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逻辑下的末日传播娱乐化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01 浏览:18833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7-0323-02

摘 要 :末日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传统,主要反映了一种对于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原本十分严肃的话题,也成为了一个被消费的话题.2009年,一部以末日为话题的电影《2012》的上映,引发了新一轮末日传播的热潮,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次传播热潮的梳理,初步呈现在当前的消费社会下,末日传播呈现的娱乐化趋势.

关 键 词 :消费社会;灾难传播;娱乐化

2012年,如果说起“大船”、“船票”你不知道的话,那你就真的“out”了.如今,和“2012”、“末日”乃至“船票”挂钩的宣传数不胜数:“山西太原一家餐饮店9日推出“诺亚方舟船票”限量派送活动,吸引不少顾客前往.”[1]、“网友千元征集《2012》中诺亚方舟船票”[2]、淘宝创意礼品“末日船票”等一家汽车网站更是打出了“末世情人节 送TA 2012年‘船票’”[3]的标语,以“船票”作比,兜售汽车.4月22日,在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一下“拯救地球”或者“2012世界末日”,电脑显示器页面将会震动,一阵地动山摇之后,会有一张“船票”飘然而出 ,船票上写着“2012不怕,绿色承诺,拯救地球”,而这正是“百度为了配合4月22日的拯救地球日推出来的小活动.百度的这一行为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支持与赞许.”[4]

然而,我们再退回2009年,却发现电影《2012》上映之时,其实备受社会争议,部分舆论还指责电影发“末日财”,道德上不受尊重[5],怎么两年多之后,电影中的核心元素不但没有汩没于茫茫商海之中,反而成了各个行业的嫁衣裳,堂而皇之地踞于广告,成为具有普适意义的宣传点呢?这之间经历了怎样的转换过程?这种转换又是如何实现的?说明了什么?

一、媒介镜像

李普曼认为媒体为大众呈现的是一个“虚拟环境”,经过从业者的筛选和加工后的新闻与原本的实体之间是存在差距的,当代美国媒介批评家托德·吉特林形象地将这种距离概括为“镜像”.《2012》的媒介镜像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电影公映前的媒体报道.

电影《2012》在全球同步上映的时间是2009年11月13日,6月下旬,该片的预告片,其中屡屡出现与中国相关的内容和镜头,所以媒体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对影片中中国元素的强调,也成为电影上映前期媒体报道的焦点之一.《华西都市报》对该影片的宣传中就辟出一节“中国元素运用最多”,对剧情进行介绍.[6]在影片上映前一天,金羊网更是以《<2012>致敬汶川“中国精神”拯救人类》[7]为题,着重讲解了影片中与中国有关的桥段.在上映前,媒体可谓是卯足了劲宣传中国卖点,以至于事后,有媒体报道称片中的中国元素并没有像宣传中那么多:“有不少影迷是抱着‘看中国人如何拯救地球’去看的,结果看完了却有强大的心理反差.等让影迷们觉得‘中国人拯救世界’之说言过其实.”[8]

2.第二阶段:电影公映时引发的争论.

1月13日零点,《2012》在全国首映,当天上午,人民网就刊登了一篇文章,编辑多方搜集专家的观点,从科学角度逐一驳斥影片中对末日预测的荒谬[9].这一篇反应迅速的文章很快将民众的注意力从单纯的影片或者爱国主义情结上转移到了影片的核心——人类的末日上.也使得对影片的讨论不再仅仅局限于电影本身,真正意义上的话题性得以显现出来:“这一问题的本质已经从地震等各种灾害走出,走进社会,走入公共视野,最终化成一个如何疏导社会心理、如何维护社会稳定的公共命题.”[10]

对于影片带来的社会效应,专家方面做出了种种辟谣,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来证明电影的虚构是站不住脚的,以平息影片造成的社会恐慌心理.但是另一方面,又存在一些试图借《2012》造成的社会恐慌心理来形成正向引导:一些标题如《<2012>引发恐慌该怎么理解 气候反常敲减排警钟》、《<2012>反思:地球还能再忍耐多久?》[11]之类的报道也常常见诸报端.认为“这场灾难片给人类再次敲响警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而在这两种关于到底应该相信还是不相信灾难临头、末日将至的争论中,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得到体现,“2012”逐渐超越了其源出的电影,而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符号.


3.第三阶段:娱乐化逐渐成为主流.

就在双方借社会恐慌争夺注意力的时候,娱乐化开始了.11月26日,影片上映两周后,网友的娱乐精神第一次得以释放,“网友们先是总结出了《2012年必备逃生指南》;然后恶搞视频《2012春哥救世》集‘信春哥,得永生’和‘贾君鹏’之大成,也堂而皇之的挂上了个大视频网站;而淘宝上更是有家店铺开始出售‘2012西藏诺亚方舟门票’.”[12]而正是这股力量,在此后的传播过程中消解了关于“2012”社会性或公共性的探讨,使之彻底成为一个可供消费的“议题”.

二、消费逻辑下的末日传播的娱乐化趋势

尼尔·波兹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察了当代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体的内容供应机制,提出了“娱乐至死”的警告.然而,在网络媒体都已经极为发达的今天,这种趋势却有增无减,娱乐成为一种时尚,占据了主流.

比较一下近期的两场末日预言,这一趋势就一目了然了.在“2012末世论”广泛传播之前,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1999年的“千年末世论”了.这一预言来自法国占星家诺查丹玛斯,他在自己的传世的奇书《诸世纪》中预言了世界末日将在1999年7月来临,这一世纪末日预言由于搭上了基督教的“千年审判”思想,因而在世纪末风生水起,引发世界范围内的不小恐慌.这位生活在16世纪的医生,凭借一些耸人听闻的诗句,搅得后人不得安宁.

如果按照传播的媒介特质,诺查丹玛斯的几句怪诗显然没有影片逼真的感官效果来得震撼和令人信服,为何末日的传播在1999年就收到了沉重、严肃乃至引起社会恐慌的效果,而13年过后的2012,就成了娱乐和消遣的对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