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视觉传播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19 浏览:17935

摘 要 :自媒体时代的视觉传播是一种数字化的传播,人们能更方便、迅速地理解视觉形象以及对视觉形象的再创作,关注与研究视觉传播中的虚拟与真实成为重要的议题;在自媒体视觉形象构建的环境当中,大量的视觉信息在改写了当代人的生存体验和交往方式,互文在赋予图像心理共鸣和影响上起着重要作用,自媒体时代的视觉传播促进了虚拟的世界和实存的世界同在、同构、交融、互动.

关 键 词 :自媒体;视觉传播;虚拟实景;互文性;虚拟社会交往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140-03

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与视觉传播

“个人日报(The Daily Me)”的理念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1995年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出.“个人日报”应该是自媒体的最早形态.在名为“We-Media”的研究报告中,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提出“We-Media”的定义可以理解为“通过数字科技的应用,在连接了全球知识体系后,普通的大众为提供分享自身的事物以及自身新闻的途径”[1]这一概念强调了一个关键信息:媒介的主体由自媒体大众构成,这些大众完成了由单纯的媒体受众向媒介主体的转变.自媒体大众通过BBS、BLOG、、SNS、WIKI等传播方式面向大多数人传输公开性质或即使是私人性质的信息,这些传播方式统称为自媒体.[2]自媒体传播的介质是比特(bit),它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手中,具有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特点:自媒体传播既可以同步传播也可以异步传播.也就是说自媒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实现自我经营、信息的传播反馈.

一个大大的“YOU”和一台电脑以傲然的姿态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年度人物评选封面上,这一年的年度封面人物并不像以往那样采用任何实体名人的照片.作为互联网的所有者和信息内容的创作者,每一个“你”都是《时代周刊》所要评出的年度人物,每个“你”都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社会的公民,即作为每一个“你”的我们正身处人人即媒体的“自媒体”时代 !

在这样的一个自媒体时代,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日常生活”正是当今发生在全世界的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也有人称之为“文化转向”、“图像转向”、“视觉中心主义”),即景观社会取代商品社会;图像、空间、日常生活概念取代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政体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跨文化的视觉经验构成了视觉传播的领域,因此,当代社会的主导性本身主要表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将那些并非视觉性的事物予以“视觉化”(visualizing),对它的诠释结构焦点集中在视觉传播上.对于视觉传播行为的理解,在视觉研究中,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人们把由视听媒介或者视听媒介传播信息而形成的社会文化的传播看做是一种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这种视觉传播行为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的视觉媒介来传播信息的.那些只限于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的所形成的社会文化传播现象则属于狭义的视觉传播行为的范畴.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概念.

二、自媒体时代视觉传播的真实与虚拟

在自媒体时代,视觉传播中的有形的图像,即图画、雕塑、设计以及光学影像,通过先进的传播技术,更为便捷地被人们所感知,复制和传播,营造出一个由于科技的进步而带来的虚拟实景(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这个时代对客观世界的模拟和再现,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清晰、完善.),然而我们却深陷这样的虚拟实景中无力辩解真检测却无法自拔.

人们从论的靶型目标受众转变成为主动的“编辑”“导演”“参与人”,每个人都可以设计、创办一份属于自己的及时上报身边新闻照片、稿件的“网络报纸”(博客)、张扬个性及拥有独立兴趣领域的个人电子杂志、或以从草根故事到精英文化全接纳为背景的“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播客),人们自由随性地在自己的“媒体”上通过有形的视觉信息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语,传递他们生活的悲欢离合,构建自己的交友网络,通过自媒体,人们创作、复制、传播的有形视觉形象来表现内心景象的阴晴圆缺,日常的生活,个人的评论及关注,然而这些有形的图像在人们心中引发的力量,并非图像或者符号本身,人们将自己的观念、价值与之相关联.人们给视觉传播的对象及内容赋予了“真实与虚检测”的特性,经常把视觉传播中的对象及内容与人们认为的对象及内容混淆起来.

从自媒体的特性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至少有以下的疑问需要解答:视觉传播主体身份的真实与虚拟的问题,以及自媒体中产生的角色的真实与虚拟的问题.视觉传播主体的身份例如传播主体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等,均无法确认其真实性,使我们徘徊在似是而非的边缘.身份角色的虚拟性(同一个人以不同马甲的形式出现,“张冠李戴”的形象照片),往往能使人联想“我非我,花非花”的命题.


三、自媒体时代视觉传播的互文性增强

互文性指文本的创作者“借用”先前文本之意.有时,这种借用是有意而为,但在多数情况之下,它是一种无意识过程,发生在有意借用行为的下层.俄罗斯媒体理论家M.M.巴赫金将文本借用过程描述:“每一个超艺术散文语篇――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朴素或辞藻华丽或精深学术――都必须基于”“已表述过的”、“已知的”和“共识的”等条件.[3](P10)互文在赋予图像心理共鸣和影响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图像发挥作用的方式很多,通过与已知的信息联系,激发大脑反应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传播理论,有称为反映弦理论,认为交流过程从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们已知的信息.正如托尼•,施瓦茨在他的著作《反映弦》一书中所论述的那样:“许多与电子媒体相关的体验是按照被感知到的方式编码储存的.由于它们并没有经过符号转换,最初的体验在被回忆起时以较直接的方式发挥作用.当然,由于体验并非以符号的形式储存,符号线索是无法使之被回忆起来的.它必须以与储存信息编码相同的方式被激活.”

大脑的重要任务是设计刺激组合,这样它就可与脑中储存的已知信息产生共鸣,以产生预想的学习行为和行为效果.当听众或观众理解交流中输入的刺激时,共鸣就产生了.[3](P12)托尼•,施瓦茨的理论认为,交流没有改编由发送者传递给接受者的信息,而是利用接收者脑中已储存的信息触动了其反映弦,确认大脑中的信息在发挥交流与产生共鸣上起着重要作用.

四、自媒体时代视觉传播的虚拟社会交往

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者对别人的行动做出回应,这种过程构成了人类存在的主要部分,社会学将这样一种过程称为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4](p116-129)网络的兴起、媒体终端广泛应用的自媒体时代,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互动方式――虚拟社会交往.正如,佐治亚大学教授帕特里克•,麦基翁所说:“网络使我们进入了一种能和我们无法辨认的人进行社会交往的时代.”这里的社会交往是一种不同以往存在于物理空间进行社会互动的社会交往,这里的社会交往是虚拟的,是存在于网络虚拟世界的社会互动.

互动性是自媒体最具魅力的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互动性建构新型的传受关系.受众通过自媒体进行评论、留言等互动交流形式参与到各项“事件”当中,同时浏览者的评论或者留言以及点击量等都将使原有的事件“增值”,从而成为其他人的“事件”.第二、自媒体与自媒体以及其他媒体的互动、联动.例如手机博客所发出的文章可能被其他人链接或者其他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