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传播中的新媒体应用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98 浏览:17769

摘 要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媒体也逐渐在危机传播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同传统媒体共同发挥着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通常在一个危机事件中,危机的突发期、蔓延期对信息传播尤为重要.而新媒体由于其自身具有的信息传播速率快,覆盖面广,渠道丰富,内容多样等特点,在危机传播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然而也造成了新闻失实、信息片面、煽情主义盛行等情况.

关 键 词危机传播;网络媒体;新媒体;马航飞机失联事件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5-0131-02

2014年3月8日晚上0点41分左右,MH370航班搭载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包括154名中国乘客),从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北京.于1点20分与地面失去联系.事件最初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网站发布声明:“马航MH370航班于凌晨2:40分与吉隆坡雪邦空中管制区失去联系.”后经法新社于8:23分在Twitter上发布了第一条突发消息:马航称他们失去与一架载有239人客机的联系.马航失联事件随后引起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相报道,发起了一场新闻角逐战.

1.马航事件中新媒体的表现

在马航飞机失联事件中,各个媒介利用自身优势竞相发力,报纸推出连续报道,电视进行滚动播出,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关于马航失联的专题,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第一时间更新消息并与网友进行广泛互动.在这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新闻角逐战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优势与劣势.

1.1 与传统媒体相比时效性更强

在马航飞机失联事件发生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首先在网站上发布声明,随后由法新社于8:23分在Twitter上发布了第一条关于失联的消息,我国的新浪微天下和央视新闻微博分别在8:29分和8:33分转述了法新社的报道,8:36分人民日报微博发出消息“一架载有239人的飞机失去联系”,微博一发,立即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此后的1小时内,人人、微信等相关平台也纷纷出现马航失联事件的消息.


从以上前期报道的时间和途径上看,本次马航飞机失联的突发事件中新媒体在危机突发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新媒体低成本的全球传播,加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民的不断增加,新媒体发布信息的阻力越来越小,不仅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播,同时由于新媒体有分享的功能,受众通过转发或评论等形式,极大的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同时也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覆盖面.

1.2 新闻呈现的形式多变,渠道广阔,包容性强

新媒体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互联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向受众提供信息.相较于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受众已经无需仅仅限制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上接收信息,社交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已经扩大了受众传受信息的途径,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具可选择性,针对不同媒介的特点也可发布形式独特的信息内容.

本次危机传播中,微博等新媒体占据了主导优势.门户网站通过策划针对本次失联事件的专题,不断扩展相关信息,在保证信息的更新速率下,同样也可以实现类似报纸等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深度报道;微博、Twitter等在信息源的发布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飞机失联最初最及时的报道途径,也由于自身的交互性特点引发更多网友参与到本次事件的关注和讨论中,同时由于社交媒体自身的形式也为本次事件的信息内容增加了丰富性,除传统的图文结合报道外,视频、语音、flash等元素的涉入,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内容,使信息更加直观、简明扼要.在技术上,CNN、《纽约时报》等媒体运用数据挖掘、信息可视化等方式提供多维分析.

1.3 虚检测信息肆意,部分新闻失实

在危机传播信息的真空期内,社交媒体上谣言种种,至4月14日,已有400余条不实微博被强制删除.在中国各个社交媒体中,短短半天的时间流传出不少谣言:“在越南发现了飞机信号”,“CNN证实飞机已经坠毁”,“飞机在越南降落”,甚至出现个别意见领袖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或转发机长劫机威胁马方政府等未经证实的阴谋论.在此事件的危机传播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网络媒体的碎片化传播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受众能够对事件获得更加深入的分析报道,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

2.新媒体在“马航飞机失联”事件中的失范

原因

2.1 “把关人”缺失

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并通过转发的形式进行滚动式传播,部分虚检测信息很容易通过新媒体大肆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中记者、编辑等把关人,新媒体由于其便捷性、低门槛的特性而缺少把关人,或者说把关效果并不显著.对于微博、微信等平台,发表言论的门槛更低,再加上匿名性的屏障,一些谣言更容易被大量传播,扰乱正常的舆论环境.

2.2 部分媒体利益至上

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而一味求“快”,在未经核实新闻真实与否的情况下盲目转发信息,最终造成谣言四起.在马航事件中,“越通社”的虚检测消息得到了各大媒体的转发,其中不乏我国公信力较高的国家级媒体.另外,个别媒体为博眼球甚至不惜编造新闻,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传受双方的模糊性也导致了虚检测信息的肆意传播,由于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一些虚检测信息的发布传播渠道相对顺畅,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谣言变得容易而简单.尤其对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期,公众自身对相关信息匮乏又极其渴求与危机有关的报道和言论,使得虚检测信息传播速率快,覆盖面广.

3.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应如何正确应用

3.1 传播者:新媒体中的信息发布应经过审核考证

尽管新媒体存在互动性和信息发布匿名性等特点,使得谣言传播简单而高效.然而也正是由于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传受双方界线模糊等特点,一旦谣言被人抓住破绽和危机传播中越来越多的相关信息的公布,虚检测信息终将会消亡在真实信息中,这些虚检测信息的发布者在受众中的信誉度将大大降低.这也提醒着媒体从业人员应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和形式,保证发布在新媒体上的信息均是经过审核和考证的.

3.2 政府:利用新媒体及时公开信息

此次事件中,由于马航和马方政府公布了一系列前后相矛盾的信息,导致了危机传播中信息的真空期延长,不仅对马航和马方自身信誉、社会地位等造成严重影响,也影响了受众对于相关信息的判断,造成了部分受众的心理恐慌,延长了危机事件蔓延期.甚至,也对各国政府参与救援任务造成了严重阻碍.这也提醒了政府作为除媒体外掌握资料丰富及时的一方,应筛选信息后及时有效地将信息公布于众,尽快回复受众的认知平衡,政府的信息公开化也利用稳定受众情绪,利于舆论引导和尽快解决危机事件.

3.3 受众:理性分析新闻真实性

受众对待新媒体的信息要采取理性的态度,不要一味地相信也不要一味地否认,对接收到的信息既要明确该信息的传播方是否具有可信度,还有理性分析该信息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在一切非认可的信息中,更要理性对待,认真分析,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受众的监督与参与会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的自净化能力.比如,“搜救部队女记者笑容面对镜头”的谣言,来自微博用户的就高达690人次.

3.4 发掘新媒体技术的深层应用

危机传播中,在对灾情的报道中,除了利用自媒体对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很多新媒体技术可以用来作为更直观立体全面的报道.例如google map,早在美国加州2007年的大火报道中,几个加州的媒体网站便利用了google地图对火灾的蔓延和走势判断做出了呈现,使报道更加的丰满直观,在2007年10月21-27日一周时间里,就吸引了350万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