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043 浏览:142074

一、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点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省市图书馆、地区图书馆等)相比有着显著不同的特征:

第一,怎么写作范围的校园化.高校图书馆的怎么写作范围主要是本校人员,虽然馆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流和协作,一些著名大学图书馆也会对一些外部人员的特殊需要进行有尝图书资料怎么写作,但和校内怎么写作相比,所占分量微乎其微.随着数字图书馆建立与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怎么写作会有大的发展,然而怎么写作的主体对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不会发生本质变化.

第二,馆藏图书的学科化.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有着鲜明的学科特色.即使一些大型高校图书馆,追求藏书类别的完备性程度,以提高对各种学科门类的覆盖率,但是在各学科图书资料的数量比例的分布上,与本校设置专业相关学科的图书资料也一定占据主导地位或占有较大的比重.

第三,怎么写作对象的高层化.高校图书馆藏书的知识层次具有明显的高层化特征,即以知识层次较高的图书资料为主,通俗读物或科普书籍较少.这是由怎么写作对象的高层化决定的,怎么写作于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图书资料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

第四,教学图书的主体化.由于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高校图书馆的教学用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新建院校和民办院校图书馆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突出特色,保障学科建设顺利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规模扩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规模发展并不是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目的,关键是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怎么写作能力和怎么写作水平.一般地说,图书馆规模总是与院校的规模与教育层次密切相关的,以满足院校教学科研需要为原则,过大过小都是不合适的,过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过小则不能满足基本需求.因此,重点是围绕本校学科建设需要,保证藏书的种类、质量、层次的前提下,适当地规划藏书量,在满校专业教学和科研的前提下,在专业学科领域内具有对外交流、怎么写作的资源储备.也就是说,在学科门类上不追求大而全,但在本学科领域内应具有其它图书馆所没有的特色.特色就是优势.富有馆藏特色的图书馆才具有对外怎么写作和交流的能力,才会产生社会各界对本图书馆的某种特殊需求.当然,馆藏特色,是适应本校学科建设需要而伴随发展的结果,因而也是搞好校内怎么写作的基础.因为它本来就是按照学科特点构建的,其藏书的数量、种类、质量、层次都是按照学科建设要求规划的.否则,背离了院校自身的实际需要,规模越大造成的资源浪费就越严重.对内来说,还有个怎么写作特色建设问题,详见第五章,在此不再赘述.我国现代图书馆初创时期,由于受到资金和规模的限制,许多图书馆尤其是专业或行业图书馆都很重视馆藏的特色建设,把自己的怎么写作对象集中在某些学科范围内,形成该范围内的藏书优势.1919年到1927年,上海私立大学图书馆馆藏规模都不大,但都注意有重点地图书,采用新的分类方法,满足自己需要并形成特色.例如大夏大学图书馆,藏量30882册,以教育类图书为主,上海法学院力山图书馆藏书19378册,以社会科学类图书为主.这种建馆思路很值得发扬,尤其对于规模较小的民办院校图书馆更应该注重图书馆的特色建设.


三、横向联合,扩大怎么写作范围和提高怎么写作水平

在科技快速进步的大环境中,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献资料产生.任何一个图书馆,包括国家图书馆,都无法将所有新文献收入馆中.而读者对图书馆总是抱有过大的期望,希望能够尽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所有文献资料.这一矛盾的解决既要靠技术进步又要靠图书馆之间的横向联合.也就是说,各具特色的图书馆联合起来,通过资源互补扩大怎么写作能力和怎么写作范围.对于高等院校来说,主要是科研、学术范围内的特殊需要的图书资料怎么写作.一是建立本地图书馆业务协作网,互换馆藏图书资料目录和建立相互怎么写作协作关系,便于充分运用本地文献资料资源,二是加入国家图书馆互联网络,开办远程图书资料怎么写作活动,解决教学科研中的特殊需要问题.

四、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图书馆持续发展

首先要打破单纯图书资料怎么写作的错误观念,力求将图书馆建设成一个科学文化的学习、交流平台和学术研究实体.以此为基础重新构筑图书馆队伍的专业门类结构、知识层次结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称结构,从而建成一支熟悉图书馆业务,富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能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推动体制改革和不断提高图书馆怎么写作能力的图书馆建设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