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56 浏览:14971

[摘 要]齐齐哈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类型和独特的文化品格特质.但是局限于较为封闭的社会地理环境以及相对落后的技术支持,地方文化综合能力薄弱,很多特色文化形式也鲜为人知.齐齐哈尔市现有的文化保护思路,更倾向于对濒危文化形式的采集,从而进行无纸化数字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生存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本文着重分析现有的传媒环境,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优势.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性保护;传承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105 — 02

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地域特色是齐齐哈尔市发展的灵魂.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地记录了历史变迁中丰富的民俗历史和人文特色,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区文化品质提升与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根基与精髓.在城市化推进加速,地区发展思路雷同的时代,保护特色文化并使其融合于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是在打造文化软实力趋势下,一种可持续性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思路,同时也是中国梦实现的一种民族自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文化形式的原貌传播.借助新媒体平台,探索保护新思路不仅具有历史文化意义,更具有时代性的现实价值.

一、数字化及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的过程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素材通过信息转变,使其成为可以存储操作的数字符号,通过计算机的统一处理,实现数字信息的稳定性保存,同时为信息所承载的意义创造更加可靠的传播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实际上就是将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的文化形式固定下来,转化成一种可观、可感、可留存的模式.更确切地说,目前所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对其进行的数字化转化.数字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技术前提,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理论的探讨跨步到实际的操作.数字化是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以人为载体的文化形式进行记录.这种记录以如实反映文化原貌为最高要求.科学严谨的操作和持续性完整采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功的关键.

在新的传媒环境中,数字化被赋予平民化的色彩.信息发布平民化,信息共享平民化.互联网使信息的传播呈现密集的网状结构,强大的超链接功能使一条原本在小范围内传播的信息被瞬间放大.拓展了人际传播的能量,延续了人际传播的效果.手机终端的广泛使用使信息传播更加及时.碎片化的信息处理,随时随处的浏览和分享,使信息传播的过程更加多元化.微博时代、微信时代的到来又使信息传播拥有了微视角.微传播状态下的信息更加具有人性化特征,更容易被围观.新的传媒环境和传统的传媒环境相交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环境.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中,有效地调整信息传播形态,便可以获得超越以往的传播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陈酒,新的传媒环境是新壶,只有改变思路,突破传统,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一壶受人青睐的佳酿才能完美呈现.

在新媒体平台上,特别是4G网络技术支撑下的微视角传播优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搭乘新技术动车组,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利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存储并不是文化保护的核心,这只是文化工程建构的第一步.经过数字化处理,使原本散落于民间的文化形式得以重现并获得新生,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与当代受众的内心达成共鸣的机遇.这种采集与重构的最终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在时代的变迁中被认同与传播.

二、数字化保护是生存性保护

生存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首要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性保护应该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基础.只有获得了生命才能谈及生命力.生存性保护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于文化的敬仰.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掘与拓展是城市文化的丰富,是最直接的城市品牌.文化的根基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浓缩了历史、现实与未来.这里所指的生存性保护主要指两个方面:

(一)完整的数字化保存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人和地域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很多珍贵的文化形式无法得以妥善保护,甚至有一些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困境.随着人口城市化转移的普遍,很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虽然近几年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保护力度,但是仍然有许多传统文化形式濒临失传.在数字化保护推广普及之前,很多传统的文化形式保护更多地依赖于文字记录与图片采集.后人对于文化形式的了解需要借助文字与图片的断裂式记录,重新解码.需要研究者调动自身感官系统与想象将其重现.这样的记录是碎片化的,是平面的记录.这种记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形式的连续性,无法记录文化在人的口传心授过程中所领悟的神韵与精髓.数字技术使传统的文化形式真实再现.全面立体化展示声音、画面以及神韵.弥补原有信息采集中的种种不足,以纪录的形式将文化原生态的艺术特征和技艺风采进行准确的合成.数字化保护以其多种优势迅速获得了广泛认可:存储功能强大,不易失真,便捷的拷贝能力,低廉的保存成本,强大的数据库建设与搜索功能等等.

(二)拥有时代更新能力

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也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开发,使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对于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重要价值指标是看它与当代生活的关系.这种重要关系有的是显现的,比如它的传播价值甚至经济价值,而有的是隐现的,这种隐现的价值往往要从这一文化形式的历史沿革中去发掘.无论是显现的价值还是隐现的价值,都会是这一文化形式历经无数代传承的基础.经过数字化转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了更加灵活的传播属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际传播,能够在传播中获得最及时的反馈,并因此聚合海量的注意力资源.这种传播模式的开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呈现碎片化、即时性无界传播,改变了文化传承的传统思路,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了文化创新. 三、数字化保护是传承性保护


传承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另一大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保护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时代性趋势.借助于数字化处理的技术,实现档案式的音、像、色、形、神等全方位记录,是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的基础.数字化保护的另一个层次是以原汁原味的文化本源为基础的再度创作,进一步开发文化潜力,使文化传承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符当代信息资源的传播属性,使受众或者消费者通过信息传播形式获得更多感染,从而增加选择、选择性记忆的倾向性.

(一)“媒介即信息”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百年前提出“媒介即信息”理论,科学地阐释了媒介自身特征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在信息传播格局重新整合的当下,信息传播媒介自身的特征依旧深度影响着信息内容本身.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微传播形式,使原本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信息寻得了传播的机遇,并因此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自媒体时代,只要拥有一部支持网络上传功能的手机,就能够实现信息传播.只要所传播的信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一条微博甚至能够掀起一阵巨大的舆论海啸.2012年张家界市旅游局副局长、调研员郑亚平,因为在张家界旅游宣传MV中客串“稻草人”,模仿 “江南style”中的情节,大跳张家界“茅古斯舞”,从而使他本人与当地的微博关注与网络搜索量迅速飙升.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原本很少被大众关注的“茅古斯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入了大众视野.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茅古斯舞”是舞蹈界和戏剧界的活化石,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并不是经过精心策划,但这次传媒事件中新媒体与古老文化形式结合所引发的关注,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传播效果之显著也着实让研究者震惊.

(二)文化自信即民族自信

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即“三个自信”重要理念.自信不仅是一种底气,更是一种精神状态,自信是崛起与发展的动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言,前提是保护民族的文化精髓,延续中华民族多彩的历史文脉.抢救濒临失传的文化技艺、再现古老而淳朴的民间文化样式.同时以发展的视角来看,数字化保护的另一项任务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播.静态的文化资源只有被注入了动态的时代因素,才能够与当代人形成一种互动.这种互动让更多的人民感受到民族的文化力量,让更多的人民在以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传播中达到精神的共鸣.文化自信既来自文化传承人的自信,也来自文化共享者的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借助这种民族自信得到拓展和传承.

四、数字化保护助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可以实现文化元素在传播形式上的创新,并深入展现更加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市场对接,探讨如何以更加有效的传播途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市场的认可,这种努力与探索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也是获得一种可持续性的保护和发展.

齐齐哈尔市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以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统领,扎实做好2013年工作,构建齐齐哈尔更好更快发展新格局.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强调要“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促进文化发展由基础向高端、由高端向产业迈进,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和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除了与旅游相结合,还可以在很多方面大有作为.重要的一点可以探索在“三化”建设中的文化凝聚力的问题.

城镇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改变原有生活环境的同时更希望融入城市,共享城市文明.人口向城镇、城市转移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实现,人口的增加会有效刺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城市与县镇的农村人口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资源.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凝聚独特的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人际交往密切,民间文化气息浓郁的乡村文化和节奏快、人际关系相对冷漠的城市文化原本各有千秋.如今,因为人口的地理转移,要将两种文化相互交融并均衡发展.这种尝试能否成功,除了硬件上的必要准备,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离开家园进入城市,除了要有全面的政策和经济的保障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认同.文化环境的凝聚力能够打通城乡居民的认知壁垒,构建全面和谐的人文氛围.拥有浓郁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了城乡居民共通的乡恋.以文化为纽带,挖掘并推广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着力发挥文化的创新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搭乘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快车获得前所未有的推广.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城镇化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基本实现稳定的高级状态.城市化、城镇化的过程,不仅是人的城市化和城镇化,也是文化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打造个性化城市文化品牌,不仅可以增强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还能够带动城市经济运转.很多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都深藏民间,让文化进城,在更加活跃的城市信息氛围中,激发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在活力.避免了一些传统文化形式因为后继无人而濒临灭绝.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更容易在城市环境中被关注进而得到传播和保护.同时城市环境也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与市场的对接.繁荣的文化产业能力、良好的群众文化素质可以为城市化和城镇化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

〔参 考 文 献〕

〔1〕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文化遗产,2012,(01).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