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远的绘画逻辑分期法其美学思维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437 浏览:71234

【摘 要 】本文以张彦远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分期为研究对象,试图探寻古代中国绘画逻辑发展观,这对未来中国美术逻辑发展的研究具有借鉴价值.本文研究方法从原著入手,并参考相关文献,以求详实的展现张彦远的绘画分期法.

【关 键 词 】绘画史,逻辑分期,美学思维

国内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绘画逻辑发展史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绘画史理论著作基本上是按照朝代的更迭来描述的,而朝代只是一种政治上的概念,它并不能解释绘画发展的本质,绘画的发展并不能够以此来进行分类,绘画与政治时代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宗白华先生对此观点也有相关论及,“艺术史上之时代划分,是有美学意义的,和一般历史上时代的划分是不同的,有时即完全不符也没有关系.”

一、张彦远对绘画史的逻辑发展分类

中国美术的逻辑发展史是由外国学者开辟的,这一点无以辩驳.那么中国人对中国美术史发展的研究真的没有进行过吗恐怕不是.在《历代名画记》这部篇幅不长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忽视了张彦远对中国绘画分类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已经较为清晰的对美术绘画史进行了在今人看来也较为先进科学的分类.张以其自身所积累的审美修养,站在美学批评的角度对绘画史进行了分类.

《历代名画记》第一卷《论画六法》中,张彦远明确写道,“上古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而在第二卷《论名阶品第》中,他又写道,“以晋宋为中古,则明帝、荀勖、卫协、王、顾恺之、谢稚、嵇康、戴逵、陆探微、顾宝光、袁倩、顾景秀之流是也.”这两段文字中都涉及到了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两位重要的画家――陆探微、顾恺之.前者将其列为“上古”,而后者将其列为“中古”.这并不是《历代名画记》的一处勘误.宗白华曾对此做过解释:“前者是艺术史的划分,有审美的、评价的意味,后者乃是一般的历史的划分,只是朝代的、年代的前后而已.”可见唐代晚期的张彦远已经有了较为先进的分类观念,虽然与现代成熟的分类学不同,然而他以其个人的美学思维对绘画史做出如此分期,在当时可谓具有进步的创新意义,此分类理论可视为中国绘画逻辑发展分类观之雏形.


张彦远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分期,理由可归纳为以下三点:首先,是历史背景,张彦远所处的时代是唐代晚期,当时的绘画艺术经过盛唐已自然日趋成熟,同时唐王朝统治阶级对绘画的重视,使得绘画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这些为《历代名画记》的成书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其次,绘画批评理论专著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为张彦远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第三,家世环境.如果没有优越的生长环境,就培育不出张彦远儒雅的人文气质.张从小接受艺术的熏陶,对大量绘画真迹的接触,使他具有了超越常人的鉴识欣赏能力,为其编著《历代名画记》打下了文化基础.

二、《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的美学思维的呈现

中国传统文化对张彦远美学思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唐代后期,儒、道与外来佛教已相互融合.佛教之所以为中国吸纳接受除了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以外,还得益于中国本土文化对其敞开胸怀.儒家注重“仁”和“恕”,道家则重在讲求“虚无”,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各自都具有的包容性.因而这也使得儒释道在相互扶持的状态下,得到良好的发展.儒释道在唐朝已成为一个结合体,而并非孤立存在着的,凡是真理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历代名画记》开篇便提到了:“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繇述作.”这句话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也可见张彦远其人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美的本质是亘古不变的,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追根溯源.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法从心生”的境界,在绘画作品中线条的流畅美感让人难以言传,张彦远做到了用心去欣赏,与作品融为一体.正是拥有了这样的处世观、文化品质,张彦远在书画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他并不纸上谈兵的“空想家”.与实践的结合更有助于他对绘画的理解与品鉴.张彦远所具备的美学思维是其能够领悟绘者心境、发表自己独立见地的原因所在.

纵观《历代名画记》,全文自始至终都体现着张彦远的审美准则:重视画作的“神韵”与“气势”,能够让人迁想妙得.这一准则或以鉴赏家的角度直接道出,或以与其持同一审美观的画论中间接道出,或以名阶品第反映出来.张彦远的审美理智压倒了传统的分类法,这是张的一大突破.《历代名画记》做到了以完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宗白华. 张彦远及其《历代名画记》[J]. 学术月刊, 1994,(1) .

[2][唐]张彦远撰. 周晓薇校点. 历代名画记[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