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视角下的“百度知道”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4 浏览:9468

【摘 要 】有什么问题马上“百度”一下,就会发现“百度知道”会给你答案,即使没有答案,你也可以在“百度知道”上提出问题,会有很多人来提供答案.如今互联网在全世界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基于互联网的知识交易已经实现.本文首先概述“百度知道”,并将“百度知道”与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研究和知沟理论研究相结合分析,并总结“百度知道”的优点和缺陷.


【关 键 词 】百度“知道” 培养分析 使用与满足

一、“百度知道”概述

百度是最大的中文检索工具,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检索中文资源的平台,是中文用户查找网上资源最有效、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但搜索引擎最突出的问题是提供的结果过于宽泛和庞杂,用户若缺乏相应的知识分辨能力,就很难甄别.为了弥补这一缺陷,2005年6月21日百度正式发布新一代搜索产品――“百度知道”.

“百度知道”是一个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通过和搜索引擎的完美结合及相互作用,实现搜索引擎的社区化.百度的“知道”主要面向需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技能或时间有限的用户,为普通消费者的知识需求提供了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用于日常交流的网络虚拟社区,突破时间与空间甚至组织等级的交流障碍,实现完全扁平化的网状交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知识在不同组织间流动.

免费注册后,“知道”用户即可根据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发布问题,通过某种悬赏机制发动其他用户提供该问题的答案.同时,这些问题和答案又会进一步作为搜索结果,提供给其他有类似疑问的用户,达到分享知识的效果.

“百度知道”是面向全球的知识共享与传播平台,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互动问答机制,将悬赏作为激励机制,秉承“总有一个人知道你问题的答案”理念,面向全社会解决用户所提出的问题.

二、“百度知道”的受众观――“使用与满足”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①“百度知道”符合“使用与满足”研究:首先,有问题的个人根据需求利用网络媒介――“百度知道”来提取问题,然后期望通过其他利用该媒介的个人回答他们的问题.受者又是传者,传者同为受者,传者与受者地位可以互换.在这一互动中提问者对于“百度知道”的利用与其需求的满足表明受众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能动性,“百度知道”中受众的能动性大大提高,不同于传统媒介中受众的能动性仅仅限于传统媒体提供的能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范围之内,“百度知道”这一平台为受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回答也能体现不同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下的个体的想法.

三、“百度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知识沟检测说

目前,虽然受众有问题就上百度,但是“百度知道”并不像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中的微波、博客、网页等可以吸引受众依次浏览的,一般只是受众针对某个“确定的问题”进行提问或者搜寻答案.

“百度知道”将用户的问题分为23个大类,截止2008年10月27日,电脑/网络类所包含的问题有8551262条、体育/运动693 965条、生活/时尚2 270 998条、电子数码1 104 107条、购车养车105 161条、美容/减肥/化妆550 169条、美食/烹饪140 331条、健康/养生759 271条、游戏3 127 910条、医疗/疾病1 466 776条、烦恼2 703 006条、商业/理财1 555 904条②.

由此数据分析,百度“知道”的问题是数量多,范围广但百度“知道”的问题和回答是零散的、单个的、不成体系的,较难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兵的提高和缩小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和扩大社会平等,较难起到弥补社会知沟作用.

四、“百度知道”的优缺点

优点:

1、使知识更广泛便利传播:根据“百度知道”中强大的众多的数据分析,“百度知道”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知识提问和传播的平台,有问题上“百度知道”,这是中国人熟悉并经常利用的有效手段.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问题都可以在“百度知道”上提问和搜索到答案,比如说:“如何与天蝎座男孩分手?”、提问作业的等等,百度知道甚至成为“免费”的写作教程.

2、众人拾柴火焰高:“百度知道”是个公开提问回答的社会平台,只要免费注册,便可提问回答,对于一个问题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只要看到这个问题并有的就可以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给提问者更多的选择,能让问题得到更圆满的解决.相对于传统的媒介而言,“百度知道”的自由度大大提高,让受众知道了社会各个阶层、各种人的想法,同时又不失众义.

3、无需社会体验吸取社会知识:这也是知识文化传承社会技能的良好维持.相对于传统媒介或没有“百度知道”之前,社会个人有了问题,解决办法较多的是询问父母和亲戚或者自己决定,难免有失偏颇,但“百度知道”出现以后,可以集思广益,虽不能做到完美,但是对于问题有更多更广阔的解决办法,有问题提前“知道”可以避免走不少弯路.

4、解决个人“仅有”问题.“百度知道”虽不能像传统媒体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受众提示环境一样,但是相对于传统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百度知道”也是对社会各种现象和问题的反应,社会中有的现象,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个人会通过百度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有些人认为自己的想法、行为或“疾病”很稀奇或者“变态”不好意思诉诸于家人或者朋友,通过“百度知道”答案或者发现有相关问题的,并不只有自己一人时的解脱.

5、了解社会各阶层人的思考方式、生活方法和对事对人的想法.百度知道是集思广益的开放性平台,只要注册就可以发问和回答,而且对“百度知道”利用的受众数量相对较多,提问和回答数量很高,回答者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所以针对问题和答案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年代的人的想法、思考方式和生活方法,应算是历史的记录和人文分析的庞大对象.

缺点:

1、降低了思考能力:大部分现代人有什么问题就直接“百度”,不需要思考,百度上就会有答案,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都会有人问,甚至都会有人给出答案.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百度知道”不知道的.例如:“网络营销论文作业”、“求一篇火工作业论文,不少于3000字,急!!!”等题目数量很大.这种有问题直接到“百度知道”提问的现象是个警钟,这不仅降低了大部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大大降低了论文和作业的学术水平.

2、问题重复率较高:由于“百度知道”是免费平台以及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因素,产品质量较低,运行效率有待提高.同一个问题的重复率较高,部分问题的回答也趋于一致化.相同内容的问题大概都会有3、4个甚至更多重复的问题,回答的问题也趋于一致化.

3、把关人缺失:对于提问者的问题“百度知道”集思广益,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问题提问者也无法辨别几个答案中最好的是哪一个.仅靠提问者判断优劣有些牵强,甚至在某些问题方面会造成误导,也会导致心思诡异的人利用这一点进行宣传.虽然“百度知道”对提问和回答者也进行筛选,但是力度和程度都难达到要求,而且对于问题评选的优劣仅仅根据提问者的选择也有失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