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传播与异化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387 浏览:55903

位于古城康提的佛牙寺以供奉释迦牟尼的牙舍利闻名
一颗牙的传奇

清晨,一轮红日在薄雾中悄然升起,古城康提(Kandy)慢慢从睡梦中醒来,本来就不宽敞的马路很快就被冒着黑烟的公共汽车和三轮摩托车塞满了,空气中弥漫着汽车尾气的味道.虽然从居民人数上讲康提排在科伦坡(Colombo)之后位列第二,但这座城市在最近这400多年里一直被认为是斯里兰卡的文化之都,原因有两个:第一,这是斯里兰卡历史上最后一个古代王国的首都;第二,这里保存着这个国家最为珍贵的东西:佛祖释迦牟尼的一颗犬齿.

康提市位于斯里兰卡中部的丘陵地带,整座城市建在一个山谷之中,市中心有一个人工湖,保存佛牙的舍利塔就建在湖边.清晨7点刚过,门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从衣着上看以本地人居多,女性占七成以上.据说这座舍利塔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朝圣之地,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一生中至少要来朝拜一次,而且来的次数越多越好.

我跟随朝圣的人流走到大门前,发现这里的安保措施极为严格,门口停着两辆警车,车内坐着数名荷实弹的.入口处安装了金属感应门,所有人进门都要过安检,每个包都要打开来仔细搜查.一个佛教圣地为什么会这样如临大敌呢?因为这里曾经发生过恐怖袭击.1998年1月25日,斯里兰卡猛虎组织游击队的3名敢死队员驾驶一辆装满的卡车强行闯关,并引爆了炸弹,3名袭击者和一名2岁儿童当场死亡,另有数十人受伤.此事立即在康提市区引发了,愤怒的群众烧毁了数辆汽车,并把康提市内的一所印度教寺庙烧毁.爆炸案发生后的第二天,斯里兰卡政府正式将猛虎组织定为非法组织,此前双方虽然已经激战多年,但斯里兰卡政府一直试图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冲突,爆炸案让内战再次升级,政府和猛虎组织之间的关系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幸好那次爆炸没有伤到舍利塔,佛牙也貌似没有受损,被炸的建筑物也早就被修好了,几乎看不出爆炸的痕迹.

游客进门后自动分成两队,外国人必须付35美元的高价才能进入.这里对游客的装束要求极为严格,不但不能暴露肩膀和小腿,连鞋也不许穿.前一条还好说,但赤脚对于很多外国游客来说是个不小的麻烦,原因在于这里的大部分区域都是露天的,不但路上布满了扎脚的小石子,还有不少鸟粪,于是我看到很多来自东亚国家的游客一个个踮着脚尖,龇牙咧嘴地往前走.

令人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如果你对佛教建筑的印象还停留在少林寺这种深山古刹的话,那么这座佛牙舍利塔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首先,这不是一座单独的佛塔,而是一组建筑群,几乎每一幢建筑物的外表装饰都极为繁复华丽,一点也没有国内寺庙那种朴素的风格,反而更像印度教寺庙.事实上,这组建筑群中真的有一座专门为印度教大神毗湿奴(Vishnu)修建的寺庙,管理人员告诉我,毗湿奴是斯里兰卡的四大庇护神之一,同时也是佛祖的一名弟子,不是外人.不过,印度教徒的说法则正相反,他们认为印度教才是老大,佛教属于印度教的一个分支,佛祖释迦牟尼只是印度教几百万个神中的一个而已.

斯里兰卡距离印度太近了,佛教和印度教之间不可避免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间并不排斥,这点和世界上的其他宗教非常不同.


其次,佛牙塔的内部装饰不仅仅是繁复华丽,简直可以说到了奢侈的程度.我随着人流走进大门,眼前出现了一座金光闪闪的佛龛,不但墙壁上饰满了金箔,而且佛龛两侧居然还立着8根巨大的,在这个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这8根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装佛牙的宝塔放在二楼,上得楼来,却被告知这里每天只开放一小段时间供游客参观,其余时间大家只能坐在地上干等.对于那些虔诚的佛教徒来说这不算难事,他们坐在二楼的地板上,每人手里拿着一本佛经,一边等一边默默念诵.

斯里兰卡的一名小僧人
波隆纳鲁瓦古城的佛像
无畏山寺佛塔

但是,这样的时间安排对于游客来说可就不那么方便了.大概是为了不让我们等得心烦,墙上挂着的两台电视机不断地循环播放“佛牙节”上拍的一段视频.这个“佛牙节”(Esala Perahera)在每年的7~8月举行,为期10天,不但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节日,甚至也被认为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视频上看,“佛牙节”热闹得就像是南美狂欢节,游行队伍前面有数十头披着花布的大象引路,后面跟着一大群身着民族服装的吹鼓手,再后面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表演团体,大家在鼓乐和烟花爆竹的伴随下载歌载舞,场面热闹非凡.

同样,这场面一点也不像中国的佛教仪式,倒是和印度教的节日庆典有些相似.

好不容易等到佛牙塔开放,参观者再次排起了长队.因为人数实在太多,每个人只能在那个装着佛牙的宝塔前停留几秒钟,时间稍长一点便会遭到工作人员的呼喝,根本来不及细看.其实再多待也没用,因为佛牙是藏在一个金光闪闪的微型佛塔里面的,游客们根本看不到它的真身. 佛牙塔后面有个博物馆,内部装饰同样是金碧辉煌,光就有14根.馆内展出了一个佛牙的复制品,居然有3厘米长,怎么看也不像人的牙齿.我提出了这个疑问,管理员回答:“佛祖身材高大,异于常人,不信你看佛祖留下的脚印.”一边说一边指给我看一个印在石头上的大脚印,足有半米多长.

博物馆的墙上贴着20多幅画,用图说的形式介绍了这颗佛牙的来历.根据画的描述,佛祖释迦牟尼于公元前483年圆寂,遗体被火化后,一位僧人从柴火堆里捡出这颗牙齿,交给了一位印度国王保管.此后,为了争夺这颗牙齿,印度的各个王国之间爆发了无数场战争.一位鬼迷心窍的国王夺到此牙后,想出了5种办法欲将其毁掉,当他试图用锤子将其砸碎时,这颗牙突然升到天空,变成了一颗流星.这位国王见到此景,立即洗心革面皈依了佛门.不过,后来仍然不断有人试图抢夺这颗牙齿,由此而起的战争持续不断.为了保护它的安全,一位印度国王在公元371年时派自己的女儿将这颗牙偷偷运出国境.这位公主把自己打扮成婆罗门的模样,将这颗牙藏在头巾里,乘船到达斯里兰卡,并在一位高人的指引下,来到了位于斯里兰卡中北部平原的古城阿努拉达普拉(Anuradhapura),把这颗牙献给了古城的统治者.

根据民间传说,这位公主之所以选择斯里兰卡,是因为佛祖生前曾经3次到过斯里兰卡,认定这个岛是佛教徒最安全的避难所.但是,后来的历史学家们都认为,释迦牟尼根本就没有到过斯里兰卡.事实上,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印度和尼泊尔交界的这块地区,古人的旅行范围远比现代人要小得多.

不管怎样,自从来到斯里兰卡之后,这颗牙便具备了某种魔力.斯里兰卡人相信,谁拥有了这颗牙,谁就可以做斯里兰卡的国王,统治全岛.于是,为了争夺这颗牙齿,斯里兰卡也像印度大陆那样爆发了无数场战争,血雨腥风不断.据说这颗牙曾经被来自印度的侵略者抢回了印度,但最终又被斯里兰卡人夺了回来.再后来,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上岛,夺到了这颗牙并将其烧毁.但是斯里兰卡佛教徒们坚称葡萄牙人抢走的只是一枚复制品,真品仍然保留在康提的某个秘密地点.1815年,英国殖民者攻占了康提,这颗牙终于落入敌手.好在英国人比较尊重殖民地人民的信仰,将其还给了斯里兰卡佛教徒保管.从此这颗牙便一直保存在康提的佛牙塔内,接受来自世界各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佛祖的一颗犬齿怎么会变成一个类似玉玺一样的东西呢?佛教为什么会和权力联系在一起?斯里兰卡佛教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同样是佛教,为什么斯里兰卡佛教和中国佛教看上去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来到了斯里兰卡最古老的首都阿努拉达普拉寻找答案. 佛教的分裂

古城阿努拉达普拉始建于公元前377年,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首都.在此后的1000多年里,这里一直是斯里兰卡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其地位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古都西安.今天的阿努拉达普拉是个中型城镇,市内仅有的几条主要街道白天还挺热闹,天一黑立刻就安静了下来.古城遗址公园位于西部郊区,景点较为分散,光是核心区的总面积就高达3平方公里,走路太费时间,开车也不方便,租辆自行车是最合适的选择.

我骑着自行车在公园里转了一天,发现这里完全不像是一个古代城邦的遗址,更像是一座露天的佛教纪念馆,几乎所有被贴上标签的古代建筑都是和佛教有关的,除此之外我只看到了一段古城墙,其余类型的建筑物一概缺失.

公园里数量最多、也最吸引眼球的古代建筑就是佛塔.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一座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都波罗摩佛塔(Thuparama Dagoba),《孤独星球》斯里兰卡分册的封面用的就是这座佛塔的照片.据说这是斯里兰卡有史以来建成的第一座佛塔,曾经保存有佛祖的一根锁骨.可惜原塔已毁,原址上新修了一座白色的佛塔,只保留着几根原始的立柱.

还有一座建于公元3世纪的祗陀林佛塔(Jetanarama Dagoba)也很有名.这座高达122米的佛塔据称这是当时全世界第三高的人工建筑,仅次于埃及的两座金字塔.不过,真正的原建筑也早已毁于战火,目前能看到的是后来修复过的,但也有70多米高,看上去相当宏伟.整座塔都是用红砖垒成的,当年英国考古学家挖掘此塔时曾经派人仔细数过红砖的数量,得到的数字是9330万块!

2010 年8 月24 日,在“佛牙节”上表演的舞者

不过,遗址公园里最具文物价值的景点当属位于公园南端的大寺(Mahihara)和北端的无畏山寺(Abhayagiri Vihara),这两座寺庙在斯里兰卡佛教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大寺是斯里兰卡第一位佛教国王帝沙主持修建的,当年印度阿育王派儿子摩晒陀来斯里兰卡传教,说动了帝沙皈依佛门,并修建了这座寺院,用来供养斯里兰卡的第一个僧团.僧团传统是从佛祖释迦牟尼开始的,指的是一群僧人住在一起学习佛法并相互讨论,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大学.无畏山寺则是另一个著名僧团的所在地,中国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曾经在这里住了两年,钻研佛法.后来法显带了250余册佛经回到中国,并撰写了一本《佛国记》,讲述了自己在斯里兰卡的经历.根据这本书的记载,公元5世纪时无畏山寺住着5000多名僧侣,是当时斯里兰卡最为重要的佛教中心.如今这里只剩下一座后来修复的红砖佛塔,一个水池,以及几幢建筑物的基座和石阶,其余部分尽皆被毁,感觉甚是凄凉.

如今遗址公园里最热闹的地方无疑是大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斯里兰卡人前来朝圣,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位于庭院的菩提树.传说当年阿育王不但派了自己的儿子来传教,还把自己的女儿僧伽蜜多(Samghamitta)派到斯里兰卡.这位公主随身携带着从佛祖悟道时倚靠过的那棵菩提树上剪下来的一根树枝,在大寺的花园里扦插成功.200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那根小树枝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而印度的那棵正牌菩提树却被嫉妒的阿育王妃砍掉了.如今游客们在佛祖悟道之处菩提伽耶(Bodha)看到的那棵菩提树是从大寺的这棵菩提树上剪下的树枝扦插而成,应该算是孙子辈了.斯里兰卡的这棵树反而变成了最正宗的菩提树,在全世界佛教徒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与菩提伽耶一样,大寺也是个喧闹的地方.虔诚的佛教徒们围坐在菩提树周围,跟随扩音器里播放的诵经录音集体念经.更多的人只是来这里朝拜一下就走,在中国他们被叫作香客,但在斯里兰卡,他们应该被称为“花客”才对,因为每人都会献上一朵鲜花.花的香气吸引了成群的蜜蜂,围着佛龛嗡嗡地打转,吵得人心烦,于是这里雇用了两名清洁工,定期将鲜花倒在垃圾桶里运走.

如果佛祖释迦牟尼真的像佛教徒们希望的那样转世了,看到这一幕估计会被气死.他一生致力于解放人的心灵,极力宣扬众生平等的理念,反对贵族特权和偶像崇拜,反对咒语和巫术.但是今天的佛教已经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变成了一个崇拜偶像、宣扬迷信的宗教信仰.

这一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就必须从佛祖生活的时代说起.释迦牟尼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当时的印度人民生活在两座大山的阴影之下,一个是种姓制度,它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贱民天生低贱,永世不得翻身.另一个是婆罗门教,这是印度教的前身,宣扬业报轮回说,认为万物有灵,死后再投胎转世,继续受苦,永远不能解脱.

这两座大山都不是印度原住民的产物,而是来自北方的雅利安侵略者带来的.他们自认为比印度原住民高贵,相信只有雅利安的宗教僧侣(也就是婆罗门)才掌握真正的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婆罗门阶层拥有无限特权的原因.但对于普通的印度民众来说,这两座大山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分化,低种姓的老百姓不但物质生活苦不堪言,精神上也饱受煎熬,看不到任何希望.

身为王子的释迦牟尼走出宫廷,看到了这一切,发誓要改变现状,找到解脱的法门.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渥德尔(A. K.Warder)在《印度佛教史》(Indian Buddhi)一书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看法.他认为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印度进入了铁器时代,兵器的杀伤力大增,战争的残酷性加大,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动荡,这就是为什么那一时期全球各个地方都出现了大批思想家的根本原因,佛祖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不管怎样,释迦牟尼通过自己的思考,终于悟出了超越轮回达到解脱的法门.根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尚会鹏教授撰写的《印度文化史》一书中的说法,佛祖意识到人有生老病死等“八苦”,而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的贪欲,只有抛弃一切世俗的追求,才可以达到无生无灭的极乐世界.而要想实现这一点,极端苦行或者沉溺于肉体的欢乐都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外按照佛教的戒律生活(八正道),在内坚持修习禅定,深入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答案,才能最终得到解脱,到达涅的境界.换句话说,释迦牟尼提倡走一条中间道路,“中道”是佛教的核心要点.

渥德尔则认为,释迦牟尼是一个具备某种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他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偶像崇拜,反对祭祀杀生,不赞成婆罗门具有天赋特权,支持用道德标准代替世袭制度.他还反对咒语和巫术,认为这是婆罗门教的愚人糟粕,一个人不可能通过念咒达到涅的境界,而是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冥想和思考来实现.

那么,这些听上去很有道理的教诲,传到后来为什么传走样了呢?一个原因在于文字的缺失.在公元前6世纪时的印度,文字是一件很稀罕的东西.佛祖虽然到处开坛讲法,却没有人将他的思想记录下来.佛祖去世后,他的弟子们召开了第一次佛教大会,由两名平时一直陪伴在佛祖身边的弟子将佛祖的话背诵了出来,一人负责背诵佛法,一人负责背诵戒律.就这样,佛祖的话终于第一次变成了文字.若干年后,一批僧人在此基础上将佛祖的教导编纂成书,称为“三藏”.但这些文字毕竟是弟子们凭脑子记下来的,公信力自然不如基督教的《圣经》或者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于是,到了阿育王时代,即佛祖去世200年之后,佛教发生了第一次重大分裂.一批佛教徒认为一部分戒律过时了,应该做出修改,但老一辈佛教徒不同意.于是前者退出了佛教大会,另立门户,史称“大乘佛教”(Mahayana),另一派严格遵守佛教长老(上座部)的教诲,史称“上座部佛教”(Therada).有人为了和大乘佛教对应,将后者翻译为“小乘佛教”,不过这一派的人并不喜欢这个称谓.另外,在佛教术语里,“小乘佛教”有另外的含义,并有单独的名称与之对应(Hinayana),个中细节较为复杂,不再详述.

阿育王的儿子摩晒陀来斯里兰卡传教时,带来了用巴利文写在贝叶上的“三藏”等佛教经书,这是迄今为止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佛教经文,是研究佛教发展史的珍贵文物.这批经文是上座部长老们认可的,因此由摩晒陀主持修建的大寺被归为上座部派.但此后大寺僧团发生了分裂,一部分人另立门户,建立了无畏山寺.这一派僧团比较开放,同时学习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再后来这一派也发生了分裂,一部分僧侣脱离出去,建立了祗园寺.据说鼎盛时期曾有3000僧侣在祗园寺学习,祗陀林佛塔就是由这一派修建的.

从此,斯里兰卡佛教分裂为三个大派,彼此间争斗不休.不过,这三派类似于现在的三所大学,它们之间的争斗更像是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争论,和现在的那些动不动就杀人放火的宗教极端派别之争有着天壤之别.

在渥德尔看来,这一时期的原始佛教极具理性,而且相当入世.佛教经典不像《圣经》或者《古兰经》那样着力描述神的事迹,而是更像是一本心理学指南,其目的在于教导人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迷信没有关系.

再后来,上座部佛教以斯里兰卡为基地,逐渐传到了东南亚地区.今天的泰国、缅甸、越南和老挝等国,以及中国南方的傣族等少数民族所信仰的佛教就是上座部佛教,因此这一派又被称为南传佛教.大乘佛教则向北传播,今天的中国大部、日本、韩国和印度北方部分地区信仰的佛教就属于大乘佛教,因此又叫北传佛教.

那么,这两派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渥德尔认为两者区别不大,而且区别主要集中在戒律方面.总的来说,上座部比较接近佛祖的原始思想,主张严格遵守戒律,强调自我修行.大乘佛教则更愿意相信佛祖是个会施魔法的超人,而且对于守戒的要求更加宽松,更愿意普度众生,所谓“大乘”就是“多数人获得拯救”的意思.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