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样板戏电影”的传播效果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57 浏览:10286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摘 要:基于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样板戏电影”成为“电影”中一个特殊且占有突出位置的文化现象,是那个年代8亿人民共同的记忆,被深深打上了“”的烙印.一直到现在,只要提起“样板戏”,还是会直接与“文化大革命”画上等号,可见“样板戏电影”完全被视为当时政治的“传声筒”,是“”中向人民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工具.其实抛开“样板戏电影”的政治价值,单从文艺价值来看,这一类型的电影有其独特的魅力,而且“样板戏电影”在当时的传播效果也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就从传播模式这个角度分别对“样板戏电影”为何能达到强大的传播效果进行具体分析.

关 键 词 :文化大革命 样板戏电影 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2

从1967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期间,作为大众传播“文化”的电影也同样经历了这一场浩劫,这一阶段的电影更是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大“奇观”.“”中的电影创作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从1967年到1973年的样板戏阶段,主要是把京剧中的八个样板戏搬上银幕,而这个时期的故事片创作几乎为零.从1973年到1976年的第二个阶段开始恢复故事片的拍摄,主要是重拍的故事片和一类直接反映“”的影片.

所谓“样板戏电影”,主要指在期间将八个现代京剧样板戏拍摄成的舞台电影,这八个样板戏分别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样板戏电影”尤其是革命八大样板戏电影在十年期间被不断地反复播放,在当时甚至有“八亿人民八个戏”的说法,对“样板戏电影”中的经典台词经典唱段几乎人人都能信手拈来.在全国上下的广泛传播之下,“样板戏电影”达到了空前绝后的传播效果,如今即使是最叫座最具票房的电影也不敢想象能有“样板戏电影”那样的上座率.为什么“样板戏电影”可以在全国上下广泛传播?并且达到了空前绝后的传播效果呢?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样板戏电影”的传播模式似乎印证了拉斯韦尔的直线传播模式,也就是5W模式,这5个W分别为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电影的传播从原理上讲就是由制片人,投资方通过电影本身,向广大的受众诉说一个故事或传达某种理念,以此获取收益,在“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强烈的阶级斗争意识升级成为主流,国家意识形态赋予“样板戏电影”强大的政治权利,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载体向人民群众强制传播,以达到同化思想意识的效果,受众所需要做的就是接受教育,形成一种单向的传播模式.

首先,从传播者方面来分析,自1969年也就是“样板戏电影”开始拍摄的第二年,中国的电影工业不仅开始恢复,甚至进入了一个 “超常发展”的时期.首先体现为电影工业体系的相对完备.其次电影生产技术和放映技术都有所提高,生产能力也有所增强.这些条件都为“样板戏电影”的生产,在工艺的质量、画面技术和放映效果上提供了工业层面的保证,并为电影中英雄人物“高大全”的形象及其特定的“红光亮”等美学风格的塑造,奠定了技术基础.

其次,从传播内容来分析,主要体现在电影手法的运用表现上,电影语言和艺术特质也同样深入到这个时期“样板戏电影”的文本之中.可以归结为三种视觉化的特征:第一,运用镜头技术和镜头的角度与运动来达到丰富电影画面的目的,使“样板戏电影”不仅仅是简单的舞台演出的复制效果;二,保留了舞台人物动作及造型特点的同时,结合了电影化的场面调度;三,整个布景和舞台空间的布置都能体现出戏剧空间与真实环境结合的真实感.这三种电影手法的结合可以说是“样板戏电影”能够对“”时期的观众发挥现实影响力,形成有效社会反响的一个重要基础.

第三,从传播方式来看,“”时期的电影发行、放映和观看行为也呈现出 体制化与组织化的特点.观看“样板戏电影”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部分.“样板戏电影”本身被赋予了国家权力,国家以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为名义,通过行政手段与福利方式使得观看“样板戏电影”成为民众的社会义务与责任,这时的观影行为就变成了一种集强制、自愿与积极响应于一身的全社会性质的行为.而且当时民众可以自己购写低廉的电影票入场,更可以通过单位组织进行观看.农村等地区电影流动放映队也成为一种体制性安排.因此“”时期每一次样板戏电影的放映都会获得社会公共性,成为国家权力和意志深入社会各个角落的一种有效的运作方式.

第四,再来分析“样板戏电影”的受众,很明显,在“样板戏电影”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地位并不对等,受众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当时的人民群众处在一个社会阶层划分极其明确、阶级力量对比明显、阶级矛盾突出、思想相对单纯、集体主义至上的“革命主义年代”,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使每一个人都要力争与群众保持一致的步伐,对阶级敌人的丑恶行径同仇敌忾,也更容易从“样板戏电影”中获取共鸣,所以对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极其容易接受,民众不会更不敢从主观上抵制“样板戏电影”的传播,在当时的民众看来,“样板戏电影”是绝对真理,是应该要去服从的国家意志,是人人都必须爱看的.

最后,分析“样板戏电影”的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第一,以传播者为中心,从微观角度来解释,传播效果是指信息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了(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通常以传播者的目的是否达到为判断是否产生效果的标准.第二,从宏观角度来解释,传播效果是指信息传播活动对受众和整个社会产生的所有效果的综合,这种传播效果可能表现为一种长期、潜在的综合效果.

在影视传播的效果研究中,观众在收视时的“自选性”行为就是现实替换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取向,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但这个理论显然在“样板戏电影”身上无法成立,我们都知道由于“”时期“样板戏电影”数量少,生产周期长,以致人们在没有其他电影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只好反复观看“样板戏电影”,这里的观影不存在选择性取向,因为他们没有其他选项可以选,而且观看“样板戏电影”是责任是义务,不管是强制还是自发,人们都只能看“样板戏电影”.建国以后尤其是时期,阶级斗争的主流意识发展到了巅峰,人们长期处于这种思想意识的教育中,逐渐被洗脑被同化,拥有共同的经验共同的政治立场共同的生活观念,因而对“样板戏电影”传达的内容也拥有共同的理解,“样板戏电影”的传播进一步使得全国人民在思想上达到一致.“样板戏电影”给全国民众留下的记忆更不用多说,十年时间里的反复播放强制观看已经使民众达到对每一部样板戏电影都耳熟能详的地步,每一句台词每一段唱腔都朗朗上口,这种空前绝后的效果是如今的影视界完全不敢相信的,只能留在“样板戏电影”的年代里了.


可见“样板戏电影”在十年的广泛传播过程中对人民群众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影响,达到了传播者预设的政治目的,取得了预期的传播效果.这种传播效果直接体现了传播效果理论中的“魔弹论”,所谓的“魔弹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迅速发展并普及的传播效果论,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就像一颗射出的,弱小的受众一旦被射中就会马上倒下.“样板戏电影”在当时是直接代表了国家意志的强大媒介,受阶级斗争意识熏陶的群众根本无力抵挡,甚至于主动接受!

综合以上的分析,“样板戏电影”的传播模式就是一个简单的从传播到接收的单向过程.传播者不需要考虑受众的感受,也不需要得到受众的反馈,而直接将所要宣传的意识通过“样板戏电影”传达给受众,并且取得巨大的传播效果,这种现象是基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是只有“”才能带来的奇特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