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治疗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600 浏览:33838

【摘 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探讨治疗措施.结果:在我院所有14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共有46例患者伴发不同症状的精神障碍,其发病率占整个脑血管疾病的32.4%,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多为抑郁、兴奋暴躁以及痴呆.其发生率与患者的病灶部位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与脑血管疾病的种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多表现为抑郁症或是极度暴躁,应该给予患者早期的抗抑郁火暴躁治疗,修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关 键 词 】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特点分析;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148-01

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病灶的特殊性往往容易继发多种类型的精神障碍.早期的研究就证实了脑血管受到损害后的患者往往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及心理上的障碍.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等心理障碍都是脑血管疾病的伴随症状,其发生率也较高[1].但据笔者近期的研究发现,目前医学上有关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与患者所患病症的关系及针对治疗措施的参考资料较少,因此,本次研究笔者就对我院相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共有46例,均为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确诊收治的14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的(有意识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除外).其中男24例,女22例,患者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6.5±3.2)岁,脑出血11例,急性脑梗死35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不具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整理患者在入院检查以及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精神状况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分析结果采用均数以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对p<0.05就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神障碍的发病率: 在我院所有14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共有46例患者伴发不同症状的精神障碍,其发病率占整个脑血管疾病的32.4%,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多为抑郁、兴奋暴躁以及痴呆.

2.2精神障碍与病灶部位: 根据研究CT检查结果显示,本组46例患者中,左基底节梗死15例,右基底节梗死13例,左丘脑梗死3例,左丘脑出血4例,多灶梗死8例,脑室出血2例,枕叶出血1例.结果表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与患者的病灶部位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与患者的原发疾病的种类无明显差异(p>0.05).

2.3治疗及疗效: 根据患者脑血管疾病的不同病理表现采用减轻脑部水肿、促进脑代谢、抗自由基以及改善脑循环等不同形式的药物治疗.对于抑郁或是极度暴躁的患者配合一定的心理及精神上的疏导.对于伴有幻觉以及妄想症的患者应给予一定量的利培酮辅助治疗[2].采用上述方法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精神障碍较轻的患者在2~3天内症状有所缓解,症状较重的患者多数在经过3周左右时间治疗后逐渐缓解.所有4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共有9例患者痊愈,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4.8%.

3讨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例发展过程中往往会继发精神障碍,如脑梗死后的抑郁症以及认识障碍等等,临床表现多为患者先出现脑血管疾病,随后继发精神障碍.脑血管疾病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因为患者的脑血管供血出现异常导致脑组织缺血,进而引起脑细胞的损伤,引发精神障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部位以及患者的病理状况与精神障碍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3].

本次研究,笔者通过对46例脑血管疾病伴随精神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精神障碍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发生率较高,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多为抑郁、兴奋暴躁以及痴呆.其发生率与患者的病灶部位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与脑血管疾病的种类无明显差异(p>0.05).

对于伴有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应该早治疗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精神药物的治疗,具体用药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考虑使用何种药物,选择的药物一定要对患者的内脏器官影响较小,并且一旦发现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即可停止用药.综上,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精神障碍十分复杂,诱因也多种多样,临床治疗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选用合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