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替代还是叠加?

更新时间:2024-01-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697 浏览:58669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兴起,“报纸消亡论”成为一种颇为吸引人的论调.早在1994年,传播学者朱光烈先生就在《现代传播》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的文章,其中鲜明地指出:“未来的信息技术将沿着分散化怎么写作的方向发展,大众传播将经由分众传播到达为个人怎么写作的‘个人化’的彼岸.”因此,他认为现有媒体将化为乌有,而专业新闻工作者将化为“泡沫”.

2012年底,随着德国两家大报《金融时报》与《法兰克福评论报》关张大吉,“报纸消亡论”声调再次放大.几乎每个月都能在各种报刊上看到有关传统媒体未来的讨论.有趣的是,大部分论者在充满危机感的同时,也不忘在文章中表明:不能简单下结论说纸媒或传统媒体必将消亡,未来的大趋势还是融合.

到底是所谓的新媒体彻底取代传统纸媒与电视,抑或是所有媒体彼此叠加、融合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人类传播演进的历史,来探寻其中的规律.

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

人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传播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人类进步的前提条件之一,传播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对应的.我们从人的行为发展、环境、传播能力、符号体系、传播媒介以及社会文化的综合角度,把人类传播的演进分为六个阶段,即符号与信号时代、说话与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第一个阶段“符号与信号时代”,也被称为“亲身传播时代”,换言之,这时候人类最重要的传播工具就是其自身.原始人极有可能是通过类似动物的叫声、表情和肢体语言以及触手可及的工具来表情达意的.虽然看上去此时“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但实际上已经与动物的传播有了本质的差异,那就是人类传播有着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此时代颇久远,大概始于距今约1400万年前至900万年前.今人对当时人类传播行为的了解,大多是靠揣测而得.

第二个阶段是“说话与语言时代”.这个阶段开始于9万年前至4万年前.考古学家发现,这个时期的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具备了发声的生理条件,应该已经开口说话了.说话之后,人的传播有了进一步的飞跃,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推动了社会的形成和文明的开展.“口口相传”,使得人类最早期的一些文化知识也多多少少传承了下来.这个时期,人们还采用结绳记事、图画等方式来记录信息,不过这种记录方式非常简陋,只能作为口口相传的辅助.

第三个阶段是“文字时代”,开始于5000年前至3500年前.人类学会将声音与其所指对象分离开,便产生了语言.之后,人类又学会了将声音同发出声音的人也分离开,这便产生了文字.在中国和东方形成的象形表意文字,与西方形成的字母表音文字,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两大传统.有了文字之后,人类传播就大大突破了时间、空间两大限制.然而,早期文字多刻在兽骨、龟甲、泥版、石碑等上面,经得起时间的冲刷,却不能及远;如果采用纸莎草、叶片等,虽然便携,却容易湮灭.中国人发明的纸张成为最恰当的选择,它在漫长的岁月里成为文字的主要物质载体.

第四个阶段是“印刷时代”.公元450年,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宋代出现了活字印刷.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录:“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又为活板.”毕的活版是泥做的,后来,在朝鲜半岛出现了金属活字.西方的字母文字更适合活字印刷.公元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用以印刷《圣经》和其他宗教读物.随后,这项技术被广泛用来印刷书籍以及近代报纸――新闻纸.印刷术是近代革命的推动力之一.印刷使得文化、政治和其他权力向资产阶级转移,从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的小册子可见一斑.

第五个阶段是“大众传播时代”.1833年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建的《太阳报》,被认为是第一份真正的大众报纸.它是“便士报”,售价低廉;内容也偏重新闻报道而非政治观点,同时采取了通俗乃至耸人听闻的新闻手法,成为“新闻”之滥觞.为弥补成本并盈利,它大量刊登广告,开创了媒介经营的基本模式,一直延宕至今.随着电影、广播、电视等媒介兴盛起来,人类的大众传播时代全面展开.

第六个阶段是“网络传播时代”.它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本世纪初,传播学教科书的作者们还普遍犹豫要不要把它当做一个新的时代来介绍;十年之后,几乎没有学者再对此存疑了.互联网的诞生全面改变了传播格局.


人类传播演进的历史规律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传统媒体”,也有“新媒体”.例如,有线电视刚刚出现的时候,对于传统电视网而言就是一种新媒体;而电视在战后的繁荣,也使得电影和广播相对变得“陈旧”,也曾引发一段有关这两种媒介风光不再的讨论.观察得更远一些,语言、文字、纸张、印刷术,每一种传播符号体系、传播技术和媒介工具的变革,不都曾引发新旧传播方式的格局变化?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基本的规律.

首先,人类传播形式与工具的演进是加速度发展的.施拉姆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被称为“最后七分钟”比喻.他把人类历史的100万年检测设为1天,那么41666.67年就相当于1小时,11.57年就相当于1秒钟.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如今,距离施拉姆谈“最后七分钟”时又过去了三十余年,人类文明的时钟又前进了3秒钟,这3秒钟内发生的变化恐怕是施拉姆也难以设想的.人类传播的演进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行. 其次,人类传播的演进也体现出“叠加”的趋势.虽然技术演进愈来愈快,传播的融合却一直是历史的主流.大部分传播形式、传播工具和媒介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产生而宣告消亡,反而是与之在竞争存,构建新的传播格局.

由此,我们就发现了一个悖论:如果说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新旧媒介是叠加和融合的,那么在当前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否这个规律仍然不会动摇?

网络传播时代的新观察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传播演进是加速度发展的,同时又是叠加发展的――人类通常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发明的传播工具.

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些反例?

十五年前,传呼机曾经风靡大江南北,如今谁要是腰里再别个传呼机,肯定会被认为是奇葩,这个传播工具彻底被人们放弃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手机已经全面代替了传呼机所有的功能;而传呼机的生命又短暂得没有留下太多怀旧之情.美国一位博客作者Avram Piltch则列举了十五种未来会消失的科技产品,其中多数是传播工具:有线网络、照相机、固定、启动速度慢的电脑、Windows系统、固态硬盘、电影院、鼠标、3D眼镜、遥控器、台式电脑、黄页、黄金时间电视、传真机、光盘.

八年以前,大家见面时交换个电子邮件地址、/MSN号已经很常见了,有一个自己的博客是一件多么时髦的事.

五年以前,周围的人几乎都在上开心网、人人网,“偷菜”“停车”,风行一时.

两年以前,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刷微博成了消磨时间最常见的方式.

今天,你要是没有个微信号,简直都不知道怎么跟亲朋好友联系.

如今,MSN已经死掉了,很多博客成了僵客.再过一段日子,微不会穷途末路?微信会不会也被更新的方式替换掉?

我们不禁有这样的感受:“新工具层出不穷,但是生命周期似乎越来越短了!”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传播时代反思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历史上的传播形式与传播工具之所以不会轻易被人类抛弃,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它们满足的是人们最基本的传播需求,或成为日常生活交流的主体系统,或构成人类知识与文化积累的重要载体,或带来最能够刺激人类感官的娱乐内容.其次,它们在历史上存活了较长时间,以致造就了一种“怀旧”的情怀,使得人难以将之割舍.

但是,网络传播时代的许多工具和形式(或者说商业化的传播产品与怎么写作),满足的不一定是最基本的传播需求,它们的功能虽然浮夸却并未植根于日常生活,因此很容易被其他产品覆盖或替代(寻呼机就是典型一例);同时,它们也未能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来引发人们的怀旧心理.

报纸和电视就不一样了.报纸与近代新闻业血脉相连,造就了现代性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具有非线性的特征,以抽象的文字符号为主体,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深度性,无论对于政治还是人类心智都具有重要意义.即使纸张、油墨、印刷术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一种媒体的报纸仍然有它的立足空间和成长可能性.电视,以视听语言提供信息与娱乐,最符合人们日常接收信息的惯常方式,电视机在二战之后的黄金年代(在中国则是改革开放之后的黄金年代)成为家庭起居空间的核心物件.今后电视占据人们时间的比例可能会减少,其外观、内容乃至技术都会发生变化,但彻底消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今,以互联网为核心,以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固定或移动终端为基本工具,以形形色色的符号与手段进行信息流通的新的网络传播格局正式形成.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Web2.0时代更是全面提供了新的传播体验,它甚至成为社会体系、文化结构变革的核心推动力之一.传播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媒体受到冲击是必然的,转型也是应有之义,但它们的生命力可能反而强过一些新近兴起的传播形式与传播工具.明天会是什么景象?我们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