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传播概览:比较与述评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111 浏览:130173

【摘 要】

目前,国际国内有关网络教育传播研究已经逐步深入到网络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既包括对传播的主体、客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内在构成要素的探讨,又包括对网络教育传播外在要素如社会信息化程度、教育观念、国家政策支持等的研究.本文在梳理网络技术及网络传播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根据网络传播的主客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构成要素对国内外网络传播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述.

【关 键 词 】 网络传播;网络教育传播;发展;述评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0—0025—07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互联网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传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也可翻译为Cyber-munication)也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网络传播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Kern(1995:457)指出:“无论是本地网络还是国际互联网络,都为新的人际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机遇.”[1]网络教育传播为学生们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和协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尽管CMC的形式各异,但它们具有共同的行为特性,那就是学生们可以在教室内外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数字化学习.这种活动可以是同步的方式(实时的,比如即时传播),也可以是异步的方式(延时的传播,比如学生们可以在空闲时间进入并且做出响应)[2] .Fey(1998:86)指出,在这些网络环境中,“计算机网络系统允许学生们超越教室围墙的界限以新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从消极的角度,学者们认为,以搜索引擎和信息屏蔽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促进学习者信息交流的同时,引发了互联网用户隔绝交流的潜在危险[3].为了解近年来网络传播研究的概况,本文以网络传播的主客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构成要素为线索对国内外网络传播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述.

二、网络传播发展历程

国际互联网的起源虽然可以追溯到1969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网络传播(Computer-mediated-munication)只是少数技术精英和科学研究人员联系和合作的渠道.根据Robert H Zakon收集的资料显示,直到1982年5月,连接到互联网的主机只有235台[4].1982年,美国国防通信局(DCA)宣布采用TCP/IP协议作为电脑通信标准.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将TCP/IP软件集成到Unix系统中,使运行Unix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连构成网络,由此因特网才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5].

对于网络传播发展而言,1994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关键点.西方许多公司在这一年开始了基于国际互联网(Inter)的商业怎么写作,因此这一年也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商业化年.与此同时随着代表中国最高域名的CN怎么写作器的建立,以及以提供邮件(Mail)、新闻(News)、文件传输(FTP)、WWW和Gopher怎么写作为宗旨的互联网基本信息怎么写作,中国也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国际互联网的国家.

Robert H Zakon从1993年便持续关注国际互联网及网络传播的发展,先后颁布了Hobbes' Inter Timeline Copyright (c)1993- 2006.在Hobbes' Inter Timeline v8.2版本1989——2006不同年份的统计数据显示连入互联网的主机Host(主要指拥有A段地址的计算机系统)、注册的域名Domain(拥有域名怎么写作器)、组建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指拥有A/B/C段地址的网络)、接入互联网的国家以及互联网主页(World Wide Web)均有显著的增长(图1-5)[6].同期,网络传播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和细化.

网络传播研究领域有三个重要的标志:一是专业刊物的出现;二是标志性的研究成果的出现;三是形成稳定的研究队伍.网络传播研究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就引起学者们的注意,但作为大众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直到1995年,该领域的研究才开始逐步完善并成为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热点.1996年,由国际传播学会出版的学术刊物《传播学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标志着主流传播期刊对网络传播领域的关注[7].在中国内地,朱光烈教授于1994年发表的《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成为第一篇以关注网络传播为内容的研究成果,此后,在中国内地一支稳定的网络传播研究队伍也逐渐形成[8].

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的深入和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的网络传播发展出现了以下特点:在技术层面,随着web2.0、web3.0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宽带化、移动化、互动性等技术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在传播内容方面,公众越来越注重网络传播内容的参与性,并创造性地改变了原有的信息内容;在传播方式方面,web2.0、web3.0时代的微博互动、Blog和Twitter传播、播客、维客等也越来越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9].

三、网络传播与网络教育传播研究概览

(一)网络传播研究概况

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有关网络传播的研究,经历了最初注重纯技术层面的网络传播研究,逐步过渡到关注社会、文化层面的网络传播活动现象与特征.复旦大学陈红梅博士根据Journal of Communication、Journali&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两本英文杂志和其他一些网络传播的英文文献进行了文献分析,认为英、美等国的网络传播研究大致从三个相互联系的角度展开.一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网络上的社会交往行为;二是从政治法律的角度,关注网络传播对现有社会规范体系的影响和改造;三是从与传统媒介传播活动相参照的角度,关注网络传播对信息传播活动带来的变化及其特点.这三个角度并不是完全割裂,如果从最终指向来说,他们关注的则都是网络传播对于现实社会过程的影响[10]. 目前国际上对于网络传播(Computer-mediated munication,CMC)的研究取向是用相应的理论、方法和软件工具来分析网络传播在组织交流、组织绩效和学习方面的效果(Garrison,2000;Koschmann,1999;Mandl&Renkl,1992)[11][12][13]. 一种方法是通过研究学生间交换讯息的相关特性来分析网络教育传播的特殊过程、影响传播过程的变量、帮助或限制组织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从而进一步分析组织传播的过程(Jeong,2003a;Koschmann,1999)[14].以过程为核心的网络教育传播分析取向使研究者发展了一系列计算模式,这些计算模式解释和预测了组织传播的信息特征和传播环境.


内容分析法是网络传播研究使用的一种主要的方法.内容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辨别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信息种类,并分析每个种类信息出现的频率(Rourke,Anderson,Garrison,& Archer,2001)[15].然而,内容分析法的讯息频率分析对于解释和预测传播者和受传者如何对特定信息进行反馈、如何受到内在变量(如信息功能、内容、传播类型、反馈时间等)和外在变量(如性别、人格特质、讨论协议、任务类型等)的影响以及特殊的反馈模式如何帮助提高组织绩效等方面提供的有价值信息都远远不够.

我国的网络传播研究基本上与国际同步,即从1996年开始,网络研究日益成为国内学术界中的热门研究课题[16].武汉大学的赵莉对《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学(季刊)》等国内五种新闻传播学代表性期刊1996-2005年发表的网络传播研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后认为,中国内地网络传播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96年至1999年)、网络研究热潮阶段(2000年至2002年)、研究略有降温(2002年至今)[17].

浙江大学的张允若教授对网络传播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他认为网络传播并非人们所说的“第四媒介”,而是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第一世界——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在网络环境中,大众传播活动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网络传播以综合媒介的形态改变着原有的传播格局,带来的理论挑战有利于传播理论总体性的开拓、提升与创新[18].张允若教授的研究从网络传播主体、客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不同层面进行了理论思考,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网络教育传播研究概况

互联网改变了教育传播活动的生存环境和传统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同时也拓展了教育传播的空间和渠道,为教育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而运用计算机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传播过程,涉及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传播媒体和传播效果等几个构成要素.华南师范大学胡钦太博士对网络教育传播的主客体关系及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传播模式主要有:①基于网络国际课堂的教育传播模式;②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教育传播模式;③基于网络虚拟现实的教育传播模式[19].

学校教育的本质便是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传播.随着信息传播越来越受到网络驱动的影响,教育传播中的教学信息将会受到网络传输系统本身的影响.事实上,麦克鲁汉有关“媒介便是信息”(McLuhan & Fiore,1967)的论断在今天的网络传播和远程教育中得到了印证.Apple(1991)也在其论著中指出:“新技术不仅仅是机器和软件的集合体,而且体现了人们使用新媒体适应世界的新的思维方式.计算机网络媒体也蕴涵着人们在现有教育状况下对技术过程的认识.因此,越新的技术引入教学中,越新的技术逻辑就将取代人们原有的理解.”[20]

目前,对于互联网的教育应用研究比较多的是从学习或教学的角度展开(如远程学习distance learning、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等),而从教育传播学层面的传播主体、客体、内容、媒介和效果等方面开展的研究相对滞后.陈燕等人也指出,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个体化媒介的出现必然带来“讯息”[21].

近年来,以博客(Blog)、播客、TAG、RSS、Wiki等媒体形式的Web2.0技术在网络教育传播领域广受关注.国外教育研究者提出了基于Web2.0的四步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Chris Lehmann,2005;De Cormier,2006)[22][23];在对Web2.0的传播过程和形式分析上,加拿大学者(Stephen Downes)认为web2.0对教育传播的贡献在于作为过程的协作式工具(Collaborative Tools),并总结了Web2.0环境下的教学交互过程:团队生成(Team Creation)→想法激发(Idea Generation)→决策形成(Decision-Making)→作品和成果(Work or Production)→评价概括(Evaluation or Recap)[24];欧洲研究者还对能够支持富媒体和非结构化信息的语义Web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更多集中于对Web2.0类媒体实践层面的探讨,缺乏对其教育传播特性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

(三)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网络传播理论及模式

1. 媒体自然特性理论与网络二元传播模式

媒体自然特性理论和网络二元传播模式是网络传播研究中颇具影响力的理论与方法.

媒体自然特性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于网络传播现象的理解,只有在与传播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个体传播行为,传播参与者对于媒体的选择受到媒体特性的影响,而不是受到媒介与任务之间特殊的适应性影响[23].该理论框架的主要缺点是社会力量影响媒体选择和使用的复杂性观点使这一理论的可预见性大大降低.

媒体自然特性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网络传播的群体交互发生在人们通过电子邮件或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其中,二元交互模式和其他传播模式是网络传播的主要形式(如Kiesler、Zubrow、Moses和Geller在1985年发表的论文以及Kinney和Watson在1992年发表的论文都证明了这一观点).研究表明,所有组织内传播中大约40%的交互是以一对一的形式展开的,同时,大部分的传播技术都被设计用于支持两人之间的交互(Panko,1992;Panko & Kinney,1992)[25]. 研究者在评定网络和二元传播的关系时经常用一种媒介和一项任务进行描述.研究人员们发现,二元交互在讨论任务上的绩效会根据媒介交互方式的不同而不同(Mennecke, Valacich, & Wheeler, 2000),同时,传播过程中参与者在完成讨论任务的时候对于媒体的选择跟媒体本身的自然特性有着直接的关系(Suh, 1999; Valacich, Mennecke, Wachter, & Wheeler, 1994)[26][27].

Andrew F. Simon(2006)根据媒体自然特性理论(Media Naturalness Theory,N. Kock,2001,2002)以及D. M. DeRosa、C. Smith和D. A. Hantula等人关于网络传播的任务与媒体互动研究成果,采用即时信息、视频会议系统、面对面等三种之一的传播方式对选取样本产生的想法、智力和判断三项任务进行了网络传播中满意度和绩效方面的研究[28][29].

2. 网络传播研究的七步序列分析模型

Bakeman和Gottman在1997年发表的研究成果以及网络传播中的事件序列(event sequences)研究成果(Jeong,2003a,b,c,2004a,2005b;Jeong& Joung,in press)总结提炼出网络传播的七步序列分析法.这种方法不仅用于网络传播研究,也被用来研究人际传播,包括研究已婚夫妇、玩耍的儿童以及母婴互动之间的会话模式(Bakeman & Gottman,1997,pp. 184-193;Gottman,1979),同时也用于研究人-机交互(Olson,Herbsleb,& Rueter,1994)[27][28].这种方法被人们称为网络传播环境和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研究中缺失的因素(England,1985;King & Roblyer,1984).以下便是这种模式的理论框架:

步骤1:选择组织交互模式的标准;

步骤2:制定讯息-响应的前测;

步骤3:收集解析后的讨论和讯息并通过语言行为进行分类;

步骤4:下载原始信息;

步骤5:根据调查变量的数据来分析数据;

步骤6:计算变化概率、Z分数和绘制状态图表;

步骤7:解释传播过程的变化概率.

七步序列分析法为网络传播组织交流和传播效果设计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这种方法对研究在线交互有着重要的意义,强调教学设计人员在设计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活动时不应把重点放在优化教学内容上,而应放在使组织绩效最大化的语言行为 上[29].

四、小结

本文在梳理网络技术及网络传播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以网络传播的主客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构成要素为线索对国内外网络传播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述,得到以下认识和结论:

1. 国际国内网络传播研究已经逐步深入到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

总体上来看,目前国际国内网络传播研究已经逐步深入到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对传播的主体、客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内在构成要素和外在要素如社会信息化程度、教育观念、国家政策支持等研究.

2. 国际国内网络教育传播的研究取向及其特点

国际上有关网络教育传播的研究取向是应用相应的理论、方法和软件工具来分析网络传播在组织交流、组织绩效和学习方面的效果.在研究方法方面,内容分析法是网络传播研究使用的一种主要的方法.在网络传播效果和绩效研究方面,媒体自然特性理论与网络二元传播模式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应用.同时,Bakeman和Gottman还提炼出网络传播的七步序列分析法.总体上看,网络教育传播研究大多是从学习或教学的角度展开,而从整个教育传播过程角度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

我国的网络教育传播研究基本上与国际同步,从研究的对象与领域的发展来看,中国内地网络传播研究主要存在着:层次与角度不够丰富,各自为战、缺乏合作,研究课题零散、不连贯,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不够规范等问题.

3. 研究启示

(1)网络教育传播系统已成为综合性的传播媒介系统

对于网络教育传播研究而言,人们应该认识到,无论是本地网络还是国际互联网络,都不同于传统教育传播媒介,如教科书、广播、电影、电视等,而是集各种传统教育媒介、交互媒介、移动媒介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传播媒介系统,并且为学习者可以提供随时随地、面向不同个人、群体及组织,同步或异步、单向或双向的知识传播和交流.

(2)数字化学习已成为网络传播媒介系统中的主流学习形态

基于网络传播的学习形态——数字化学习运用计算机与网络媒介,以多媒性、交互性、非线性、超链接等形式组织信息与知识,为学习者建构了第二个学习空间——虚拟学习空间,从而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一统天下的格局.运用计算机与网络媒介,既可以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任何需求的学习,又可以进行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学习,促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农村与边远贫穷落后地区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以及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30].

(3)把握网络教育传播的双重性特点和双刃剑特征

从网络教育传播的本质和特点来看,基于本地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络的教育教学传播活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和协作的新平台,使学生们在教室内外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数字化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一对一交互学习甚至随时随地学习(泛在学习).但由于网络搜索引擎、信息屏蔽技术以及信息交互技术的限制,大部分传播技术都被设计用于支持两人之间的交互,40%左右的网络空间信息传播活动与交互活动都以一对一的形式展开,网络教育传播存在知识分享“小众化”、信息交流被隔绝的潜在危险.因此,在设计网络教学活动时,应更多关注知识在群体之间的传递与分享;在设计、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时,应开发更多的支持多人交互的模块,促进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协作与知识共享. (4)把握网络教育传播的变化规律

在网络环境中,人类教育传播活动的基本形态、教育传播模式、传播结构以及基本符号等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教与学的活动却前所未有地汇集一个平台上、一个空间里.在这样的空间里,来自于真实世界、文字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事实原理形成了信息时代的知识,教师应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知识进行选择和组织,形成数字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以数字化教学信息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习者正确使用互联网、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主动学习,从真实世界、语言文字世界和虚拟现实世界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 Kern, R. G. (1995). Restructur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with worked puters: effects on quant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produc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9/4: 457-76.

[2] Alan Hirvela. Computer-mediated munication in ESL teacher education [J].ELT Journal Volume 60/3 July 2006;doi:10.1093/elt/ccl003.

[3] Fey, M. (1998). Critical literacy in school-college collaboration through puter working: a feminist research project[J]. Journal of Literacy Research 30/1: 85-117.

[4] Robert H Zakon. “Hobbes’ Inter Timeline v8.2” [EB/OL]. http://.zakon./robert/inter/timeline.

[5][10] 陈红梅. 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网上公众表达的现状与影响研究[D]. 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4):3.

[6] Robert H Zakon. “Hobbes’ Inter Timeline v8.2” [EB/OL]. http://.zakon./robert/inter/timeline.

[7] 金兼斌. 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述略[J]. 现代传播,2002,(4):84-90.

[8] 朱光烈. 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J].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2):35-37.

[9] 付玉辉. 2006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综述[J]. 国际新闻界,2007,(1):21-24.

[11] Garrison, R.(2000). Theoretical challenges for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 shift from structural to transactional issue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1(1), 1-17.

[12] Koschmann, T, (1999). Toward a dialogic theory of learning: Bakhtin’s contribution to understanding learning in settings of collaboration[C]. In C. M. Hoadley & J. Roschelle (Eds.), Proceedings of the Computer Support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SCL) Conference 1999, Stanford University, Palo Alto, CA (pp. 308-313).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13] Mandl, H., & Renkl, A.(1992). A plea for “more local” theori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 281-285.

[14] Jeong, A. (2003a). The sequential analysis of group interac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online threaded discussion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7(1), 25-43.

[15] Rourke, L., Anderson, T., Garrison, D. R., & Archer, W. (2001).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puter conference transcrip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12, 8-22. Retrieved July 09, 2005, from http://aied.inf.ed.ac.uk/members01/archive/vol_12/rourke/full.. [16] 闵大洪. 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1).

[17] 赵莉. 十年来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进步与不足[J]. 国际新闻界,2006,(11):54-58.

[18] 张允若. 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J]. 国际新闻界,2002,(1):60-64.

[19] 胡钦太. 网络教育传播的主客体关系及其模式[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01-105.

[20] Apple, M. W.(1991). The new technology: Is it part of the solution or part of the problem in education?[J] Computers in the School, 8, 59-81.

[21] 陈燕,王敬红. 网络传播:研究方法的困惑与思考[J]. 现代传播,2003,(1):109-111.

[22][23] King, F., & Roblyer, M. (1984). Alternative designs for evaluating puter-based instruction[J].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7(3), 23-29.

[24] Andrew F Simon (200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ask Performance and Satiaction[J].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Jun 2006; 146, 3;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pg.349.

[25] Kock, N.(2001). The ape that used : Understanding e-munication behior through theory[J]. Commu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5(3), 1-29.

[26] Kock, N.(2002). Evolution and media naturalness: A look at e-munication through a Darwinian theoretical lens[C]. In L. Applegete, R. Galliers, & J. L. DeGross (Eds), Proceedings of 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pp. 373-382). Atlanta, GA: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27] Bakeman, R. & Gottman, J. (1997). Observing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sequential analysi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8] Olson, G., Herbsleb, J., & Rueter, H. (1994). Characterizing the sequential structure of interactive behiors through statistical and grammatical techniques[J]. Human-Comuter Interaction, 9(3/4),427-472.

[29] England, E. (1985). Interactional analysis: The missing factor in puter-aided learning design and evaluatio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5(9), 24-28.

[30] 付道明,杨改学. 信息传播学视野下数字化学习优化策略与应用效果研究——以“高级职业英语”课程为个案[J]. 中国远程教育,2011,(9):44-51.

收稿日期: 2012-08-15

作者简介:付道明,博士,副教授;杨改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521041).

责任编辑 碧 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