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传播互动中特殊流动人群的传播学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206 浏览:157988

摘 要 :乡村传播概念的提出与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建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文章从乡村现实、城乡传播、传受两者等方面,分析城乡传播互动中农民工与大学生这两个特殊流动人群的作用,从而阐释其对于农村发展的意义.

关 键 词 :乡村现实;城乡传播互动;农民工;乡村大学生;农村发展

项目来源: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2009B231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07-2

“城市和乡村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类型及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它们在产业构成、发展水平、物质构成、职能作用等方面相互区别,但城乡资源互补、生态共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构成了两者相互作用的前提[1].”在我国的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流动人群,以农民工和乡村大学生为代表,他们在沟通城市和乡村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部分弥补了乡村社会系统在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中的劣势.

1.中国乡村现实和乡村受众的特点

1.1 中国乡村现实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但是,我国农村的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等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来自农业部的数据表明我国城乡差距正在扩大,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8年的3.31:1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由2008年的11020元扩大到12022元.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目前仍有4007万农村人口尚未脱贫.2009年4月,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表示,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还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2].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信息的有效传播与利用对于农村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乡村受众的特点

大众传播受众的一般特点是数量巨大、复杂性、分散性和隐匿性[3].中国的乡村大众传播受众除了具有上述特点外,由于我国乡村传播的特殊性,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1.2.1 媒介接触的有限性与狭窄性 在我国农村,乡村受众对于传播媒介的接触非常有限,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农业部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户普及率为41.6%,有线广播“入户率”占33.2%,有电视的农户占94.5%,有电脑的农户只占0.8%,而能上网的农户仅占0.3%,且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户的上网率非常低[4].

据2002年一次调查表明,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64%来自电视,12%来自广播,8%来自报纸,还有16%是靠会议、黑板报以及邻里口耳相传获得.所以,广大农民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来源是电视,乡村受众媒介接触具有明显的狭窄性.

1.2.2 信息反馈的被动性与滞后性 我国的乡村受众由于受条件、知识和观念的限制,他们很少主动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反馈,对媒介传播的反馈具有被动性.有些乡村受众虽然有反馈的意识,但是由于条件限制,使得他们很难及时进行反馈.乡村受众对信息反馈的被动性和滞后性,使乡村传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农民工流动的传播学分析

2.1 农民工

农民工,是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以农民身分担任工人职务的一个特殊的群体[5].农民工作为城乡传播中特殊的流动群体,既与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又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在城乡传播互动中起着相似度检测作用.

刁松玲在对广东珠三角州地区的农民工进行调查后认为,农民工到城里打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赚钱供子女上学,同时改善自己的生活;二是学到技术,建设自己的家园[6].调查如下图所示:

王春光以年龄为主要划分标准将80年代初次外出的农村流动人口算作第一代农民工,而将90年代初次外出的算作是新生代农民工[7].新生代的农民工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城市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独立性、选择性日益增强.他们是当代农村社会的“精英”,是农村先进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在先进文化的传播中具有特殊的优势.

2.2 农民工在城乡传播互动中发挥的作用

文化底蕴、传统特色、群体性格、地域差异等也深刻地影响着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他们带着各自的乡村群体性格和乡村的文化积淀气息,一批批来到不同的城市,在与城市人群的碰撞和冲突中,体验和感受着该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8].农民工作为外出者,他们的眼界和认识明显高于在乡者.

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外出打工者把学到的技术、工艺和管理统统也带回了家乡;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城市发现了市场,把农产品打入城市,反哺在乡群体,给家乡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转变思想观念方面,在城乡传播互动中,农民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农民工生活在城市里,作为受传者,接受城市现代气息,他们的视野比长期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更开阔,思想观念在现代化城市文明的熏陶下有了质的改变.另一方面,对于检测期返乡回家的农民工或者是回家创业的农民工来说,他们作为传者,将新的思想观念传播给家乡人.

因而,农民工沟通了城乡关系,是城乡传播互动中的天然相似度检测,有着传者和受传者的双重身份.

3.大学生流动的传播学分析

在我国城乡传播互动中,数量众多的乡村大学生作为往返于城乡之间的特殊流动群体,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1 乡村大学生与农民工的对比

乡村大学生与农民工相比,相同的是他们都与乡村有着天然的联系,都活跃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但是,他们又不同于农民工,因为乡村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已经被城市所接纳,而且大学是文化和知识的殿堂.回乡后,作为高文化素质人群,在家乡是邻里关注的中心,在信息传播中具有更多的优势.

3.2 乡村大学生在城乡传播中的作用

乡村大学生在城乡传播互动中作为特殊流动群体,扮演传者和受者的双重角色.

在信息传播方面,进入大学和城市后,广泛接触现代媒介和信息.例如互联网,在信息飞速发展日益变化的城市,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然后将所了解到的信息介绍给家乡的人.乡村大学生对媒介和信息的了解更广泛、深入,能够在村民中发挥指导和导向作用.

在文化教育方面,乡村大学生在大学里接受高素质的文化教育,学习先进的科技技术,因此,他们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在检测期回家乡后,将在大学的所见所闻讲诉给在乡者,将先进的观念带回了乡村,在城乡传播互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方面,乡村大学生给乡邻们带回科学技术和致富信息,例如在大学涉农专业的学生,把科学的种植和饲养技术带回乡,运用到实践中,有助于乡村发展.

同时,他们也将乡村风貌带回城市,更多地以人际传播的形式传播给同学,让城市更加了解乡村.

从社会学视角看,乡村大学生在城市读大学,是介于城市与乡村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传播学的视角看,乡村大学生在城乡传播互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所处的环境,在城乡传播互动中,乡村大学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城乡传播互动中,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地区向贫穷落后地区输送技术、传播信息,对于中国乡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农民工与大学生作为特殊流动群体,他们“离土不离乡”,“根”在农村,他们在观念、习惯、行为等方面对长期居住在农村的人起到了一种推动与示范作用,他们的存在对于城乡传播互动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