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中的人际传播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381 浏览:104642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新浪微博中的人际传播方式、特点以及新浪微博中人际传播所表现的利弊等内容,认为微博中的人际传播以独有的“广播式”、“碎片化”、“裂变式”等特点,使微博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人际传播,形成了新的人际关系网络.

关 键 词 :微博;人际传播

1.微博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传播”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1]用户在网页或者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上传文字、图片、视频并实时更新自己的信息,用户间通过关注来实现信息传递,然后由转发和评论等行为进行交流与互动.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物质媒介的传播.”[2]微博借助网络媒介这一“有形物质媒介”来实现人际传播.在微博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讲,动手来发送信息;微博用户间互动信息反馈量大、速度快,对信息的关注、转发、评论可以在瞬间完成,在一个“核裂变”式的传播过程中,信息反馈的量和速度得以充分体现.此外,微博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多,使得信息更加生动,富有情感.

2.微博的人际传播方式

2.1 用户“织围脖”

微博的注册用户都拥有个人首页,用户在自己的首页中发布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的过程被形象地称为“织围脖”.所写微博以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而用户自己发的微博也会在关注该用户的其他用户首页里展示出来,当关注者看到该用户发的微博并对这条微博感兴趣,就可以进行评论和转发,这条微被更多的人看到.用户也可以转发自己感兴趣的微博,这样所转发的微博就会显示在自己的首页上.“微博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它打破了电子媒体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被沉默’”.[3]

2.2 “选择性”交往平台

微博设有微博用户展示平台页面,有详细的用户分类展示.微博广场把用户划分为多个模块:热门微博根据一定时间内微博用户对某一信息的关注度进行排列,一些热门微博可以达到数十万次的转发;而名人堂则是根据微博用户的粉丝数量进行排列;英雄榜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微博用户粉丝数量的排列.许多职能部门、新闻媒体、都纷纷开通微博实名认证即加“V”,更新信息,吸引更多关注者.任何人只要注册微博,成为其用户,就能在浏览微博广场或风云榜中的排行,来选择关注对象,或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搜索框内输入关键字、词进行搜索,选择交往对象.

2.3 “粉丝”间的互动

“微博是一种单向订阅模式,是在陌生人之间因为信息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信息内容是人际关系的关键点,用户之间因为所发布的信息而产生感觉.”[4]这种“感觉”通过关注、转发和评论来传递.如果用户对另一个用户感兴趣,可以对其进行关注,这样该用户就可以在自己的微博首页中看到关注对象的微博信息.接着,该用户还可以在网页或者手机上对这条信息进行转发或者评论,过程简单快捷.在该用户对这条微博进行评论之后,发布者就可以看到这条评论内容,再根据评论内容进行回复,实现双向互动的效果.

3.微博的人际传播特点

3.1 “广播式”的传播过程

微博中社交关系是以一对多的形式存在的,即一个用户发布信息可以有多个接收者,用户可以随意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这个过程不用得到对方认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说,这是一种不对称的人际关系.而正是因为这种人际关系的不对称,使得微博的人际传播过程具有了“广播式”的特点,即“一对多”的传播关系.每个微博用户都有一定量的关注者,保证了这个用户的信息可以传递给一定量的受众,而每个关注者又有一批自己的受众,如果该用户转发了这条信息,那么这个用户的受众也会接收到这条信息.以此类推,形成了“一对多”的人际传播过程.

3.2 “碎片化”的传播内容

“碎片化”传播内容是指者信息由零碎的点,连接成了有一定意义的线、面.每一条微博都有对内容字数的限制,因此形成了单个的微内容.只有把无数个微内容进行有机连接,才能使信息的到无限量有序的表达.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每条微博字数仅限于140字之内,在这个条件的限制下,所发内容必需简洁,否则就需要两条或者几条微博才能完成.这样短小精干的句子按照时间排列在个人首页上,像一块块碎片拼凑起来的拼图1样;第二,大多数微博使用者已经形成了时时发微博,事事发微博的习惯,在微博上晒照片、瞎唠叨,通过对日常生活状态、行程安排和偶然闪过的想法等的记录,发布成独具个人特色的微博,体现出微博用户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也符合现代都市男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这种“碎片化”的传播内容,通过用户的主观甄别进行选取发布.

3.3 “裂变式”的传播途径

对于“裂变式”的传播途径这一概念,新浪微博的副总编辑孟波曾经这样解释归纳:“一个是粉丝途径,A发布信息后,A的粉丝甲乙丙丁等(直至无限)都可以接受信息;另外一个是转发途径,如果甲觉得A的某条微博还不错,他可以“一键”转发,这条微博立即同步到甲的微博里.同时,甲的粉丝1234等(直至无限),都可以实时接收这条微博,然后依此类推,实现急速传播.”[5]“微博的信息传递能够通过‘跟随’的方式被更多的用户所获取.而跟随者又通过其他跟随者形成信息的分级扩散,当在线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能产生核裂变效应,实现信息的即时扩散.”[6]在微博人际交往中,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或者网页登陆微博客户端,这样在微博的人际传播中就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交往双方无法体会到对方是否“即刻存在”.而“裂变式”传播也是根据一定的个人兴趣取向进行的.微博用户的使用动机不尽相同,部分用户群体中往往存在相对固定的话题和心趣爱好,这些丰富多样的讨论主题使用户间具有更为频繁密切的互动,微博信息也得到更为广泛有效的扩散.在新浪微博中还设有微群,具有相同兴趣取向的用户就可以加入其中.这种传播途径扩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扩展了收集微博信息的视野,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将微博作为他们最为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无论是明星、学者、机关政要还是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微博这个平台联系在一起,展开一场关于“微距离”的人际关系盛宴.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人际传播形式,用户“织围脖”并在“选择往”中实现“粉丝间的互动”,在“广播式”的传播过程中,“裂变式”传播“碎片化”内容,得到越来越多的网民青睐,深化了人际传播的内涵,形成一个了新型的人际交往互动平台.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