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传播的时代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631 浏览:130472

有人做过测算,现在中国人平均每90秒钟就要看一次手机.但是手机屏幕很小,每个人看手机的时间也很短.所以说新的传播方式,比如手机报、微博,篇幅都很短.这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短,我们很难有耐心去看完一本书.更多的耐心可能就集中在20秒看一个东西.所以,有人说,我们进入一个碎片化传播的时代.

好现象是人们的信息量扩大了,特别是出现社交网络以后,普通大众的声音可以被更多人听到,我觉得这个特别了不起.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大家都在上网,很多事情不求甚解.很难有耐心和时间去求证事实,所以就出现了诸多网络谣言,特别是不实的信息.我们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要有意识地去鉴别、甄别,会独立思考.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美国的一位官员,在一个什么场合发表了关于中国的言论,我看了以后,觉得说得还不错,我在网上查了下原文,没有这句话,这是一个谣言.现在的情况是,有时候一句很精彩的话,必须要骗大家说是别人讲的,才会被传播.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一方面是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部门给出的信息不够及时准确,透明度不够高;另一方面,在微博的时代.似乎营造了一种文化,每个人都要去争取更多的关注,有更多粉丝,要得到更多人的追捧等等.你在生活中看到一则新闻的时候,你想都没想也不知道是哪来的,赶紧第一时间转发出去,和朋友分享.谣言就是这样迅速地传播开来的,其实对整个中国经济和文化社会伤害很大.这种事国外有没有?也有.但是我想可能传播谣言的速度没有中国这么快,相信谣言的人没有这么多.

其中,我想还有个原因,就是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当中缺失批判性思维.一个事实出现的时候,我们不是要完全接受,要会想这个事实我可不可以去质疑,是不是百分之百准确,这话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动机是什么,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等你要问自己很多问题,然后决定接受这个事实与否.听到任何一个观点,要想一想它夹杂的观点是什么,夹杂的观点是不是在你了解的领域.这些教育恰恰是我们没有的,所以每当看到一则信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检测定它一定是真的,不去想要不要去考证一下.

我做节目的时候,发微博或者别人转发给我的微博,我在转发之前,作为一个职业媒体人,我要去查证一下.我在采访时有过很多这样的体会.我准备采访比尔·盖茨时,同事给我一份采访提纲.里面有很多在网上搜到的比尔·盖茨说过的话.当我坐在盖茨面前的时候,我说,某年某月某说过这句话.他就跟我说,没说过啊,我真没说过.然后,我又说那你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也没说过.我拿这个举例,是为了说明,求证精神在我们传播信息的时候非常重要.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学英语.写过一本美国大学生的课外读物.书中是一些大师写的针对某个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整本书是以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出现,赞成的观点是什么,反对的观点是什么,正反都是很有道理的名家观点.那本书看完以后对我启发很大.

今天,大多数人对待不同的观点试着去接纳,没有去质疑和反驳.很多学者也只是一味听.没去思考.

极品咖啡荐自《文苑·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