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联文化的翻译与传播

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60 浏览:13989

摘 要 :对联这种既有广泛使用价值,又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至今仍焕发着青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何翻译对联,把这种具有独特形式的文学艺术介绍给其他国家的人们,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呢?本文将探讨对联的特点;对联的文化与传播;最后提出了翻译对联的一些可行的方法.

关 键 词 :对联文化;翻译;传播

一、中国的对联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及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重视事物成双配对的对称和谐,传统语文教育重视对对子训练与考核,诗文偏爱使用对偶辞格.对对子(属对)的历史其实就是对联发展、盛行之历史.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对联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919~965)的那一副桃符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可喜的是,中国楹联学会及其各级学会骨干和许多有识之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联学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如今,海内外出现了“华人世界楹联热”,对联征集和宣传活动频频不断;出现了许多“楹联之市(县、乡、村、街、学校)”;宣传和研究对联的对联报、对联杂志、对联网站(页)也粉墨登场,好不热闹;上世纪70年代香港学者赖恬昌(T. C. Lai)翻译出版了《中国对联》(Chinese Couplets)一书,共翻译了200副对联;最近,中南大学文学院(2002年)和南昌大学文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楹联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我国文学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新近翻译了云南大观楼长联.种种迹象表明,当今的对联学习与创作、对联研究与翻译方兴未艾, 大有作为.

当然,要想翻译对联,那必须先了解对联的特点.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特点具体如下:

1.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3. 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4.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二、对联的翻译与传播

汉语属于一种形象的、隐喻型语言.汉语的理据性表现在“字”这个层次上,不仅在语法上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而且是字法与句法的交接点.在“字”中可寻求汉语的结构规则.因为汉语各个平面研究都离不开它.它形、音、义三位一体,是自足的编码单位,可以直接进入理据性的编码.这就是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钱冠连,2002)2汉语中的“词”与“词素”的地位无法等同于英语中的Word.Word 是英语研究的本位,是英语民族认识世界的天然单位.词是语言各个层面研究所少不了的.它在语法上是呈上启下的作用,是词法与句法的集合处.每个汉字作为一个意义单位,都有与其他字组合的多种组合的多种可能.

从英汉词义结构模式的比较也能看出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在结构上可以完全不同.

1. 对联的英译文在形式上很难做到像汉语一样的工整,但其内容则应尽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意境,其中包括拟人、对照等修辞效果.所以翻译时不妨以意为先.译者要做的,正是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尽力在译语中找到再现原作思想和风格的词语句型和表达方式.

2. 对联翻译既是文化传递的过程也是文化缺损的过程,以语用等效来解决文化缺损和文化意象问题恰当好处.

3. 语言的表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深层语义的表达.因此在翻译当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语序的传译,不能轻易改变原文的顺序,否则可能会影响译文质量,使得原文当中含有的信息和达到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丢失.

三、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我国对联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一部分,也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接受洗礼.我们倡导对联的研究与翻译,就是希望人们重视对联文化,继承和发展对联文学;就是希望在当今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新时代,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鉴赏对联这一古老的中华文学形式,弘扬中国的对联文化.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