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640 浏览:56251

【摘 要 】随着Web2.0的时代的到来,网络人际传播以其兼容人际传播和网络传播优点,迅速占领网络传播市场,甚至有取代大众传播的趋势.同时,网络人际迅速发展的背后,不可避免地泥沙俱下,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不良社会影响.

【关 键 词 】网络传播;人际传播;网民心理;现实交流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97-1.5

一、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

网络人际传播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工具)而形成的一种人际交流和沟通的现象.比传统的个人对个人的人际传播具有鲜明的优势.同时凭借网络技术的支持,具有以下特点:

(一)开放性和全球性

网络人际传播突破了地域因素的影响,实现了跨国际传播.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相对于传统人际交流中的书信,电子邮件的优势是不言自明的,几乎是随发随收的即时信件.

(二)虚拟性和匿名性

由于网络人际传播的匿名机制,网友在交流时多采用化名,而很少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


(三)有限的感官体验

虽然网络传播具有图、声、像的传播形式,但最主要的信息交流还是以文字为主.网民在交流时,不可能通过文字了解对方的性格脾性等客观情况,也就是说,在互联网中,“重要的不是外部感官,而是个人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四)对象的小众化和个人化

德福勒的个体差异论认为,媒体都还有特定的刺激特性,这种特性对不同个性的受众会产生不同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说,在网络人际传播中,一方面,网民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信息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即使是对同一信息或话题,不同的人由于自身的客观情况又会做出不同的解读.

二、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心理机制

在网络行为中,一般存在两种行为取向:一是工具性行为取向,指行为的目的是通过理性的方式获取一定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信息、物质、社会地位等.另一个是情感性行为取向,指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行为者在情感上的某种需求以及获得愉悦感.

(一)参与意识

网络人际传播的开放性和全球性加上网络传播的信息容量几乎是无限的,网民的选择性变得更多.当网民将网络作为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时,其参与意识也便形成了.

普及的互联网和电脑也使网民得以参与到网络人际传播中.随着各个门户网站,论坛的建立,网民在其中踊跃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也传播新鲜的消息.共享性的网络信息使得网民之间的互动性进一步增强,主人翁意识逐渐显现,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渴望交流的心理

在现实的交流中,交流情境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原因限制,而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在网络交际中,失去了约束,网民可以畅所欲言.或许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于交流的网民一旦进入论坛或是聊天室,立刻就会变得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三)要求被认同的心理

这种情况尤其易出现在当行为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被认同的时候,网络人际传播的虚拟性使得其有机会在与陌生人交流时畅所欲言,获得自己现实中所缺的认同感,从而达到自己情感上的满足.甚至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宣泄自己的压力和不满情绪时,往往会在论坛中进行情绪的宣泄.

(四)对现实的远离和落寞感

由于在网络交流中,多数使用的是文字交流.交流者无法感知对方的情绪、性格、样貌等,只能纯粹依靠自己对文本信息的理解.长此以往,会导致交流着在现实生活中交流生疏,甚至是害怕而故意疏远,使得自己处于和显示割裂的状态,而形成孤寂感.

(五)自我意识的强化

由于网络交流中所提供的个性化怎么写作,交流者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作出选择,这种个体化的交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网民的需要,但是同时也会使得网民只了解“欲知而未知”的内容,却不了解“未知而应知”的内容.

三、影响

(一)个人层面的影响

1.信息了解的结构单一化

由于受众只会选取自己有兴趣的话题和信息进行交流,长此以往,会导致受众局限于一定的区域,而无法达到网络开放时的最初目的: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海量存储能力,使得网民在交流选择时存在很大困难,即所谓的“过多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

2.网络惯性思维

表现无疑是大量的网络用语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日常的人际交流中也出现了“”、“杯具”等大量的网络词语.

3.过度依赖网络

在病理学上被称为“网络成瘾症”.也就是说,这类的网络成瘾者在脱离网络的现实生活中会出现不安和焦躁的情况.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网上所使用的是具备双向沟通功能的网络怎么写作.据研究发现,对互联网非常依赖的个体,其每周平均在线上网时间超过38小时.

4.“网络暴力”现象

匿名性使得网民的言论是不需负法律责任的,一些情绪宣泄者会在论坛中发表激进的言论甚至是对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5.“支离破碎的自我”

这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交流者可以虚构一个和现实生活中不一样的甚至相反的自我.而当这样一个非现实的自我在网络人际交流中获得足够的认同时,就会潜意识地将这样的自我视为现实的自我.虚构的身份越多,就会导致会有各种不同的自我.也就形成了“分裂的自我”.

6.被错误信息所摆布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自由市场”中,虚检测信息随处可见.网民缺少一定的辨别能力,极易被误导.

7.个人隐私安全问题被侵犯

(二)社会层面的影响

1.得以加强.网络人际传播的渗透,使得“草根阶层”真正具有了“精英阶层”的舆论监督权力.使他们敢于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是在传统媒介之前发表一些信息.或是揭露一些鲜为人知的社会黑暗.对政治建设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2.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知识文化交流,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3.恶意的大规模“网络暴力”和虚检测信息宣传,会对社会的安定和谐产生不良影响.

(三)不良影响的规避和解决建议

1.加强“信息把关人”制.选择有一定能力的人作为坛主或意见领袖.

2.加强网络新闻信息的深加工.切忌一味追求时效性和商业利益而随意发布未经考证的信息.

3.建立网络公信力考察制度

4.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宏观管理.

5.网民需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责任意识.

6.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杜俊飞.网络传播教程[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2]约翰v帕夫利克著,张军芳译.新闻也与新媒介[M].北京:新华出版社.

[3]方建移主编.大众传媒心理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4]仲志远著.网络新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丹尼斯麦奎尔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1年1月15日

【作者简介】高陈娟(1990- ),女,江苏盐城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