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辽宁的早期传播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952 浏览:70463

[内容提要]辽宁是马克思主义思潮最早萌发的几个地区之一.辽宁地区地域上距离苏联比较近、辽宁工人阶级队伍的迅速壮大以及五四运动的影响等客观条件给马克思主义在辽宁传播创造了条件.大连、沈阳、建平是辽宁地区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辽宁;传播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1―0069―03

马克思主义传播在辽宁地区比较早,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潮最早萌发的几个地区之一.这主要是由于辽宁与前苏联比较近、辽宁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以及“五四”运动的影响等,这些因素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辽宁早期传播的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在辽宁传播的历史条件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陈独秀、等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成为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赞颂和介绍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预言共产主义必然在人类社会实现.为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1918年末,李大钊和陈独秀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并于1919年在这个刊物上刊登了《宣言》.李大钊等一批早期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分子的宣传活动和革命活动对辽宁地区有很大影响,加之俄国与辽宁地域上接近的优势,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辽宁较早.

(二)“五四”运动对辽宁的影响和推动,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辽宁传播的思想基础.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大规模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辽宁的学生界、工商界也发动了响应“五四”运动的爱国斗争.但奉系军阀张作霖如临大敌,严令各地取缔一切学生声援活动,布置军队、严密监视、防犯学生运动发生.这些反动措施并不能阻止辽宁人民开展爱国斗争.在学生界,奉天各校学生发起组织奉天学生团.他们疾呼:“青岛失则山东亡,山东亡则中国殆,其势岌岌!”“学团组织,魂起寰中”.5月27日,由第一中学学生代表发起成立奉天学生联合会总会,并在召开的第一次代表会议上决定:第一,开展活动力争山东归还,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第二,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并且向商界和各界人民宣传.除奉天外,朝阳、营口、盖平(今盖州)、锦县、金州、复县等地均有响应“五四”运动的活动发生.有的进行罢课斗争,有的进行抵制日货活动,有的散发爱国进步传单,张贴标语等等.

工商界及其它爱国人士也掀起了正义斗争.“五四”运动发生后,奉天省议会、总商会、工务总会、农务总会、教育总会于5月8日联合发出声援电,电报中写道:“此次巴黎和会,日本恃强蔑理,要求将青岛由德国交彼处理.如无可挽回,即拒绝签字以为最后之抵制.”并敦促政府“察舆情,再行电令专使,坚持到底,勿稍馁却,以保领土,而继主权.”接着,辽宁各地的一些商会纷纷研究响应办法,做出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决定.为声援北京学生,上海工人、学生、商人展开三罢斗争,影响遍及全国.北京、天津、上海的工人阶级掀起罢工斗争,工人阶级由此成为运动的主力,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走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辽宁工人阶级也受到很大影响,京奉铁路3 000余铁路工人以罢工斗争响应.

辽宁地区响应“五四”运动的斗争同京、津、沪等地相比,规模和影响不太大,主要是由日本帝国主义和奉系军阀的严密控制和破坏造成的.但对于辽宁省来说,这次斗争唤起了人民的爱国热情,锻炼了一些学生骨干,为马克思主义在辽宁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在辽宁传播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在大连的传播.大连是最早介绍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地区,当时任大连《泰东日报》主编的傅立鱼先生,是最早将十月革命情况客观地介绍给辽宁的人.他生于1881年,安徽籍人士.早年留学日本并跟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曾任总统府外交参事等职.辛亥革命失败后,他从事反袁活动,对军阀统治不满,开始谋求救国道路,曾主办一些进步刊物,后应日本人金子雪斋之邀来大连任《泰东日报》主编.在此期间,他以一位比较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者的眼光,利用《泰东日报》等报刊,在辽宁宣传和介绍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情况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表达了自己同情和赞扬十月革命的态度.他还利用在日本留学时同陈独秀的关系,从陈独秀那里购写了一些马列主义书刊,如《宣言》、《新青年》等,在大连出售,将这些革命书刊介绍到大连.

1920年7月1日成立的“大连中华青年会”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一个阵地.该会由大连进步青年组成,傅立鱼任会长.该会的目的是,“专以辅助青年发挥德育、智育、体育,养成高尚优美之人格怎么写作社会.”下设学校部、讲演部、体育部、武术部、交际部、出版部、救济部、童子部等.初创时有400多名会员,后来发展到3 000多人.该会设有“星期讲坛”,经常以此为阵地请一些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宣传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如人李震瀛曾被邀请在第89次“星期演讲会上”,以《中国与世界》为题目,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批判和驳斥了反动观点,在大连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外,“星期讲坛”还安排了一些《青年之觉悟》、《打破旧习惯势力》、《为什么要收回关税自主权》等激发青年革命、爱国、进步的演讲.“大连中华青年会”会刊《新文化》(后改名为《青年冀》)也为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重要作用.《新文化》是当时东北唯一的一份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刊物,从创刊以来刊登了中国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肖楚女、恽代英等人的文章;发表了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进步文章.客观地看,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办的刊物,能这样公开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是十分可贵的.


(二)马克思主义在沈阳的传播.沈阳是东北和辽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五四”运动发生后,最先受到了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特别是一些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各界的爱国志士受到鼓舞,开始经常聚集在一起学习、交流思想体会,探索救国救民的办法.1921年前后,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为中心,逐渐形成了“星期三会”,该会以基督教青年会干事阎宝航为首,成员有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朱延生、满洲银行职员高子升、第四小学教员吴竹村、东三省官银号职员郭纲、何松亭和志成银行职员巩天民等人组成.“星期三会”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为基地,每星期三聚集在一起进行学习、讨论和讲演.“星期三会”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科学,反对军阀专制统治等.“星期三会”是当时沈阳进步青年的活动中心,为传播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条件.

随着“星期三会”的发展、完善,一些进步青年开始在这里学习马克思主义书刊.1923年初,郭纲参加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青年会见习会后,带回一些中国的党刊和宣传介绍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书籍,这些革命书刊首先在“星期三会”成员中阅读和学习,然后建立巡回书库在其他进步青年中传阅.这样,“星期三会”便成为沈阳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组织.1924年,又组成以高子升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研究小组”.同年,苏子元又将奉天中学的一些进步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文学研究会”.该会以研究文学为名,组织学生传阅革命刊物,会址设在基督教青年会,有30余名学生参加.“文学研究会”主要是阅读《向导》、《中国青年》等党团机关刊物.“文学研究会”使马克思主义在沈阳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从“星期三会”、“社会主义研究小组”到“文学研究会”,表明马克思主义在沈阳的传播不断扩大.通过这些组织,沈阳的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直接阅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党的刊物,他们中的一些人从此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有的加入了成为沈阳早期党组织的中坚力量.马克思主义在沈阳的传播为中国在辽宁建立早期组织奠定了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建平的传播.以陈镜湖为代表的一批建平县的青年知识分子,受“五四”运动影响,接受了革命思想,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陈镜湖,1901年生于辽宁省建平县富山乡的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建平县高等小学,后考入天津直隶省第一中学.他怀着爱国热情,参加了“学生救国团”,在天津投入了“五四”爱国运动.接着,他又参加了李大钊指导建立的“新生社”,并创办了《新生》杂志,同时组织并联络建平一些同学,向他们宣传新思想、新文化.1920年,“新生社”在李大钊帮助下改组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镜湖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发动并团结一些进步学生成立了“向明学会”,创办了半月刊《向明》杂志,传播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他还组织在天津的建平进步青年共同商定回建平母校和家乡宣传爱国思想,反对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等.他曾在一次会上讲“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无.”他们利用暑检测在乡亲、老师和校友中进行宣传活动,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建平县衙署十分惊恐,下令通缉他们.

建平籍的青年知识分子不但在建平一带传播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天津也作了很多工作,有的还参加了北京的一些进步活动.后来,陈镜湖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了中国,陈镜湖又先后介绍了苏彬、王俊贤等人加入了中国,他们成为辽宁籍最早的一批员.陈镜湖后来成为北方区委的领导人之一,任热河工委负责人、内蒙古特别委员会书记,是辽宁地区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

责任编辑/文 武

作者简介:收稿日期:2010-12-20

武振凯,男,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相关论文范文