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传播性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52 浏览:22547

【摘 要】文章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社会意识形态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分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塑造校园文化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校园文化灵魂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校园文化;传播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指导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质.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大学校园也必不可少受到了经济大潮的冲击,受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日趋庸俗化.当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有所弱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而当前高校校园当中出现部分老师思想政治立场不坚定,受西方不良思想所蒙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适合指导自身的工作,出现浮躁之风,固步自封的现象,认为自己完成本分的教书工作就万事大吉,殊不知自己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毫无责任感可言.而部分高校大学生认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讲马克思主义没有实际意义,多数遵循实用主义,认为在大学当中享乐才是最重要的,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甚至部分学生认为高校没有必要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艰涩难懂,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多,因此缺乏主动性.所以,从教师和学生两者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已经大大弱化了.

(二)校园文化活动欠缺思想性和学术性

高校的校园文化生命力在于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不同的学科特色,设置有助于学生成长的精品活动,从而构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生活.总体上讲,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活动品味不高,内容肤浅的特点,有些高校将校园文化定义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难以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科学指导,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校园文化设计缺乏思想性、学术性和艺术性,大大削弱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1].其次,校园文化建设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缺乏传统文化内涵,活动多数为形式主义,未能陶冶大学生的精神和思想,不少学生谈及传统文化就认为是老掉牙的东西,而替代之的活动是照搬照抄,跟风之势盛行.

(三)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新媒体的渗透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能够让大学生了解到市场的多样化以及就业的竞争性等,对于未来能够及早进行规划,作出有效的准备.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冲击,高校间的人情关系逐步趋于现实化,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高校的校园文化都要经过市场来衡量.受新媒体和互联网等不良文化的冲击,学生也逐渐产生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大学生由于初入社会,身心也收到负面影响.且通过网络,电源,电视,报纸,杂志等新媒体,大学生在接触到社会上腐败现象后难免会产生消极观念,甚至产生读物无用论等消极想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消极的影响[2].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校园精神的结合度不够

大学校园精神是高校大学生生得以生存及发展的内在力量,其涵盖了学校校训、校徽、校歌以及校园环境等人文精神,它能够引起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激发师生的爱校荣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高校的校园精神往往是通过校园当中的各种人文景色所表现出来的,极易使师生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而当前高校虽有各自的校训,如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科学”等,而也有部分高校存在对本校校训凝练不准的问题,校园精神缺乏独特性和号召力,使得高校的师生员工对自己学校难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高校的校园精神难以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结合.另外,我国也有不少拥有长久历史的名校,具备优越的师资条件和高端的科研设备,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越来越倾向于校园的扩张和生源的扩收,校区的建设过度现代化,缺少各自文化特色,如今的校园已经少有以前浓郁的学术氛围,这也大大增加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当代高校构建校园文化,也同样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构建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两者之间是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整体.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根基

首先,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作为对外开放的灵活的体系,高校需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育,要求高校要对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革新,以适应更多学生的需求,从而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含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精神指导和思想动力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印上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烙印,彰显着时代的精神[3].其次,随着社会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换代,学生和教师要一起更新思想、丰富知识,创造新型的校园精神和文化环境,高校校园文化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完善和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

(二)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

在高校中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体的要领,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荣辱观.实践也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载体,对于不断地研究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高校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统一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先进的科学理论,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职为让全体师生充分学习文化知识内容.校园文化需要高品质的意识形态来彰显文化的内涵.所以,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深度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体现在,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相统一,高校要更加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广大师生,以社会化主义道德风尚和改革创新精神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巩固学生的思想理论认知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学生心中.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相统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而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国家教育事业的最终目标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教育制度和先进的育人理念,最终实现高效校园文化精神的创新,陶冶学生校园文化,提高师生道德修养.

三、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根据时怎么发表展的先进理论来完善自己,促使高校的理论发展与时俱进.必须利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注重物质与精神的相结合,在文化活动中增加新的精神内涵,建立起新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铸造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力度.一方面,高校教师队伍应该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具备较硬的政治素质,具备创新精神,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与现实的案例相联系,深入浅出的为学生介绍经典理论.其次,高校应探索一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的路径,将马克思主义有效地在学生群体中推广,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校报等媒介,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热情普遍提高,理论素养明显增长.再次,高校也应该有效组织大学生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并以此为平台造就一批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与现阶段我国人才的培养相联系,让大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并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共同理想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航灯,必须坚定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想,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人生理想教育相结合,将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理想相结合,让两者之间产生共鸣,切实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深入社会,了解基层,能够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之富饶,目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建设成果,更加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最后,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主题,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应该把握时代精神与校园文化内涵,突显校园文化建设主题,让广大师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振奋人心,树立为民族命运和学校发展奉献自身力量的信念[4].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积极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

新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必须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引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借助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载体,而高校社团即是能够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织而成的有效平台,对于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借助社团活动的建设,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充满民族特色、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精神,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道德理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就必须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确保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基础和实践基础.当前部分高校存在着校园风气不正,学生活动浮夸风盛行,高校应当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制定良好的活动实施规章制度,努力打造符合自身校园特色的精品校园文化;其次,不少学生存在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参加校园活动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在综合测评加分,而没有考虑到是不是符合自身兴趣;有些学生则平常不认真学习,缺课现象严重,到了考试期间就进行,检测丑恶现象并存.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能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创造良好的校园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