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际传播加强中国文化外交的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537 浏览:32987

[摘 要 ]文化外交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笔者主要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应如何更有效的开展文化外交工作,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而深入的传播.

[关键字] 文化外交 软权力 人际传播 文化传播

引言

近年来,“文化外交”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提到了同“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军事外交”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国大力开展文化外交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我国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开发“文化软权力”资源,开展文化外交,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中笔者试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就此作一番探讨,提出一些抛砖引玉的思考.

一、文化软权力与文化外交

近年来,“文化软权力”、“文化外交”等名词不断出现在各种媒体上.“软权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提出.约瑟夫奈指出,“软权力作为一种吸引力,其意指的就是‘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魅力吸引对方的能力’.” 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的软权力,与由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等表现出来的硬权力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第一次给文化下了明确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取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文化作为一种软权力,不同于石油、和洲际导弹等资源性的硬权力,它具有扩散性、非垄断性乃至共享性,而且具有传播快、影响大、知识性、娱乐性和易接受性等特点.” “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得到普遍认同,甚至被吸纳或融合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去,这个国家与他国之间就会少几分敌意,多几分理解.” 文化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一国文化软权力的增强有赖于该国文化和价值观念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只有当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流行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时候,软实力才算是真正提升了.”

由一国政府所从事的对外文化交流行为被称为“文化外交”.同政治、经济、军事等其他外交形式相比较,文化外交的“柔”性特点使其更易为对象国民众所接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是我国文化外交的重要资源.要想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需要积极开展文化外交、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度.

二、文化外交的传播方式

我国开展文化外交,向国际公众传播中国文化主要通过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方式.

人际传播是最原始、最传统,也是最便利和人性化的传播形式.同样,“在国际传播领域,人际传播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传播形式.国家政府间所展开的人际传播成为文化外交的一项最基本、也最为自然的内容.政府间的人际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是文化外交的最重要部分.”

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电影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国际文化传播构成了文化外交的又一重要内容.在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在对外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对外传播媒体门类齐全.随着《今日中国》、《中国画报》、《北京周报》、《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在海外的发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落地,新华网、国际在线、人民网、中国网等世界性多语种网站的建立,使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正逐步提高,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

三、文化外交的人际传播策略

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开展文化外交、促进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汉语国际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在国际文化传播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历史上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等文化强国都曾经不遗余力地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过自己的语言.时至今日,它们还通过在世界各地建立的文化交流中心、语言教学中心来普及自己国家的语言.语言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使得这些国家的文化在他国人民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传播开来.以美国为例,美国之所以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远播全球,除依靠自己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外,也依靠了英语在全球的优势地位.汉语虽然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在国际交往中还不像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那样拥有优势地位.因此,我国首先需要唤起各国民众学习汉语的兴趣,逐步扩大汉语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的国际交往日益广泛.汉语及其承载的中华文明正在吸引着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目光与兴趣.据国家对外汉语办公室统计,目前在100多个国家的2500多所大学里,开设有汉语课程,很多国家的中学甚至小学都开设了汉语课.除中国人之外,世界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3000万.

我国抓住了“汉语热”带来的契机,在很多国家开办了“孔子学院”,派出汉语教师,亲自教所在国群众学习汉语.2004年11月,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截至2011年11月底,共有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个中小学孔子学堂遍布在世界的105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平台,除汉语教学外,“孔子学院”还开办有很多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例如,太极课、武术课、剪纸课、书法课等,孔子学院不仅让汉语成功走出了国门,也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

孔子学院通过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人民交往的友谊之桥.笔者认为今后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促进孔子学院的发展,以更好的发挥孔子学院在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针对目前汉语教师比较缺乏的状况,孔子学院应促进汉语教师的本土化,进一步加强本土教师的培训工作,注重发挥本土教师的作用;其次,汉语教学取得成功与优质的教材分不开.目前虽然有1000多种对外汉语教材,但适合外国人学习习惯及能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优质教材并不多见,目前急需开发新教材;第三,应根据孔子学院所在国民众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开发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第四,根据所在国民众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情况,举办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第五,要进一步加强与所在国高等院校、主流媒体、知名企业的合作,扩大孔子学院在当地的影响力.

2.借大型国际性活动之机传播中华文化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重大的国际性活动,例如:奥运会和世等,是展现民族风貌、文化魅力、赢得国际民众关注的难得机遇,在这方面,中国通过近年来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传播经验.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为标志的国际盛会成为了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盛会,更是提升国家魅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舞台.北京奥运会不仅向全世界传播了奥林匹克理念、宗旨和精神,也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和中国文明、进步、和平的当代形象.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2010年上海世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再次利用这一盛会的机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和取得的现代化成就,不是仅仅立足于世活动本身,而是实现了中国对外大传播的预期目标.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世界对上海这一个城市的关注,而是对整个中国的关注.

“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让世界来到中国,让中国向世界敞开.两次伟大的标志性事件,构成了西方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 此后,2010年举办的广州亚运会则展示了中国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2011年西安国际园艺博览会则突出了西安这一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古都的特殊地位,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价值观.

今后,我国应利用承办各类重大国际性活动的契机,积极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传播过程中,应对中国丰富的精神、智慧资源进行由表及里的开拓与萃取,深入探索文化传播的角度和新意,力求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更深入的传播中华文化,引起各国民众的广泛关注.


3.举办文化年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同世界各国的人际对外文化交流蓬勃开展起来.我国在国外举办了很多文化活动,如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世界各地巡回举办“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节”、大型文艺演出、各种图书展、图片展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服饰、中国手工艺品、中国戏剧、中国音乐、中国书画、中国武术频频亮相于世界舞台.这些活动在加深国外民众对中国的了解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地主流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其中,中法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国外举办“文化年”.中法文化年活动历时二年(2003年10月至2005年7月),先后举办了七百多场活动,其中在法国境内的400多个丰富多彩的文化项目,满足了法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在法兰西大地上,一道亮丽的中华文化风景线使法国人如痴如迷,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法国民众的心中.据统计,中国文化年期间观看各类展览和演出的法国人达200万.

中法互办国家年活动虽是两国文化层面的交流活动,但两国政府以文化交流为契机,把两国文化关系扩展至政治、经济等领域,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中法文化年成功举办后,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中俄国家年框架内的“中国文化节”以及“中日文化体育年”、“中韩交流年”、“中国――西班牙文化年”、“中国――意大利文化年”、“中印文化年”、“中国希腊文化年”等也受到了国外民众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文化年”活动中,中国文化鲜活地走近了目标国民众,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欢迎.不仅如此,文化年以文化交流的形式促进了中国与目标国在政治、经贸等其他领域关系的全面发展.而西方主流媒体对“文化年”活动的广泛报道,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公众中的形象.

笔者认为,在国外开展中国文化年、文化月、文化周等活动是我国推进文化外交的一条可行之路,应予以足够重视.但根据以往的经验,文化年等活动大多属橱窗式展示行为,具有暂时性和偶发性,带来的是短期的效果.然而对国际受众而言,一次性展示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只是一种新鲜感,很难由此获得对中国文化稳定而清晰的印象.如果要使中国文化深深印刻在国际受众心中,还需具有远见的眼光、实行长期的文化传播战略.

今后在举办文化节等活动时,要根据目标国的文化特点、国民性格和该国民众的审美情趣等来确定文化节的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当地民众的文化项目.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时,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在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展文化往来的同时,还应该增加与周边邻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

4.地方政府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国的各地方政府也应充分发掘宝贵的地方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对外文化活动,促进中国地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可以通过与各国地方城市结成友好城市(或称姐妹城市)来加强与各国地方城市的友好往来.各省、区、市也可以通过在海外举办文化周等活动,将本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推向全球.

以在印度举办的“感知中国印度行――四川周”活动为例.2011年4月25日至30日,“感知中国印度行――四川周”活动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拉开了“中印交流年”序幕.活动由、四川省政府和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主办.活动包括开幕式暨“多彩四川”大型歌舞表演、“锦绣天府―文化巴蜀”图片展、四川(印度)经贸合作推介会、四川旅游推介会及四川美酒美食品鉴会等.其中开幕式演出《多彩四川》浓缩了四川人文风情和地域特色,原汁原味地尽显巴蜀文化的内涵,为印度民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独特的、多彩的中国四川文化的机会.印度观众对演出给予的热烈反响,说明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是增加中印民众彼此了解的最佳途径之一.

大约2000多年前,一条源于蜀中的“南方丝绸之路”或称“茶马古道”,经云南,进入缅甸,到达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成为中国古代西南地区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与欧洲各国的古老国际通道.四川自古以来就见证了绵延几千年的中印友好交往的历史.四川省就是依托自身与印度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从而在印度开展了四川周活动,并取得了成功.

同蒙古国接壤的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多次派艺术团到蒙古国演出,同时也邀请蒙古国艺术家来内蒙古自治区演出,特别是由蒙古国艺术家和我国内蒙古艺术家同台演出的蒙古语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多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地方对外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吸引世界的目光,而如何才能为海外媒体和民众所瞩目,这就需要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发现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此外,各地方政府需要考虑策划一些立意新颖、内涵丰富的活动来吸引海外媒体的注意,从而提高地方城市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

5.加强与国际重点受众的往来

“所谓重点受众就是与传播主体国有着特殊的利益关系,对其所要达成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影响的一部分受众.这部分人的态度、立场与传播主体国的相关度最大.他们对于传播国的理解和支持能够形成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因而使该国的目标顺利实现.”

如果可能,将来可以多邀请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商界人士、学术精英等来中国参加“文化之旅”等活动.这些精英人士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通过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与普通中国人面对面交流,他们将增加对中国文化、中国发展现状的了解,进而获得对中国的好感和同情,从而促进本国政府做出有利于中国的外交决策.

此外,要重视海外汉学家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与海外汉学家的交流和合作.海外汉学家在向世界介绍中国语言、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充当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他们对中国的看法直接影响到中国在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印象.此外,作为研究中国语言、历史、文化、政经等各方面情况的学者,海外汉学家在本国政府对华战略的制定和调整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话语权.

在中国留学、工作的国际友人也是我们要重点加强联系的对象.例如: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学成回国后,将对传播中华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结语

文化在影响他国民众方面的作用是逐渐的、潜移默化的,然而却是极具力量的(丝毫不逊于军事、经济等硬权力).对外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要制定长远目标,切不可急于求成.在树立“文化中国”和“和平中国”的国家形象方面,中国的文化外交事业将大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