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语境下的戏曲艺术传播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234 浏览:130417

摘 要:从传统戏曲的发展历程来看,一部中国戏曲史就是传统戏曲如何改变和超越自己、不断适应人们的欣赏方式和审美追求的历史,它始终反映着时代的价值观念、审美选择和人们的表达方式.在今天大众传播的崭新语境下,戏曲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保持自身精粹要义的同时,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实现戏曲艺术从小众到大众的传播转变,成为戏曲艺术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 键 词 :大众传媒;戏曲;传播;快餐文化;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5-0-02

一、当代传媒:话语的掌控者

今天,在大都市的各类媒介中,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花样翻新的符号商品.这些商品,以其夸张的形式和新奇的内容独占着人们的视听,悄然地置换着人们的审美取向.美艳绝伦的画面、喧嚣刺激的音乐,都成为传媒打动人心的有力武器,视觉文化、即时的感官享受成为这个犬儒社会与时俱进的显著标志.在这种视听享受的感召下,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也日趋明显.

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得益于它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现代传媒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上自国家的大政方针,下至贩夫走卒的家庭琐事,媒体用它旺盛的探寻力向世人传递着大千世界的各种信息,而作为受众的我们,在这种海量信息的传递中,除了被动接受外,剩下的就只有惊叹了.其二,大众传媒之所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还在于它独特的传播方式.它用一种温情的平民方式向我们叙说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在传媒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便轻易地成为了时代风尚的掌舵者,控制着社会及民众的言论方向,因此在极为广泛的场合下掌控者社会的话语权.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现代传媒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另一方面,它也相应地带来了思维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但无论如何,它都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霍尔(Stuart Hall)对大众媒介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曾做过分析:“无论是就质或量的观点来说,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20世纪,媒介在文化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决定性和关键性的领导地位.单只是就经济、技术、社会与文化资源来看,大众媒介所能够控制的部分,比起目前还存在的所有更为传统的、更为古老的文化渠道,其素质优越了许多.等这是现代媒介的首要的文化功能:提供并选择性地建构了‘社会知识’社会影像,透过这些知识与影像我们才对于‘种种世界’、‘种种人们曾生活过的实体’产生认知,透过这些,我们也才通过想象建构他们的以及我们的生活,使之合并为可资理想的‘整体的世界’”.①

面对大众传媒的现代影响,我们很难下一个明确的论断.在认真地思考过后,我们便会发现,其实所有文化现象都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今天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对大众传媒或迎或拒的态度,重要的是要明晰未来我们重构价值的目标是什么,或者是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是谁在前台发生某种前沿的声音.这些新文化的特质也许和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有比较大的区别,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而我们又应该怎样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呢?如果这些关心的问题现在都真正思考清楚了,我们就不会对这些新兴文化的火爆感到意外.

二、戏曲:国粹的苍凉回眸

大众文化的兴起,虽然没有颠覆传统文化的轰然后果,但它所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众对于传统艺术的淡漠.在这种状况下,我们的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戏曲艺术更是无所例外地位列其中.根据上世纪50年代末的调查,全国各地方、各民族戏曲剧种共有368个;然而到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完成的《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却表明,我国现存剧种仅剩267个,有60多个剧种没有音像资料保存,许多地方剧种和民族剧种正逐渐地走出了人们的视野.

公众态度的淡然也许是和这一代人历史知识的贫乏以及对于其他一些公共问题的冷漠有关.但抛开这些客观因素不论,单纯从戏曲艺术自身来考虑,我们便会发现,今天的戏曲艺术和时代要求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有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今天的观众对于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戏曲主题有着理解上的隔阂,甚至会有价值观的冲突,在面对着封建道德的宣扬时,首先便会有主题上的不认同.其次从形式表现来看,今天的大众传媒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娱乐,甚至还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肖似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我们可以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各种精神享受,何必非要欣赏寥寥数字却要唱足一刻钟的检测声唱腔呢?在这种情况下,戏曲艺术在今天面临的传播式微也在情理之中.

遥想一个世纪以前,戏曲艺术在中国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同光十三绝”留给世人的遐想、“满城争说叫天儿”的热闹景象,都是国人对戏曲追捧的明证.但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戏曲艺术却并没有想象中的与时俱进,虽然依旧顶着国粹的帽子,但却总也褪不了小众艺术的苍凉.

当岁月燃尽了,创新让位于回顾时,剩下的只是对传统文化的品位和回眸.然而品味也有着千变万化的差别,是单单的反刍,还是在传承的同时添加进创新的元素,成为摆在当代戏曲学者面前棘手的课题.“对艺术家说来,他要么懂得,要么就得学习什么东西能使艺术公众接受,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什么东西不能为他们接受,不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否则,他就无可避免地会失去艺术与公众之间的那种亲切而必需的关系,失去真正艺术所具有的那种独特而恒久的生命与活力.”②

三、当代传媒与戏曲文化的交融

当下一些戏曲艺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传媒挑战,大呼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其实是大可不必的.且不说我国幅员辽大、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流派繁多,单就某一部分专业人士的艺术追求来说也是不尽相同.有创新的,就有守旧的,即使我们放任一部分人去从事戏曲的创新,仍然抹煞不了戏曲文化传统性的一面. 不可否认,现在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当今“快餐化”的文化消费节奏下有些力不从心.作为一种传统积淀深厚的艺术,戏曲的传播发展选择当然不能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元多种多维的.在中国信息不十分公开,商业文化的自由刚刚起步的现实语境下,大众文化对艺术的消解未必就如人们所担心的那样张狂.2006年,首部网络配戏小说《一代名净裘盛戎》,在中国戏曲网上悄然诞生,它的诞生,更成为当代传媒与戏曲文化交相辉映的明证.对于传扬快餐文化的当代传媒,我们除了批判它的不利因素以外,是否也可以理性的分解一下它的优势和长处,使戏曲文化能够充分发挥扬弃精神,真正地做到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呢?

我们对当代文化的发展形态应该呈乐观其成的态度,无论是娱乐浪潮,还是快餐文化,都有它衍生发展的根基和理由.过分的苛刻文化,只会造成单个文化形态的固步自封,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僵化.面对当代瞬息万变的传媒形态,我们所要的并不是曲高和寡的清高和于事无补的责怨,相反,我们应该积极的探讨和研究,力争充分利用当代传媒的迅捷优势,使之怎么写作于戏曲文化的传播.

现代传媒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这种工具的使用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它所负载的内容,戏曲艺术在现代传媒中的种种变化都说明了这一点.在整个20世纪,戏曲的变化与现代传媒是休戚相关的.现代传媒是戏曲本位传播的延伸,在传播戏曲的过程中,也对戏曲提出了种种挑战,它促使戏曲在观念、方法、形态、体制等方面发生变革.戏曲现代化的进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代代人的探索与研究,在充分掌握戏曲艺术的特性、受众审美喜好以及媒介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戏曲艺术的表达能力.“艺术交流、对话与传播的走向,并不是简单的由作品流向读者、观众或听众,而是艺术家与艺术公众在不断变换整体与部分地位的关系中,相互交流意义,相互发生理解,互为回应话语,相互缝合拼接.” ③

但戏曲在借助现代传媒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新兴问题.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舞台演出与媒体传送之间的矛盾、戏曲本位形态与新型戏曲形态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都凸显出来,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影响着戏曲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