以往标准单一、操作单一的考试方法,建立差异化的综合评定方法: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评定标准;重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体育技能评价、学习态度方面、考勤方面等.可以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采用不同的评定标准;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综合评定中各个方面的比例不同.例如,针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较低的体育技能评价标准,也可以降低体育技能评价所占的比例,提高学习态度方面、考勤方面所占的比例.这样,会使学生、特别是“体育差生”感受到,体育是一门科学,一门终身受用的科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