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兴趣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865 浏览:108329

【摘 要 】本研究为高校进一步开展和普及太极拳,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实现终身体育教育这一根本目标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提供参考依据.太极拳这种运动特点不同于常规体育运动,可以将人体从深层次、高效益、最全面地得到调理,改善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亚健康状态;是终身体育锻炼的好项目.但是,太极拳的这种运动特点也极容易给活泼好动、追求快节凑运动的大学生留下没有健身、没有实用技击价值和复杂难学的感觉;这就为在高校推广普及太极拳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本文陈述了简化太极拳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改变传统的纯套路的教学模式,体现太极拳神形兼备与技击效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 】兴趣;重要途径;基本动作;终身体育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习武心得和教学经验,根据太极拳的特点,针对学生反映强烈的问题,他们的心理特点;经过参考文献,专家论证,对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注重太极拳的独特技击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注重基本动作和基本功练习是提高动作规格的基础;注重内养与外练是提高演练水平的有效手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水平的途径.

太极拳这种运动特点不同于常规体育运动,可以将人体从深层次、高效益、最全面地得到调理,改善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亚健康状态;是终身体育锻炼的好项目.但是,太极拳的这种运动特点也极容易给活泼好动、追求快节凑运动的大学生留下没有健身、没有实用技击价值和复杂难学的感觉;这就为在高校推广普及太极拳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指出“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校教学改革中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高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健身功能成为高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太极拳教学效果虽然在广大武术教师的辛勤努力下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纯套路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对太极拳的偏见,对太极拳健身和技击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经常是课堂学课下忘;教学方式的单调、枯燥和复杂难学,课堂气氛沉闷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3级男生350名;2010-2011年度选修太极拳课的本科生男生共130名.年龄为18-20岁.

(一)文献资料法

阅读了体育教学和太极拳方面的专著9部,查阅了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12篇.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1):

为反映出大学生对太极拳感兴趣的真实性,在调查内容中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二体育教学项目同时列出,同等条件学生自愿选择,来了解大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及态度等问题.本研究于2012年10月向2010级男生发放调查表共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对问卷内容与效果采用专家访谈的方法进行了检验,最终选用了80%以上的专家认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表1).

问卷调查(2):

为了解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评议.于2013年1月份向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选修太极拳的学生120名发放问卷共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具体调查结果为大多数学生约占75%,对传统教学模式持否定态度.

(三)集体访谈法

利用课余时间,访谈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论对太极拳的总体认识,对教师的要求,是否喜欢学习太极拳的技击方法?课堂学习和练习方法存在哪些不足?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否满意?是否体会到了太极拳的健身性?课下练习情况?是否喜欢上太极拳课及原因?

二、调查结果分析

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太极拳教学与其他项目体育教学有很大区别,太极拳除体育功能外还有很高的文化性.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表面动作形式,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整体培养上,发挥太极拳应有的“内外兼修”特色,避免“唯动作论”造成的短期效应.以期施教者更好的认清太极拳的本质特征,把握教学长远目标.


从学生的评教情况看,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为:教师的讲解和动作的规范性对学习技能的影响很大;希望教学过程中突出太极拳的技击特色,观看有关太极拳比赛实况,了解太极拳的有关知识,提高对太极拳的认识,消除太极神秘感;希望老师能改进教学方法把太极拳的复杂动作简单化,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动作规格,从而演练时表现出太极拳的神韵.

根据学生选课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学生中喜欢太极拳的人数不多.首先他们主观认为太极拳运动负荷小、动作慢,不适合青年人健身防身;其次对太极拳的相关知识不了解.根据这一情况,要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培养兴趣是关键环节.

三、教学实验

(1)实验方法

2011年2月份开始进行了两个学期的简化太极拳教学实验.在同一水平教师任教、相同学时(32学时,每周1次课,两个课时)的情况下,分别于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和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把选修简化太极拳的120名学生分成实验1组和对照1组、实验2组和对照2组,分开授课互不影响.另外从课前考察得知所有学生均无太极拳方面的基础,学生原有的掌握程度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正常样本进行试验.实验组采用新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法.

在实验授课内容安排上,新教法把传统的教学内容调整为关节放松活动操、武术基本功(正压腿、正踢腿和控腿)、太极拳基本动作练习、简化太极拳操、套路学习和练习、身体素质练习、推手、站桩、采气或抓气、理论等.对照组的教学内容仍为传统教学内容,分为套路学习和练习、理论两部分(表2). (2)跟踪观察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掌握动作的速度以及掌握动作的准确度方面,在教学中观察并作好记录.

(3)统计与测量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处理,取其平均值与标准差,再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最后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测设检验为.

(4)简化太极拳的评分标准

为了评判的简化性和客观性,本次教学实验对简化太极拳评分标准参照1991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满分10份的基础上按100分计算.

动作规格的分值为60分;功力水平(劲力、协调)的分值为20分;演练技巧(精神、速度、风格)的分值为20分.

四、实验结果

(1)课的密度差异性比较

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学生学习和练习兴趣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2)技评差异性检验

通过32学时的教学,按照简化太极拳的评分标准,对两个学期的120名学生的期末考试评定,最后经过专家评审,对两种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差异性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从动作规格、功力水平、演练技巧三个方面均呈现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3)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技能和知识再现水平的比较

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简化太极拳的牢固程度,根据体育心理学记忆与遗忘曲线,在技术课结束后四个月,对学生进行了技能与太极拳相关知识再现水平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技术和知识再现水平、记忆保持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学生知识遗忘率也低于对照组.这表明新教学方法在对所掌握知识的牢固性方面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法.

五、结论

通过研究常规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两个学期对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实验,证明了太极拳教学改革的良好教学效果.

太极拳教学改革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体现出太极拳神形兼备的养生特征与技击效果,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