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质文化先走出去

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075 浏览:117534

孔子学院是我国提升软实力的重大项目,在历时6年的巨资投入和规模化发展之后,其文化传播效果到底如何  笔者承担的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对美国、日本、泰国、黎巴嫩4个国家的14所孔子学院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65份.调查的国家分别位于基督教文化、日本文化、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中.调查以孔子学院学生为对象,对中国文化的测量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展开,分别从受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态度、行为三方面设置研究问题.

1.中国文化在不同国家的传播效果差异明显,日本接受度高,黎巴嫩接受度低,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有相当的认可.

问卷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分解为11个具体事物,分别用“知道吗”、“喜欢吗”、“有没有接触或参观过”来进行认知、态度和行为的评估.物质文化设计了5个选项:茶叶、中国菜、长城、兵马俑、饺子;行为文化设计了4个选项:太极拳、中医、中国功夫、舞龙舞狮;精神文化设计了2个选项:中国书法、中国诗词.研究发现: 在对每个选项进行统计时,将“知道”、“喜欢”、“接触过”赋值1,将“不知道”、“不喜欢”、“没接触过”赋值2,统计结果均值越接近1,说明受传者越趋向知道、喜欢、接触过.表l显示,从纵列上看,日本的均值普遍比其他三个国家要小.尤其在认知和态度上,长城、中国菜、茶叶等物质文化项目几乎趋于1.00,说明日本人对此的认知和喜爱度非常高.这与日本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历史渊源有关.

黎巴嫩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三列上均值都较高.虽然物质文化如中国菜深受黎巴嫩人追捧,均值仅1.05,茶叶为1.12,但在“接触过吗”中,兵马俑、舞龙舞狮、中医高达l.73到1.91,说明大部分人并没有接触过.这与黎巴嫩距离中国遥远,孔子学院影响力有限,以及伊斯兰国家对中医等文化不易接受有关.

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具有相当的认可.数据显示,中国饮食、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如茶叶、饺子、长城、中国菜的均值不管在“知道吗”、还是在“喜欢吗”列中都较小,表明这些文化形式较受调查对象的了解和喜爱.中国书法被西方人认为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我们能从数据中看出美国人对它的喜爱.而中国诗词、太极拳、中医由于与美国人的行为方式有一定差距,被了解和喜爱的程度最低.


2.受传者区别接收中国文化的不同层面.中国物质文化的传播最有效,精神文化的传播缓慢.

目前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到底做到哪个层次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传播效果分别如何如前文所述,我们将表1中的u项内容分别进行了变量合并,结果如表2.

总体上说,四国孔子学院学生对中国文化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具体接触中国文化过程中,物质文化的接触率最高,尤其是饮食文化、文物古迹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一些行为文化如太极拳、中医由于与他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相悖,文化传播效果有限.相比于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播效果较差.当然,这个数据仅显示调查对象接触中国文化的程度,并不排除他们进入孔子学院之前对中国文化的印象.

因此,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需循序渐进.首先适宜传播外国人较易接受的物质文化.而对行为层面的文化,由于与外国受众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差异,在对外传播中需考虑对方的接受力.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播宜缓行,且以让外国受众了解为主,侧重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3.价值观的传播与所在国文化环境紧密关联,儒家文化与所在国文化具有共通性的内容易被接受.

问卷还将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分解为仁、谦、俭、孝、礼、友、和、让等传统道德,设计了一道量表题进行测量,如表3.

统计以数值l到5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太同意、说不清、比较同意、非常同意.表3显示,从国家上看,泰国均值普遍是最高的,离散度最低,而美国、黎巴嫩均值偏低、离散度较高.  从选项上看,“孩子成功就是给父母挣面子”的均值在所有选项中最低,而离散度却最高,这表明此项关于“面子”的中国传统文化最不受调查对象认同,且个体间存在较大的意见差异.其次不受认同的是“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美国仅为3.65,这两项的低均值表明,儒家文化中的“亲伦”关系难以与美国基督教文化相统一.而“遇到别人的夸奖要表现得谦虚”、“对别人要以礼相待”这两项却受到了普遍的认同,他们的均值都较大,且离散度很小.通过对调查者的深度访谈后发现,谦虚、以礼相待等中国价值观与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具有接近性.因此中国价值观与其他文化具有共通性的内容就易被外国人接受,而共通性小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传播中则面临着的文化冲突的障碍.

因此总体上说,中国文化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首先需要走出去的是物质文化,加强中国菜等物质文化传播的力度,而行为、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播需要寻找与其他文化接近、共通的内容,通过寻求共鸣的方式进行对外传播.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