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65 浏览:21216

【中图分类号】R 47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01-01

【摘 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整体护理的重要性.方法:2004-2010年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五例,重点对他们进行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对护理质量很满意,术后关节活动度增加.结论:通过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功能康复锻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恢复或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理自理能力.

【关 键 词 】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4-2010年共收治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50-75岁,骨关节炎4例,肿瘤1例.经术后制定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加强患肢功能训练,疼痛得以缓解或功能改善,效果比较满意.

2.护理体会

2.1 术前心理护理

一般患者来医院看病总是有很强的目的性,而且大多数人都是为了缓解疼痛而来的,都可表现为烦躁、焦虑、恐惧、激动等.上述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为解决病人的思想负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最主要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同时主动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康复过程及成功案例,并说明术后功能训练的重要性,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信心.

2.2 术前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训练的目的在于保持肌肉的张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重点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指导病人进行足趾、踝、膝关节的活动及直抬训练,教会其使用拐杖行走.

2.3 术前准备

膝关节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术前1天常规做好配血准备工作,以保证术中用血.在床上训练大小便,正确使用便盆,以便术后适应卧床排便.做好皮肤准备,保持手术野皮肤完整,无缺损.

2.4 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及护理

( 1) 踝泵运动 术后当天即可做此运动:患者用力把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尽量背屈,之后完全放松,这样可使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防止肌肉收缩,还可旋转踝关节,随意活动脚趾,这样可促进血液回流.

(2) 压腿练习 术后第3天可使患者坐起按压膝关节,将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软枕垫于脚跟外,并将双手放在膝盖上面,轻轻下压,使腿伸直,至病人可以忍受疼痛的程度为止.

(3) 关节松动训练 术后第三天进行被动训练,即CPM机下肢关节松动训练.从0度到30度开始逐渐增加,每天增加10度到20度左右,1周内能达到90度左右,一天两次,连续应用2周,达到120度时可停止CPM机训练.

(4) 负重练习 停用CPM机时即可让患者行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一旦疼痛缓解,患者可扶拐下地行走,逐渐增加负重程度.

三、结果

治疗过程中患者均能完成锻炼计划,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80度-110度,无1例发生感染.

四、讨论

4.1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而老年人的特点是听力减弱,记忆力减退,掌握知识能力有限.临床护士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开展术前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增强病人对治疗疾病的信心.

4.2 正确的术后功能训练能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的天数,实施有效的术后功能训练,能让护理人员在确保医疗怎么写作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术后效果来达到缩短总住院天数的目的,也是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有效途径.

4.3 护理人员应主动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和内容,指导康复锻炼的方法,增加护患交流,满足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其对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把心理护理落实到位,从而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现代康复护理 CMI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75-305

[2]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运动训练指导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3(6)896

[3]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探讨 中国基层医药 2004.1(1):19-20

[4] 全膝关节置换护理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 3

作者单位: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骨科

(上接第99页)

1.2.2 促进静脉回流,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患者去枕平卧,取头低足高位,稍抬高下肢,以促进下肢静脉的回流,保证回心血量.给予患者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抗休克治疗.


1.2.3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产后出血患者因失血过多,因此很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因此应迅速补充血容量.每个患者应建立两条以上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保证输液通道畅通,能够给予患者迅速有效的输血和输液治疗,以保证足够的循环血量,但也要控制输血、输液的速度,以免造成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1.2.4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好、变化,监测宫缩和流血情况,记录液体输入量,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采取抢救措施.

1.2.5 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产后出血患者面对突然发生的大出血往往精神紧张,对出血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无法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积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安抚患者的激动情绪,鼓励患者增强治愈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并向其家属告知情况,正在采取的治疗措施,以及产后出血的预后情况,以得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2.结果

20例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分析本组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粘连.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往往病情急骤,必须采取及时的止血措施.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明确产后出血病因是治疗的关键,针对病因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可大大提高产后出血的治愈率.通过本组研究分析发现,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其次是胎盘粘连,这与相关报道相符[3-4].导致产妇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可能与产妇精神过于紧张,产妇心理压力过大,以及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有关.因此,针对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积极给予预防,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分娩前及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调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给产妇细心讲解分娩知识,及分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如何配合医师顺利完成分娩,对于产妇对胎儿是否正常及性别的过分担心,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的给予疏导,使孕产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完成分娩.

在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状态和宫缩情况,并做好应对并发症等突发事件的准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不能慌乱,要积极配合医师给予抢救.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流血量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针对患者的出血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保证输血、输液的有效进行.因此,要求产科护理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并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掌握急救技术和急救设备的应用,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突发情况要镇静有序,配合意识进行抢救.

总之,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的严重并发症,为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在分娩前就应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一旦发生产后出血,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给予患者的积极的抢救措施和有效的护理,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产后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马剑春.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213.

[2] 高静,杜玲. 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与护理[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8):6280-6281.

[3] 宋萍.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J].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19(7):343.

[4] 黄丽娟.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8(28):65-66.

作者单位:565100 贵州省思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