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艺术与传播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99 浏览:17955

“书画同源”是中国艺术公认的艺术特色,而这种“同宗同源”不仅是材料上毛笔、绢、纸的同源,更是“营造”结构上的同源,以及在其中注入的人的内在精神与审美情趣的同源.

殷商时期,文字与图像出现了分化:一方面,用于祭祀、占卜的甲骨文发展为文字;另一方面,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因为具备了图案和浅浮雕的特征,而更多地被今天的人认为含有审美的因素.虽然二者有所区别,但不能忽视的是它们都具备“象形”的因素,并且携带有至今尚未完全破译的巨大信息量.如果还原当时的语境,饕餮纹能否被称为艺术,为了美的目的而存在,还是个未知数.换而言之,相对于“艺术”,饕餮纹更倾向于文字的性质,因为这种“兽面纹”承载了“协上下、承天休”的祯祥意义.

“依类象形,形声相益,孳乳而浸多(许慎《说文》)”,道出了中国文字是依“象形”而来,宗白华先生曾用“纯图画期,图画佐文字期与纯文字期”三阶段来阐释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文字与图像千丝万缕的联系,彰显它们着同宗同源的本质,这使得中国的文字游走于“实用性”与“审美性”之间,成为了艺术与语言工具的中间地带.

因为作者的性格、思想、情绪等个人信息会在书写时通过笔迹保存在文本中,六朝时期,随着一批如皇象、王羲之等重要文人士大夫从事艺术,书法的审美功能逐渐取得独立,象形文字――这种以信息的交流、沟通为第一要义的符号,逐渐被视为审美的对象.而到了两宋时期,当书法艺术高度成熟以后,文人将这其中的审美意趣带入到绘画艺术中时,这即出现了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人画”,历时元、明、清三代,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趣味.

不仅在架上绘画中,在古代建筑中的梁、木建筑的结构中,甚至在属于表演艺术的戏曲中的“叠折儿”中――从线条中透露出形象姿态―― 都可以看到这种由象形文字的所带来的审美趣味与思维方式.

如今,当“现代性”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人类步入到“现代社会”后,我们发现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又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语境下产生了新的历史意义.

资本运作的全球化模式要求商业意图传达(产品认知)直接化、通俗化, 这就促使了“去文字化”的、超越地区性的、便于认知的“图像化语言”的生成.具有图像感的象形文字,为这种诉求提供了最直接的可能性.

早在1627年,法国人Jean Douet在《致国王:为地球上所有人的全球文字建议》中就提出:“中文有可能成为国际语言的模式”.模式,即中文这种以象形为识别根据的造字方式,他预感这种以象形为识别根据的模式有可能成为国际语言.


在美院教书期间,徐冰就对于文字、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世纪末他移居美国,这又为他的创作增添了跨文化、跨语境的因素.徐冰认为,传统的文字与这个时代的需求越来越脱节,而今天是新一轮的象形文字的时期.便捷、有效和易掌握的诸多诉求以及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语言、文字发生转变.在徐冰的《天书》、《英文方块字》、《地书》、《文字写生》等诸多创作中,他尝试着将这些理论的构想变为现实的可能.

在“文字艺术传播”的这个主题下,可以探讨、发掘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会在各国理论家与艺术家的研究中持续下去,并会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产生出许多不可预知的新问题,同时在人类的智慧中迸发出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