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信息传播的守门人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439 浏览:118493

摘 要 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学的研究框架下更加宏观、动态.处于信息传播链条开端的译者,充当了信息守门人的角色.本文选取阿瑟·威利《道德经》译本为对象,研究译者发挥其守门人角色进行信息过滤的策略选择以及深层次原因.

关 键 词译者 传播 守门人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Translator: The Gatekeeper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ake "Tao Te Ching" Translation as an example

GAO Beibei

(Xuchang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Xuchang, He'nan 461000)

Abstract Translation, as a special form of munication, bees more macroscopic and dynamic under the framework of munication science. As the beginning of munication, translators function as information gatekeeper. This article chooses Arthur Waley's translation of "Tao Te Ching" as the object, to study how the translators fulfill their role of gatekeeper and dig out why they adopt certain transl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translator; munication; gatekeeper; translation strategy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在信息交流的链条中处于第一个也是最重要、最活跃的环节.他们“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流量与流向,还决定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与影响.”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当的正是传播者的角色.“翻译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②

1.译者与信息传播

奥斯古德认为,传播过程中,每位传播者都是信息接受者和发送者,解码者和编码者.一般的信息传播中,传播者面对的是单一的语言文化环境,但在翻译中,传播过程要复杂得多.因为它涉及两种迥异的语言和文化.吕俊和侯向群在《英汉翻译教程》中详细描述了翻译过程的特殊性:译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充当了信息的相似度检测.他首先作为原文的读者,对源语文本进行解码,试图以另一种语言体系再现原文的思想、美学特征等.在此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挖掘原文中的内涵,尽力降低传播中的噪音.译者对原文解码过程的结束,也标志着重新编码的开始.编码过程,其实是译者履行其信息守门人的过程.

2.守门人与翻译策略

守门人,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1947年,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③可以看出,把关人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当的正是这个角色.作为把关人的译者,依据他们各自的翻译目的及他们想要达到的翻译效果,对原文本进行不同的编码.

编码过程中,涉及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策略,从直译意译到归化异化,林林总总.何元建博士从认知角度考察译者在翻译,尤其是面对本源概念的翻译时,提出了四种翻译策略,即:“释义、替换、过滤、移植.”④这对于富含本源概念文本,如《道德经》的考察,颇有意义.

3.译本分析

《道德经》因其璀璨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译者的目光.作为“我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和辩证思想的著作”,⑤尤其是文本的核心概念“道”,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国人的意识形态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所表示的意义一直是学者争论的焦点,正如老子在开篇所讲:“道可道,非常道.”虽谓之不可道,但老子依然用81个章节来表达“道”.诸多学者致力于揭示“道”的内涵,从韩非、王弼,到张松如、任继愈等,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挖掘.对于译者,除了面对晦涩的原文本,更需要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述,其难度可想而知.笔者选择在传播效果上比较成功,影响力比较大的阿瑟·威利译本,分析其在“道”的翻译上,运用何种翻译策略进行信息过滤,实现其传播目的.

(一)道可道,非常道.

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⑥

作为《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言简意赅地点明了老子的主旨及观点.第一及第三个“道”,是核心意义上的“道”,威利采用替换的翻译策略,将之译为“Way”.从威利个人而言,作为一代汉学大师和翻译家,他曾阐述过对翻译的看法:“依我看来,如果将译作的文字优美放在重要的地位,同时又要重视原文在译文中的质量,译者就得准备牺牲大量精确的细节.这种翻译,我把它叫做‘文学翻译’,想对应的是‘文字翻译’.我要表明的是,这本《道德经》译文不是‘文学翻译’,理由很简单等”⑦因此,整本《道德经》的译文,威利都坚持了文字翻译的原则,无论是从字面翻译还是形式上的对应上,他都试图把他所看到的《道德经》以他认为最对应的形式展现在译语读者面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采用替换的翻译策略,将本句中的“道”译作“Way”的原因. (二)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Its true name we do not know; “Way” is the by-name that we give it等Thus just as Tao has “this greatness” and as earth has it and as heen has it, so many rulers also he it.⑧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章节,本章中,作者老子试图给“道”命名,虽然它“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⑨老子“强字曰道”,以便于研究和阐述它.

威利在对本章节的前部分,依然沿用替换的策略,将其命名为Way.但在对“道”进行阐述:“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时,威利认为,Way和Tao具有相近的内涵,以Tao代替Way可以方便阐述.

威利在全书翻译中,Tao的出现频率最高,为41次,其次是Way 30次.但如上所述,在威利眼中,Tao只是Way的别名,并非一个独立的道家符号.威利的译本《道和德:〈道德经〉及其在中国思想中的地位研究》译于1934年,是《道德经》又一次翻译的源头和里程碑.这一阶段的译介,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一战过后,西方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动荡,对其自身的文化及文明产生了疑惑和否定,于是向外寻求精神食粮和支柱,以缓解战争带来的精神伤痛.而《道德经》中所提倡的和谐、自然、遵循规律等,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思想共鸣,于是诸如威利这样的卓越汉学家开始把目光对准东方文明,将其引入西方社会中去.基于这样的初衷,读者取向的翻译策略在这一时期占据主要地位,满足译者对其文本传播的目的.

4.小结

翻译,是不同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被纳入传播学框架后的翻译研究,摆脱了单纯的从直译意译角度评判译文质量的桎梏,从宏观、微观不同侧面更整体、开放、科学的角度去考察,以更加辩证的眼光看待不同时期、不同目的、不同译者的译文,从而有更加客观的评价.

《道德经》作为一部思想深透、影响悠远的中国文化典籍,在人类文明的不同时期均受到高度关注与推崇,译者根据不同的主客观背景和目的,对其中的思想进行选择和过滤,既迎合了其所处时代和大环境以及自身审美偏好、学术追求等要求,同时也是对《道德经》本身意义的探索和扩充.文本,尤其是文化典籍,正是通过译者和读者对其进行不懈的解读和挖掘,在一次次时代和文化的碰撞和对话中,变得愈发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注释

①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2.

② 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

③ 王本朝.传播学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64-65.

④ He Yuanjian.Mapping Culturally Indigenous Concept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A Cognitive Perspective[J].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2004:4.

⑤ 崔长青.《道德经》英译本初探[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3):50.

⑥⑧Arthur Waley. Tao Te Ching[M].London: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7.


⑦ 王平.比较《老子》的三种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92).

⑨ Gu Zhengkun.The Book of Tao and Teh [M].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