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608 浏览:129972

[摘 要 ]采用黄希庭编制的学习动机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大学生学习动机,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为高校教育及管理工作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关 键 词 ]学习动机 学习活动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36-01

学习动机激励个体进行、维持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心理状态.[1]在动机问题研究中,学习动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大学生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学习活动,故有必要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为高等教育及管理工作改进提供参考意见,为高校培养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依据.

一、研究程序

采用黄希庭编制的学习动机问卷对师范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25份,有效回收392份,有效率为92.2﹪.被试涉及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等,从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小群体取向六个维度进行,采用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6级计分,得分越高动机越强.采用spss16.0对数据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分析

从平均分来看,物质追求、求知进取、社会取向、小群体取向、个人成就和害怕失败依次降低.由物质追求排在第一位,可知大学生学习带有较强的利益色彩,尽管如此,求知进取紧随说明大学生仍担当学子责任,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各方面素养的提升,满足求知需要;社会取向居中表明大学生在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集体主义观念;小群体取向得分高于个人成就表明大学生可能为不辜负或报答一些人而努力学习;害怕失败排名最后表明考试对大学生来说压力不大,不担心毕业问题,成绩好坏几乎不影响人际好感.

(二)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及分析

社会取向性别差异显著,男女生M±SD分别为4942±1.04940、7563±0.9922,F值5.481,达到0.05水平;小群体群向上性别差异极其显著,男女生分别为4.2899±1.0820、4.6486±0.9932,F值10.055,达到0.01水平.而在求知进取、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水平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卜荣华的研究成果有差异.[2]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和时怎么发表展有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逐渐从弱势群体走向社会各角落,女性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实现个人成就.男生被鼓励获得竞争性特征,如好斗,独立等,注重地位和社会利益的追求;而女性被鼓励习得富于情感性特征,如温顺.故男生感兴趣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利,女生则更关心社会竞争中的同一性,即人际关系.[3]

(三)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及分析

本结果表明学习动机不存在年级差异,然而大三学生的六种学习动机水平的均值均低于其他两个年级.由于大三学生对校园文化较熟悉,人际交往等方面渐趋成熟,注重社会实践能力,因而学习动机较弱些.然而害怕失败的学习动机水平大一的均值大于大二和大三,表明在刚入学,尽管相对放松,但高中时严要求学习的方式还没完全散去等诸多因素,使大一学生有相对较强的害怕失败、担心完不成学业、因成绩不好受到亲友责难的顾虑.

(四)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专业差异及分析

在求知进取上,文史、理工和艺术类的M±SD分别为5.0482±0.7242、4.7610±0.8670、5.0884±0.8515,F值为6.564;在社会取向上M±SD分别为4.7749±1.0226、4.4725±0.9816、5.1793±0.9177,F值为13.756;在害怕失败上M±SD分别为3.2683±1.2548、3.3208±1.1735、4.0985±1.1384,F值12.312,以上三种动机均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

在求知进取上,文史和艺术生相对来说科目难度不大,课程较轻松,时间和精力相当充裕,而理工专业学科难度较大,相对枯燥,需投入毅力和浓厚的兴趣,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对多数理工生来说,顺利完成学业就满足了.

在社会取向上,艺术生在社会取向上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艺术生似乎更强调美感,把美的享受愉悦身边的人,并以集体荣誉为重,在美的传递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理工生的专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以后的发展,故注重能力提升,较少考虑团队的利益.

在害怕失败上,艺术生较有个性,较少踏实学习单纯的书本知识,出现违背校纪的行为稍多些,而且有担心考试不过关或毕业有困难的顾虑.

三、结论


物质追求、求知进取、社会取向、小群体取向、个人成就和害怕失败依次降低.社会取向学习动机性别差异显著,小群体取向差异极其显著;学习动机上均存在年级差异;求知进取、社会取向和害怕失败专业差异极其显著.

【参考文献】

[1]许兆瑞.大学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吉林教育,2009,127.

[2]卜荣华.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8,12:25-27.

[3]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